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生水可引起痢疾》是一篇醫學案例文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喝生水可引起痢疾
- 類型:醫學案例文章
《喝生水可引起痢疾》是一篇醫學案例文章。
《喝生水可引起痢疾》是一篇醫學案例文章。“身體好,喝幾口生水就能得 痢疾 嗎?”有的戰士總覺得喝生水過癮、涼快、解渴,不願聽衛生員的防病宣傳。可是1次水井污染,把4個“金、銀、銅、鐵漢”整垮了。 1992年某部374名乾...
預防 做好個人衛生,喝開水不喝生水,用消毒過的水洗瓜果蔬菜和碗筷及漱口;飯前便後要洗手,不要隨地大便;剩飯菜要加熱後吃;做到生熟分開,防止蒼蠅叮爬食物;得病後要及時治療。注意:痢疾桿菌最適宜生長溫度為37℃,在水果、蔬菜中能生存10天,牛奶中能生存24天,不耐熱,加熱60℃10分鐘即可滅活。
痢疾是小兒常見的腸道傳染病,得病的途徑是“糞—口”傳播,就是吃了帶有痢疾桿菌的糞便污染的食物或飲料而引起的。因此,為預防細菌性疾疾的發生必須注意飲食衛生。注意食品必須新鮮,不吃變質、腐爛、過夜的食物,存放在冰櫃的熟食和生食不能過久,熟食應再次加熱。生吃的食品及水果要清洗乾淨,最好再用開水洗燙。
痢疾的預防要充分發動民眾,展開廣泛的衛生宣教工作,採取綜合性預防措施:加強小兒的衛生管理,講究個人衛生,照看人和小兒飯前便後要用肥皂洗手;改善飲水衛生,防止水源受污染,不喝生水;加強糞便管理,病人的糞便要用1%漂白粉浸泡或澆上沸水或撒上生石灰浸泡後才能倒入下水道或糞池,病兒的尿布和襯褲要煮過或用開水...
病人或病原攜帶者的糞便、嘔吐物排入水源,洗滌被病原體污染的衣褲、器具、手等都可使水受到污染。水源受到污染後可引起腸道傳染病的爆發流行。霍亂、傷寒、菌痢被稱為三大水媒病。食物傳播 在食品的生產、加工、運輸、貯存和銷售的過程中都存在被病原體污染的危險。食品中的病原體可來自存放容器、進餐用具、手...
進食被細菌污染的食物後可引起,即食物中毒,也可因接觸帶菌者或飲用生水引起。小兒患者常見的細菌包括大腸埃希菌屬、彎曲菌屬、沙門菌屬以及志賀菌屬等。成人常見的致病菌為沙門菌、痢疾桿菌、大腸埃希菌、副溶血弧菌、彎曲菌、氣單胞菌、小腸結腸炎耶爾森菌等。寄生蟲感染 常見病原體有賈第蟲、阿米巴、隱孢子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