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治·伯納·肖(肖伯納,1856-1950)生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一個公務員家庭,二十歲時,他到倫敦從事美術、音樂和戲劇評論工作,從此開始了他的漫長的創作生活。1900年前,發表過三個戲劇集:《不愉快的戲劇》、《愉快的戲劇》、《為清教徒寫的戲劇》。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治·伯納·肖
- 出生地:愛爾蘭首都柏林
- 出生日期:1856
- 逝世日期:1950
簡介,世界觀,成就,
簡介
喬治·伯納·肖(肖伯納,1856-1950)生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一個公務員家庭,青年時生活貧困,充當地產公司職員。二十歲時,他到倫敦從事美術、音樂和戲劇評論工作,從此開始了他的漫長的創作生活。
世界觀
肖伯納的世界觀是十分複雜的。他接觸過社會主義思想,對帝國主義的反動政策和資本主義社會虛偽的宗教、倫理道德等方面抱著批判的態度,但他的主導思想是改良主義。1884年他和韋伯夫婦成立費邊社,撰寫費邊社宣言和一系列關於費邊主義的論文,提出用漸進的、滴點的改良來改變資本主義制度,反對暴力革命。他也受到當時歐洲流行的柏格森、叔本華、尼采等唯心主義哲學的影響,在某些作品中宣揚“生命力”、“人種論”等反動理論。但肖伯納主張作家應寫政治和社會問題,強烈反對頹廢派“為藝術而藝術”的論調。
成就
肖伯納對現代英國戲劇的發展作了很大貢獻。英國戲劇自十七世紀以來,沒有多少成就。十九世紀末庇耐羅(1855-1934)和瓊斯(1851-1929)等試圖革新,但因其作品內容貧乏,收效很少。當時英國戲劇乞靈於法國戲劇,迫求結構的完整,也未能挽回厄運。此外,王爾德的喜劇曾以俏皮的語言迎合倫敦上流社會的趣味,但是內容缺乏現實意義。肖伯納對英國劇壇這種情況感到不滿,他向英國觀眾和讀者介紹易卜生的問題劇。易卜生的戲劇在倫敦上演時,他著文讚揚,發表了評論文集《易卜生主義精華》(1891)。
1900年前,肖伯納發表過三個戲劇集:《不愉快的戲劇》(1892-1894)、《愉快的戲劇》(1894-1897)和《為清教徒寫的戲劇》(1897-1898)。
《不愉快的戲劇》包括三個劇本,其中較好的是《鰥夫的房產》和《華倫夫人的職業》。《鰥夫的房產》尖銳地揭穿了資產者薩托里斯財富的罪惡來源,指出外表體面的資產階級是占有大量房地產、靠剝削貧民窟里的窮人養肥自己的,並把他們比作糞蛆。薩托里斯不顧貧民的生命安全,不肯花一文錢維修房屋,並派爪牙向窮人逼交租金;他還收買貧民窟中的殘破房產,進行投機活動。青年醫生屈侖奇蔑視自己未婚妻的父親薩托里斯靠貧民窟的房租發財致富,但當他發現自己的體面也是靠同樣骯髒的收入來維持時,他不得不和薩托里斯妥協。《華倫夫人的職業》從另一個角度揭發了資產階級和貴族們高人一等的生活,那實質上也是靠骯髒的錢來維持的。華倫夫人的女兒薇薇是一個高傲的大學生,從來不知道她的父親是誰,也不知道她的生活費用的來源。有一天,華倫夫人終於把自己的境遇告訴了她。華倫夫人出身貧寒,一個姐姐在工廠做工,中毒而死;另一個姐姐出嫁後生了三個孩子,丈夫酗酒,生活無法維持。華倫夫人自己先後在廚房打雜,在酒吧間當侍女,生活很苦。最後,她到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與人合夥開妓院,才變得富裕起來。華倫夫人向薇薇指出,她沒有理由自命清高;華倫夫人同時還指出,社會上很多體面人物也和她一起乾骯髒的勾當。薇薇的自尊心受到極大打擊,但她對社會上的這種黑暗採取不了了之的逃避態度,離開家庭,謀求“獨立”生活。
肖伯納這些戲劇用俏皮的對話、出人意料的結局,揭露了“維多利亞時代”後期食利者的寄生性和他們的虛偽道德。他的正面主人公往往是有一些有一技之長的知識分子,他們對資產階級社會的庸俗表示不滿,想憑自己的才能過“獨立”生活,來表示對現實的反抗,但他們總是不能掙脫庸俗社會的勢力,最後和現實妥協。這些戲劇的揭露性比較強,但正面主人公則顯得軟弱無力。肖伯納看到了資本主義社會的膿瘡,但提不出改造的辦法。
第一次大戰前,肖伯納發表了《巴巴拉少校》(1905)。這一時期英帝國主義的壟斷特徵已經暴露無遺,政府的內外政策都是為壟斷資本家的超額利潤服務的。劇本揭露了國家只是壟斷資本家的工具。巴巴拉是軍火商人安德謝夫的女兒,在“慈善機關”“救世軍”里任少校。她專心一志地從事慈善救濟和宗教宣傳,自以為這是拯救人們的靈魂的高尚事業。當她發現這種慈善機關原來是她父親這一類的資本家出錢辦的,她的幻想破滅了。但是她看到她父親的軍火工廠管理得井井有條,工廠里實行了若干改良措施,因此她同意父親的決定,將由她和自己的未婚夫柯森斯去繼承軍火事業。作者在這個劇本里對壟斷資本家作了一定的批判,指出他們是把“不以為恥”當座右銘的。安德謝夫厚顏無恥地聲稱自己就是英國政府;政府的法令和措施都是為了滿足他牟利的要求;戰爭對他有利,政府就發動戰爭,和平對他有利,政府就保持和平。作者還指出宗教和慈善事業也是為資本家服務的。安德謝夫赤裸裸地承認他資助宗教和慈善事業的目的就是叫工人馴服,要他們只看到個人利益,只關心天國的事情,不關心工會活動和社會主義。這個劇本也同樣暴露了肖伯納思想上的嚴重缺點。肖伯納認為貧困是最大的罪惡,也是“社會安全”的最大危險。甘於貧困的道德說教是虛偽的道德;基督教教人安於現世的貧困,是虛偽的宗教;窮人犯法而受懲罰,只能增加危險。因此他提出“人人發財”這一資本主義剝削原則,幻想藉此來消除貧困,肯定發財是合乎道德的。他提出改良法律,消滅懲罰,消滅仇恨,實際是向統治階級乞求仁慈,調和階級矛盾。作者不僅把一個壟斷資本家作為正面主人公,肯定發財掠奪的原則,加以美化,並且通過巴巴拉和他的妥協,說明只有在管理“完善”的資本主義制度下,才能實現“真正的”宗教和道德。因此,這部作品比肖伯納從前的作品更加證實了他在找不到社會出路而又不肯革命的時候,必須只能肯定資本主義原則。
《傷心之家》(1917)是肖伯納有意模仿契訶夫的風格寫成的,它的副標題叫做《俄國風格、英國主題的狂想曲》。劇本以第一次世界大戰為背景,描寫資產階級社會中一群感到生活沒有意義的人聚集在一個老船長家裡,每個人都追求自己的幸福,但是都追求不到。作者把搖搖欲墜的大英帝國比作一艘行將沉沒的破船,劇中人物的混亂絕望的心情反映了英國資產階級社會正在走向毀滅。作者認為“有教養的”知識分子應當干預政治,不應讓愚蠢的政客去胡作非為,這些政客擁有權力,並受實力雄厚的資本家的支配,導致戰爭,結果“有才能的”知識分子不得不放下“有用的”工作,去參加屠殺,造成了文化和人才的浪費。這樣的知識分子應當學習老船長的勇氣,去參預政治,因為英國的希望就寄托在這批“有才能的”人士身上。這部作品充分說明了作者只相信資產階級知識分子、不相信民眾的費邊主義觀點,他希望這些“賢人”來為資本主義這條破船掌舵。資本家是盜賊,但怎樣除掉他呢?劇中仍用幻想的手法,借德國飛機的轟炸,把一個資本家和小偷炸死,這樣就為“賢人”掃清了道路。
肖伯納晚期比較優秀的劇本是以《政治狂想曲》為副標題的《蘋果車》(1929)。劇本描寫1961年將要發生的事情,這時英國無論在經濟、政治或文化方面實際上都已成為美國的附庸。美國駐英國大使萬哈頓朝見英國國王馬格納斯,說美國決定重新加入大英帝國,變為它的一個自治領。這其實是美國想併吞英國,使英國淪為美國殖民地的一個花招。國王表示堅決抵制。作品通過這個幻想的情節揭示了第一次大戰後英國負債累累,在經濟上不得不依附美國的情況。劇本還揭露了英國議會的反民主本質和工聯主義的醜惡面貌。二十和三十年代肖伯納其他一些劇本表現了他的創作的衰退。《日內瓦》(1939)一劇指出希特勒的反動的“種族優越論”比馬爾薩斯的人口論還要毒辣,作者揭露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實際上助長了法西斯的氣餡。但是出路何在呢?他只能訴諸一個虛無縹緲、完全不可能存在的審判法庭來審判這些戰爭狂人。由於對社會發展的前途缺乏認識,他只得選擇寓言和象徵來闡明自己的態度。這一時期創作里的幻想和虛構的成分增加了。
肖伯納的戲劇反對十九世紀以來充斥於倫敦舞台的黃色劇本,提出了社會問題,對於英國戲劇的革新作出了貢獻。他的劇本富於政論性,諷刺尖刻,常用互相矛盾、似非而是的俏皮話來達到批評和揭露的目的。例如在《支配命運的人》(1895)里有這樣一段話:
“英國人什麼好事壞事都做,但是永遠不會做錯事。英國人無論做什麼事都有原則:按愛國原則進行戰爭,按商業原則進行掠奪,按帝國主義原則進行奴役。”
但是肖伯納的語言有時也流於俏皮打渾,缺乏積極意義。他的劇本結構比較鬆散,人物缺乏血肉,常常是作者思想的傳聲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