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史威茲貝爾

喬治·史威茲貝爾

喬治·史威茲貝爾(Georges Schwizgebel)1944年生於瑞士,是世上極為重要的實驗動畫導演,還是一位招貼設計家。1960年在美術學院學習繪畫,61-65年在日內瓦裝飾藝術學院學習平面設計並在Edelta廣告公司從事包裝、標誌和商業招貼設計。1968年,他和Bruno Edera、Ernest Ansorge成立了動畫協會。1970年,他和Claude Luyet、Daniel Suter成立了GDS動畫工作室。75-78年,他是人類學研究所的繪圖員。1983年他得到獎學金來到上海復旦大學學習一年中文。他的《外國人》(Nakounine,取自上海的方言"外國人",1986,6分鐘)就是這段時間以他在上海的素材為根據創作的。他騎著腳踏車沿途拍攝錄音,影片前面的一大段都是有一張張黑白的靜止圖片連線而成,在影片進行到四分多鐘的時候,畫面變為彩色,而且也不再靜止。一個長長的固定鏡頭過後,全片結束。導演通過這部作品,用一個外國人的視點來表現了他眼中的中國上海老百姓們的日常生活,讓人們不禁懷想起那似乎很遙遠的80年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史威茲貝爾
  • 出生地:瑞士
  • 出生日期:1944年
  • 職業:導演
人物履歷,電影作品,合作關係,獲獎記錄,

人物履歷

他製作的手繪動畫,主要是使用丙烯顏料水粉逐幀畫在賽璐珞上,並使用影像轉描技術,其形式具有強烈的流動感和音樂性。他的作品的大部分與音樂有關,色彩艷麗,沒有對白,給人以超強的鏡頭感和空間感。"喬治?史威茲戈貝爾是在螢幕上繪製他的夢--Etienne Dumont如是說"。作為國際知名實驗動畫導演,喬治·史威茲貝爾的動畫作品以極其多樣的表現形式和深邃的內涵自成一派。短篇集中的動畫可以由許多躍動的幾何體構成,也有用油畫般厚重的塗抹質感凸顯,甚至乾脆用一幅幅靜止的照片不斷閃過。最妙的是每個短篇之前的倒計時畫面都不同,非常有意思。短片的故事性並不強,寥寥幾幕生活場景即可如畫,予人回味。另外,這些短片全無對白,輔以鋼琴曲、電子樂或市井人聲,營造出莫名荒誕感。
喬治·史威茲戈貝爾的作品重視形式但也不缺乏哲理和思想性。例如他最為著名的作品《沒有影子的人》(L'homme sans ombre,2004,9分鐘,根據的Adelbert von Chamisso《施萊密的奇怪故事》Etrange
Histoire de Peter Schlemihl)改編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年輕人突然間失去了自己的影子,於是他就成了社會的異類。人們將其視為怪物,處處躲避他,就連與他相愛的姑娘都離他而去了。悲痛之餘,這沒有影子的人決定尋找自己的新生活,可是他跑了許多地方,都無法被人們所接受。最後,他來到了一個正在表演皮影戲的地方,他驚奇地發現自己沒有影子的缺點在這裡竟然成了無人可比的優點,他可以不留任何痕跡地操縱皮影。沒有影子的人終於被這裡的人所承認,他也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新位置。整部作品都如詩一般美麗,讓人們在享受之餘也悟出了一定的人生道理。
除了《沒有影子的人》,史威茲戈貝爾的作品中還有兩部故事性比較強的短片,它們分別是《黃鹿之年》(L'année du daim,1995,5分鐘)和《青年姑娘和天上的雲》(La jeune fille et les nuages,2000,4分鐘)。前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獵人帶著他的獵狗遇到一群黃鹿,可獵狗卻咬傷了其中的一隻。於是,獵人就將受傷的黃鹿帶回家中照顧,想要等它的傷痊癒之後再放歸山林。可是,生性暴躁的獵狗卻總是想要再次攻擊黃鹿,所幸都被獵人及時發現。漸漸地,獵狗不再攻擊黃鹿了,黃鹿也不再害怕獵狗了。它們一起喝水,一起玩耍,逐漸成了朋友。這時,黃鹿的傷已經好了,獵人決定將其放歸山林。可是,正當黃鹿歡快地奔向山林的時候,前方卻出現了三隻兇猛的獵狗。由於與獵人家的獵狗之間愉快的相處,它以為這些獵狗一定會一樣對它友好,可是,意想不到的事情卻發生了:三隻獵狗一齊撲上來咬破了黃鹿的喉嚨……這個故事是根據中國唐代柳宗元的寓言《黔之驢》演變過來的。而後者基本上是把格林童話《灰姑娘》的內容蘊涵其中,講述了一個青年姑娘受到繼母和姐姐們的虐待而無法參加國王舉行的舞會,可是這時,天上的雲朵卻幫助了她,幫她製成了一件美麗的禮服,後面的故事就基本與《灰姑娘》相似了。本片最主要的不同之處是天上的雲朵充當了幫助灰姑娘實現願望的小精靈。
喬治·史威茲戈貝爾的作品有著強烈的印象派和野獸派的繪畫風格。看著那些被畫筆塗抹的質感肌理,我們不由得想起了馬奈和馬蒂斯。在《繪畫的主題》(Le sujet du tableau,1989,6分鐘)中,一位畫家正在對著一位老者(浮士德)作畫,可是畫出來的確是一位少年。隨著畫家不停地擺動畫筆,畫中的少年也不斷地變換著衣著和姿態。突然,少年活了並走出畫布,走到了另一幅畫裡,比如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整部作品充滿了筆觸的流動感,其變換也十分奇特,海浪變成麥浪,飛鳥變成波濤,遊動的水鳥變成窗簾上的圖案等等,就這樣,觀眾跟隨著畫中的少年一步步向前走著。最後,少年穿過維米爾、馬爾凱、馬蒂斯、籍里柯、霍珀等畫家的作品進入到西班牙畫家委拉斯貴支的名畫《宮娥》中,故事結束。其實這部作品隱喻的是歌德的作品《浮士德》:畫家是魔鬼梅菲斯特,少年是返老還童的浮士德,少女是瑪格麗特。
另外,喬治·史威茲戈貝爾的動畫影片中還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點,那就是在每部片子的開頭都有一段倒記時,而他所設計的每個倒記時都是以不同的形式表現的。這一特點十分有趣,同時也表現出他勇於創新的可貴精神。
總之,這位實驗動畫大師所創作的動畫短片幾乎每部都是精品,除了剛才提到的,喬治·史威茲戈貝爾的短片作品還包括以下幾部作品:《弗蘭克·史丹的迷狂》(Le ravissement de Frank N. Stein,1982,9分鐘)、《之字形曲線》(Zig zag,1996,45秒)和《賦格曲》(Fugue,1998,7分鐘)等影片,它們中的許多都曾經在東京、羅馬、紐約安納西蒙特婁地等地的回顧展中展出並獲獎。

電影作品

上映時間
劇名
扮演角色
導演
主演
擔任職務
2012
Kali, le petit vampire
Regina Pessoa
克里斯托弗·普盧默
製作人
2008
Retouches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編劇攝影剪輯
2006
遊戲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製作人
2004
沒有影子的人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製作人
2002
遲來的小幸福
Deuxième Policier
帕特麗夏·普拉特內
阿諾克·格林布戈,伯納蒂特·拉方特
演員
2001
小姑娘和雲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製作人
1998
賦格曲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編劇製作人攝影剪輯
1996
之字形曲線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
1995
黃鹿之年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編劇藝術指導
1992
通往深淵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編劇製作人
1989
繪畫的主題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
1987
導片變奏曲
Jane Aaron
導演
1986
外國人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
1985
78轉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編劇
1982
弗蘭克·史丹的狂迷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
1977
越位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
1975
透視畫法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
1974
伊卡洛斯之翼
喬治·史威茲貝爾
導演
1971
拼湊品
Claude Luyet
導演編劇

合作關係

合作關係
人物名稱
合作作品
合作兩次以上的影人
Daniel Suter
合作作品(2):《導片變奏曲》,《拼湊品》
Claude Luyet
合作作品(2):《導片變奏曲》,《拼湊品》
Marcel Jean
合作作品(2):《遊戲》,《沒有影子的人》

獲獎記錄

坎城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2004第57屆坎城國際電影節年輕視線大獎-最佳短片獎沒有影子的人獲獎
1987第40屆坎城國際電影節最佳短片獎導片變奏曲獲獎
1971第21屆坎城國際電影節短片金棕櫚獎拼湊品提名
柏林國際電影節
獲獎時間獎項名稱獲獎作品備註
1982第32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國際文學藝術電影傳播委員會獎-特別提及弗蘭克·史丹的狂迷獲獎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