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莊油田
- 地址:山東省博興縣喬莊鎮境內
- 勘探面積:12平方千米
- 油藏埋深:3000~3200米
地質構造,開發過程,
地質構造
喬莊油田勘探面積12平方千米,構造位置位於東營凹陷中央隆起帶的西部傾沒端、利津窪陷南坡,一條近東西向的斷層將油田分割為梁14塊、梁20塊兩個區塊,構造比較簡單。砂體分布西薄東厚,岩性以粗砂岩、粉細砂岩為主,局部發育含礫砂岩,平均孔隙度14.7%,平均空氣滲透率為53.40毫達西。油藏埋深3000~3200米,含油層係為沙三中,平均地面原油密度0.87克/立方厘米,黏度13.50毫帕·秒,原始地層壓力31.60兆帕,地層溫度129℃,為常溫、常壓、中低滲層狀構造岩性油藏。
開發過程
1965年6月,喬莊地區開始地震工作,部署該區第一口探井通6井,鑒於當時的勘探形勢與鑽井條件,完鑽井深2650米,未鑽遇油層。1977年2月,梁14井射開沙三中3128.30~3145.00米3層11.30米油層試油,5毫米油嘴自噴,日產油42.50噸,從而發現喬莊油田。1978-1986年,地震測網由600加密到300米,重新落實T4(沙三中頂面)構造圖,期間先後部署鑽探梁21井、梁22井等15口探井,6口井在沙三中試油獲5.00~92.10噸工業油流。1986年4月,油田正式投入開發。
油田開發先後經歷產量上升、產量遞減及產量恢復三個開發階段。
1977年2月至1986年9月為產量上升階段:該階段在2口探井試採獲日產油量52噸的基礎上,1986年4~9月,先後編制並實施梁14塊和梁20塊開發方案,陸續鑽新井並投產油井21口,日產油量逐步攀升,至1986年9月,日產油量達到峰值463噸,建成年產油能力13.90萬噸,階段累計產油8.86萬噸,采出程度1.24%。
1986年10月至1997年3月為產量遞減階段:在產量達到峰值後,由於天然能量不足,靠彈性開採,沒有經過穩產期,轉而進入遞減階段,至1986年12月,日產油量下降到352噸,總壓降5.81兆帕。
1997年4月至2005年12月為產量恢復階段:1997年4月,隨著國際油價的不斷攀升,陸續恢復有潛力的油井10口,日產液量180.60噸,日產油量26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