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登江

喬登江

喬登江(1928年3月8日—2015年5月8日),出生於江蘇高郵,核技術套用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華東師範大學終身教授、博士生導師。

1948年喬登江進入金陵大學物理系學習;194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52年大學畢業後留下任教,擔任金陵大學物理系助教,年底因為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被調到南京師範學院理化系任教;1955年前往北京師範大學理論物理進修班學習2年;1957年被調到江蘇師範學院物理系工作;1960年被任命為江蘇師範學院物理系副系主任兼系總支副書記;1963年調入北京國防科委第廿一實驗訓練基地研究所,先後擔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主任、副所長、核試驗基地科技委副主任;1988年6月因腎癌在解放軍總醫院手術治療,同年退役;1997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1998年擔任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2006年獲得第六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2015年5月8日在上海病逝,享年87歲。

喬登江是中國核爆炸理論、套用與抗核輻射加固技術研究的開創者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登江
  • 國籍:中國
  • 民族:漢族
  • 出生地:江蘇省揚州市高郵市
  • 出生日期:1928年03月08日
  • 逝世日期:2015年05月08日
  • 職業:教學科研工作者
  • 畢業院校:北京師範大學
  • 主要成就:1997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
  • 性別:男
人物生平,主要成就,科研成就,榮譽表彰,人物評價,人物影響,後世紀念,

人物生平

1928年3月8日,喬登江出生於江蘇省高郵市菱塘回族鄉。整個少年時期,生活在日本統治下的南京,從小立下振興中華的大志。
1945年,抗戰勝利後喬登江就讀於南京市第五中學。高中期間接受了馬列主義。
1948年1月,喬登江進入金陵大學(1952年併入南京大學)物理系學習。
1949年3月,喬登江在南京即將解放時加入中國共產黨。
1952年1月,喬登江大學畢業後留下任教,擔任金陵大學物理系助教(至1952年9月)。年底因為高等學校院系調整時,被調到南京師範學院(1984年改名南京師範大學)理化系任教,擔任助教(至1957年1月)。
1955年1月,喬登江前往北京師範大學理論物理進修班學習,原定一年半隨蘇聯專家學習,後因專家生病,改由理論物理學家張宗燧授課一年,學習高等數學和一部分理論物理。蘇聯專家來後,又繼續系統地學了理論物理課程(至1957年1月)。
1957年1月,為充實基層教學工作,喬登江被調到蘇州市江蘇師範學院(1982年更名蘇州大學)物理系工作,擔任室副主任、講師(至1963年3月)。
1960年,喬登江被任命為蘇州江蘇師範學院物理系副系主任兼系總支副書記(至1963年)。
1963年1月,為了加速中國國防建設,中央組織部從全國各部門抽調一批技術專家,充實到核武器研製部門工作,喬登江調入北京國防科委(現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裝備部)第廿一實驗訓練基地研究所,任理論研究室副主任(1963年1月至1971年1月),主持核爆炸效應和實驗安全的研究。
1964年5月,喬登江率領科技人員赴實驗場,負責實驗場區的安全參數預測、核效應和核防護等工作。
1966年10月,研究所從北京通縣西遷到新疆馬蘭,喬登江開始在新疆核試驗基地生活。
1972年1月,喬登江擔任理論研究室主任(至1983年1月)。
1982年,喬登江擔任研究所副所長。同年國防科工委成立“抗核加固技術專業組”後,喬登江曾任第一屆專業組秘書,第二屆專業組副組長兼秘書。
1986年,喬登江擔任核試驗基地科技委副主任。
1988年1月,喬登江進入西北核技術研究所工作,擔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至2015年5月)。同年6月因腎癌在解放軍總醫院手術治療,同年退出現役。
1990年,回到上海,他離休後,在恢復治療期間,在戰略目標核效應和核火力運用研究,以及新技術武器毀傷效應基礎研究方面,都開展了系統工作。
1997年11月28日,喬登江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隸屬於能源與礦業工程學部(核科學技術套用)。
1998年1月,喬登江擔任華東師範大學物理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至2015年5月)。
2006年,喬登江獲得第六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2010年12月,中央軍委再次下令徵兆喬登江院士入伍,授予他“文職特級軍銜”“專業技術1級”,82歲高齡的他再次招去當兵。
2011年,喬登江當選總裝備部“踐行核心價值觀模範”。
2015年5月8日22時45分,喬登江在上海病逝,享年87歲。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 科研綜述
喬登江在核爆炸火球發展的過程,衝擊波、光輻射、早期核輻射和核電磁脈衝的傳播,以及放射性沾染等方面,進行了系統的深入研究和總結。主持編寫了《核爆炸效應參數手冊》,為核武器防護和核效應研究提供了科學依據。獲得了地下、大氣層、中高空(20—40公里)、高空(80公里以上)核爆炸所生成的瞬態和持久的核環境系統結果,並反映在“核爆炸物理概論”等著作中;對目標的衝擊波效應,電子元器件及系統的輻射效應等開展了系統研究並將成果編寫成手冊;完善了核試驗安全保障和評估理論;提出了新的措施和意見並開拓了新領域;在數值模擬並使之與實驗模擬相結合方面做出了重要工作。
  • 學術論著
出版日期名稱出版社
1988年
《核爆炸物理概論》
原子能出版社(2003年國防工業出版社再版)
2000年
《人類的災難—核武器與核爆炸》
清華大學出版社,暨南大學出版社
2002年
《脈衝束輻照材料動力學》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2年
《地下核爆炸現象學概論》
國防工業出版社
2005年
《核爆炸與核試驗》
原子能出版社

榮譽表彰

時間榮譽/表彰
1988年
勝利功勳榮譽章
1997年
中國工程院院士
2006年
第六屆光華工程科技獎工程獎

人物評價

革命生涯中,喬登江歷任某基地研究所研究室副主任、主任,研究所副所長,基地科技委副主任兼研究所科技委主任等職,為部隊革命化、現代化、正規化建設作出了貢獻。(中國江蘇網評)
神秘馬蘭,根扎處、沙灘戈壁。莖粗壯、筆直挺立,秉性剛烈。花艷芬芳招眾喜,葉蘭新巧如玉碧。玉骨殘、甘願化成泥,誰能匹。喬院士,真豪傑。羅布泊,死神敵。隱名埋姓氏、子離妻別。鑄盾礪矛強軍夢,終身許願建功業。育英才、熱血寫春秋,情殷切。——《滿江紅》代題記。(《高郵日報》評)

人物影響

2013年5月,喬登江從個人積蓄中拿出50萬元設立“登高獎助學金”,專項資助物理學系品學兼優和經濟暫時困難的學生。

後世紀念

2018年10月7日,高郵喬登江院士事跡展覽館揭牌儀式在菱塘回族鄉舉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