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鵲文化

喜鵲文化

是中國文化的重要標誌之一。傳說喜鵲文化起源於我國的春秋時代。但出土於青海省樂都縣出土的一件“柳灣文化”彩陶罐上的喜鵲圖案,就說明喜鵲文化並非起源於春秋時期,而是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的青海高原。由此可以推斷,青海高原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發源地,是華夏民族的發祥地。 中國傳統文化中最美麗的傳說“牛郎織女七夕天河鵲橋相會”的神話故事幾乎家喻戶曉,一幅“喜鵲登梅”圖更是盛行於黃河兩岸、大江南北。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喜鵲文化
  • 類別:重要標誌之一
  • 起源:自遙遠的古代起
  • 象徵:喜慶、吉祥、幸福、好運
起源,內含,

起源

在中國,喜鵲是一種吉祥鳥,是喜慶、吉祥、幸福、好運的象徵。各地民間的風俗習慣、繪畫、對聯、剪紙、小說、散文、詩詞以及歌曲、影視、戲曲等方面都有喜鵲文化的一席之地。
自遙遠的古代起,華夏民族與喜鵲的關係就超越了一般性相處與觀賞的層次,躍升到了文化境界。喜鵲文化延續到今天,幾乎深入人類社會生活的方方面面,並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文化體系,成為中國民間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喜鵲文化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中國人的社會生活。儘管作為一種文化其表現形式多種多樣,但其根本都是人類將喜鵲賦以喜慶、吉祥、好運的涵義,並崇尚喜鵲,將心中美好的願望和情感寄託於喜鵲的。喜鵲文化正好迎合了人類自古以來凡事講究吉利、好運的心理特點。尤其是華夏民族很早以來就講究喜慶、吉祥、好運,這也是喜鵲文化在中國十分盛行的原因。

內含

我國自古就有崇拜吉祥物的習俗,並且衍生出了吉祥文化。喜鵲吉祥文化更是淵源悠久,先秦時,人們以為天、地、人是統一整體,“天人合一”,萬物有靈。人們認為常見的鵲鳥能傳達未知的訊息,把鵲附會成報喜鳥,稱之為喜鵲。周代師曠所著的《禽經》中說:“靈鵲兆喜”。清代陳世熙在《開元天寶遺事》也提到:“時人之家,聞鵲聲,皆為喜兆,故謂靈鵲報喜。”靈鵲報喜,兆示著吉祥,預示著心想事成後的歡喜。在這種俗信的影響下,民間百姓還形成了祝鵲的風俗活動。喜鵲報信之說,在晉代葛洪編寫的《西京雜記》卷三中提到樊噲問陸賈天子受命是否有瑞應,陸賈回答:“有之,夫目瞤得酒食,燈火華得錢財,乾鵲噪而行人至,蜘蛛集而百事喜。小既有徵,大亦宜然。故目瞤則祝之,火華則拜之。乾鵲噪則餵之,蜘蛛集則放之。”從這裡可以看出,“乾鵲噪”能報喜是當時的一條俗諺。其實由於地域的原因,人們對喜鵲是否報喜的看法也不同,宋?彭乘《墨客揮犀》卷二中說:“北人喜鴉聲而惡鵲聲,南人喜鵲聲而惡鴉聲。鴉聲吉凶不常,鵲聲吉多凶少。故俗呼喜鵲,古所謂乾鵲是也。”雖有喜鴉聲厭鵲聲的,但大多數人通常還是認為喜鵲報喜,烏鴉叫總是與孤獨、悲涼的處境相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