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聖苔列莎幻覺》

聖苔列莎幻覺(聖特蕾莎的狂喜),位於羅馬聖馬利亞·德拉·維多利亞聖母堂一間柯爾納羅小禮拜堂的白色大理石雕塑群的中央,由義大利同時期領先的雕刻家兼建築師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設計並完成。它被認為是羅馬巴洛克頂峰時期最傑出的建築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聖苔列莎幻覺》
  • 又名:聖特蕾莎的狂喜
  • 類型:建築
  • 位於:羅馬聖馬利亞維多利亞聖母堂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聖苔列莎幻覺》
雕刻家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
時間
1647–1652
質地
大理石
規模
150厘米(59 英寸)
位置
羅馬聖馬利亞·德拉·維多利亞聖母堂
委任
在羅馬教皇英諾森十世時期,建築整體由貝尼尼監工並完成。當英諾森就任羅馬教皇時,貝尼尼的藝術受到了猜疑與冷遇。沒有羅馬教皇的庇護,貝尼尼工作室可以為其他贊助人如紅衣主教柯爾納羅·波爾蓋茲服務。柯爾納羅選擇了平凡的赤足加爾默羅修會作為自己的埋葬禮堂。教堂左耳堂原先掛有“聖保羅狂喜”畫像,後被貝尼尼根據宗教經驗和加爾默羅會聖苔列莎的一次神秘體驗改編的“聖苔列莎幻覺”所取代。修女苔列莎在1622年被封為聖徒。雕塑群於1652年完成,花費高達12,000斯庫多(19世紀以前的義大利銀幣單位)。
雕塑群及其設定
中心的兩個雕塑人物,分別是昏厥的修女和手執長矛的天使。雕塑起源於一個大德蘭的一個插曲,關於一個神秘的隱居地赤腳聖衣改革者和修女的傳說,在她的自傳中寫道:“耶穌的苔列莎的生命”(1515-1582)。她在她偶遇天使的所感到的宗教的狂喜如下所述:
喬凡尼·洛倫佐·貝尼尼《聖苔列莎幻覺》
我看見他手執金制的長矛,在尖兒上仿佛有一星點的火。他出現在我面前,好幾次用長矛插入我的心,甚至是我非常深入的內臟;當他拔出長矛,仿佛一併帶出我的心和內臟,給我留下的卻是我對上帝熾熱的愛。這種痛苦太美好了,它令我不斷地呻吟,然而這種呻吟是出於甜蜜而並非過度的痛苦,使我不想擺脫它。我靈魂的滿足都是來源於上帝。這種痛苦並非是肉體的而是精神上的;即使是我的肉體也感到痛苦。這是一種上帝對心靈的甜蜜的愛撫,沒有經歷過此的人都會認為我在撒謊,我希望上帝使他們感受一下這種愛撫。
雕塑群被從周圍的小神殿的圓拱的隱藏的窗戶透過的自然光照射,並在鍍金的灰泥光線中凸顯。苔列莎躺在雲上表明了我們所看見的是一個神聖的景象。其他的旁觀者則出現在旁邊的牆上:科納爾家族的男性成員的真人大小的高浮雕供體肖像也在此,他們正在樓台談論這件事就像身居於戲院一樣。雖然人物是由白色的大理石製成,神殿,鑲板和戲院的樓台則是由彩色大理石製成的。在上面,禮拜堂的拱頂的幻覺般的壁畫充滿了天空,寓意如鴿子的聖靈降光。
藝術歷史學家魯道夫威特科爾寫道:
儘管這些形象化的人物被設計為一個整體,貝尼尼區分了現實性的不同程度,科納爾神殿中的成員看起來就像是我們自己,他們屬於我們的空間和我們的世界。苔列莎的幻覺這種超自然事件是被提升到它自己的天體,用孤立的蒼穹的美德和天堂的光遠離了旁觀者的天體。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