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喧囂的新村:遺產運動與村落政治》由龔堅編著。《喧囂的新村:遺產運動與村落政治》以一個坐落於福建省武夷山境內的“新村”為藍本,講述其面臨遺產保護運動時的境遇、反應,以及村落權力結構的變遷與重構。在世界性“遺產運動”產生髮展的場域中,新村親歷“申遺運動”、村落拆遷,武夷山地方文化遭遇世界遺產保護運動;村人親歷山林“確權”事件、“外嫁女”事件,刻畫遺產政治與村落權力關係變遷。作者試圖觀照以下三個問題:其一,全球性遺產運動進入中國的路徑與影響問題;其二,遺產運動背景下國家與地方的互動關係問題;其三,遺產運動對鄉村社會尤其是村落政治的影響問題,譬如地方文化的“消解”、重構或發明,地方社會對遺產運動所做出的反應等,進而探討遺產保護、管理與發展等時代主題。
基本介紹
- 書名:喧囂的新村:遺產運動與村落政治
- ISBN:9787301224229
-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3-5
基本介紹,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喧囂的新村:遺產運動與村落政治》是一部有關遺產地村落的民族志,主要講述坐落於福建省武夷山境內的新村在面臨遺產保護運動時的境遇、反應,以及村落權力結構的變遷與重構。全書以世界性遺產運動的產生、發展為場域,深入分析武夷山地方文化與世界遺產保護、遺產政治與村落權力關係變遷等問題;探討遺產保護運動中新村村民的行為方式與應對手段,回應人類遺產保護的時代主題。
作者簡介
龔堅,女,1980年出生於湖南漣源;博士,肇慶學院歷史系講師,肇慶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專家委員會委員。主持並完成廣東省“十一五”社科規劃青年基金項目1項,並作為主要成員參與國家社科項目、廣東省教育廳項目2項,公開發表學術論文10餘篇,參與論著編撰3部,擔任副主編主持地方歷史文化研究1部,參與譯著1部。研究領域:遺產政治、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及文化人類學。
圖書目錄
緒 論/1
第一節 世界遺產地村落的相關問題/2
第二節 世界遺產地村落的民族志調查/8
第三節 主要關注點與研究意義/12
第一章 遺產運動與村落政治的人類學研究/15
第一節 遺產與遺產運動回顧/15
一、國際視野中的遺產概念/15
二、中國的遺產概念及演變/21
第二節 人類學取向的遺產研究/25
一、國內遺產研究的三種範式/25
二、國外遺產研究回顧與展望/35
第三節 遺產運動對村落政治的影響研究/48
一、村落政治的人類學研究/48
二、“遺產運動”場域中的村落政治及變遷研究/52
第二章 新村田野圖景/54
第一節 武夷山的人文地理/54
第二節 新村的社會結構與政治組織/59
一、新村的界說/59
二、新村的經濟背景/62
三、新村的社會結構與權力關係/66
小結武夷山遺產的傳承主體/71
第三章 “世遺”情境中的遺產申報與村落拆遷/73
第一節 “申遺”現象與新村的拆遷/74
第二節 “暗流”涌動:“挖路”事件分析/86
一、“挖路”:一紙“政府令”激起千層浪/87
二、事件背後的“洪流”/93
小結遺產主體的邊緣化與權力的隱喻/95
第四章 遺產的歸屬與地方的聲音/98
第一節 山林“確權”的由來/99
第二節 “三訪”——“世遺”語境中的訴願機制/103
一、“三訪”始末/104
二、轉機:“面呈領導”/110
第三節 新村群體性上訪中的權力關係分析/115
一、官方的“擺平術”及其效力/117
二、“上訪”場景中的地方精英/120
第四節 傳統“鬥茶賽”的接續與重構/125
小結遺產權屬的變更與地方民眾的回應/132
第五章 村落政治與權力關係的重構/135
第一節 “世遺”補償款引發的村落糾紛:“外嫁女”事件/136
一、事件原委/136
二、到市里“討說法去”/140
三、出乎意料的結果/141
四、影響/142
第二節 村民選舉中的權力展演/142
一、2006年的村民選舉:村民代表與村委選舉的“台前幕後”/143
二、2009年的村民選舉:地方精英的“隱性”力量/146
小 結世界遺產的後續影響:村落內部關係的緊張與疏離/151
第六章 總結與討論/153
第一節 縮放式回顧新村的“世遺”經歷及變遷/155
第二節 地方民眾的回應與“文化自覺”/158
第三節 遺產運動中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161
第四節 進一步討論“家園遺產”的理想與人類遺產的實踐/166
附 錄/171
參考文獻/183
後記/191
第一節 世界遺產地村落的相關問題/2
第二節 世界遺產地村落的民族志調查/8
第三節 主要關注點與研究意義/12
第一章 遺產運動與村落政治的人類學研究/15
第一節 遺產與遺產運動回顧/15
一、國際視野中的遺產概念/15
二、中國的遺產概念及演變/21
第二節 人類學取向的遺產研究/25
一、國內遺產研究的三種範式/25
二、國外遺產研究回顧與展望/35
第三節 遺產運動對村落政治的影響研究/48
一、村落政治的人類學研究/48
二、“遺產運動”場域中的村落政治及變遷研究/52
第二章 新村田野圖景/54
第一節 武夷山的人文地理/54
第二節 新村的社會結構與政治組織/59
一、新村的界說/59
二、新村的經濟背景/62
三、新村的社會結構與權力關係/66
小結武夷山遺產的傳承主體/71
第三章 “世遺”情境中的遺產申報與村落拆遷/73
第一節 “申遺”現象與新村的拆遷/74
第二節 “暗流”涌動:“挖路”事件分析/86
一、“挖路”:一紙“政府令”激起千層浪/87
二、事件背後的“洪流”/93
小結遺產主體的邊緣化與權力的隱喻/95
第四章 遺產的歸屬與地方的聲音/98
第一節 山林“確權”的由來/99
第二節 “三訪”——“世遺”語境中的訴願機制/103
一、“三訪”始末/104
二、轉機:“面呈領導”/110
第三節 新村群體性上訪中的權力關係分析/115
一、官方的“擺平術”及其效力/117
二、“上訪”場景中的地方精英/120
第四節 傳統“鬥茶賽”的接續與重構/125
小結遺產權屬的變更與地方民眾的回應/132
第五章 村落政治與權力關係的重構/135
第一節 “世遺”補償款引發的村落糾紛:“外嫁女”事件/136
一、事件原委/136
二、到市里“討說法去”/140
三、出乎意料的結果/141
四、影響/142
第二節 村民選舉中的權力展演/142
一、2006年的村民選舉:村民代表與村委選舉的“台前幕後”/143
二、2009年的村民選舉:地方精英的“隱性”力量/146
小 結世界遺產的後續影響:村落內部關係的緊張與疏離/151
第六章 總結與討論/153
第一節 縮放式回顧新村的“世遺”經歷及變遷/155
第二節 地方民眾的回應與“文化自覺”/158
第三節 遺產運動中國家與地方社會的互動/161
第四節 進一步討論“家園遺產”的理想與人類遺產的實踐/166
附 錄/171
參考文獻/183
後記/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