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馬拉雅鶉

喜馬拉雅鶉

喜馬拉雅鶉(學名:Ophrysia superciliosa):體長25厘米。是一種中等身形的雉。雄鶉身體呈深灰色,有白色斑紋,前額及眼眉呈白色。在眼睛前後有白色斑點。雌鶉呈褐色有深色的斑紋,眼眉呈灰色。它們的尾羽很長,比其他的鵪鶉還要長。尾巴上的羽毛比翅膀長得多。額頭上的羽毛剛硬。及腳呈紅色。

棲息在海拔1650-2400米。生活於高草、矮林及陡斜的山邊。喜歡在黎明或黃昏出沒,一群約有5-6隻。以雙腳行走多於飛行。食物主要是草籽,也吃昆蟲。分布於印度和尼泊爾。

基本介紹

物種簡史,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亞種分化,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物種簡史

喜馬拉雅鶉是於1846年由約翰·愛德華·格雷(John Edward Gray)根據德比伯爵在諾斯利的活體標本來描述,他對於在印度發現它們感到懷疑。直至1865年,一對喜馬拉雅鶉在馬蘇里後位於海拔1800米的洞穴被射殺後,才正式在野外發現它們。兩年後,在Jerepani蒐集到5個標本。於1876年,在近尼伯爾海拔2100米的地方發現1個標本。有指喜馬拉雅鶉是候鳥,於冬天來到。它們在馬蘇里被觀察到一群6-10隻一起生活,棲息在高草及叢林中,吃草的種子,很難嚇走它們,在受到驚嚇時會發出尖銳的嗚笛聲。它們似乎於11月來到,但最遲曾留到6月,之後它們就消失了。

形態特徵

喜馬拉雅鶉體長25厘米。雄鶉黑灰色,有白色斑紋,條紋暗淡,前額及眼眉呈白色。在眼睛前後有白色斑點。雌鶉呈褐色有深色的斑紋,眼眉呈灰色。它們的尾羽很長,比其他的鵪鶉還要長。尾巴上的羽毛比翅膀長得多。額頭上的羽毛剛硬。及腳呈紅色。
鳥喙厚而短,上頜骨伸出下部;腿短,通常在雄鳥有一個或多個距。爪子短而鈍,而且非常堅固,可以從地上尋覓刨食物。翅膀短而圓飛行迅速而強大,但無法飛太長的距離。一般情況下,在地面行走居多,除了遇到危險時才會飛。

棲息環境

棲息環境介乎海拔1650-2400米。生活於高草、矮林及陡斜的山邊(尤其是在向南或向東的方向),棲息在長有長草陡斜的山邊。

生活習性

喜馬拉雅鶉的習性與阿薩姆叢鶉相似,都是喜歡在黎明或黃昏出沒,一群約有5-6隻。以雙腳行走多於飛行。從柔軟的羽毛可見它們適合生活在低溫地區。它們可能是於夏天遷徙往北方較高的山區,但從它們的形狀及雙翼來看,它們應該不能飛行很遠的距離。食物主要由種子組成。特別是草籽,也吃昆蟲。

分布範圍

分布於印度和尼泊爾。僅曾於印度西北部北阿坎德邦喜馬拉雅山脈以西的兩個地方見到。

繁殖方式

所知的繁殖信息甚少。於每年的9月繁殖,在6月曾經捕捉到的標本,是一隻正在換羽的雄鶉。

亞種分化

單一物種,無亞種分化。

種群現狀

19世紀中葉的實地調查表明,喜馬拉雅鵪鶉還是比較常見的,但據報導在19世紀晚期罕見。這個物種在印度最後被看到在70多年前(1946年),這表明殖民地時期的狩獵活動對其數量的下降起了重大作用。到了19世紀,目擊事件非常罕見,在野外大約只有50隻。儘管多年來一直沒有看到,但仍然有希望在喜馬拉雅山中下游生存少量物種。
從紀錄來看,喜馬拉雅鶉的數量不可能很多,加上那些棲息環境已經被大幅改變,已不能見到它們的蹤跡。旅遊業是當地的重要經濟來源,所以很難說它們能逃避觀鳥者。不過仍未有任何證據顯示這些棲息地不足以它們居住。
從喜馬拉雅鶉的分布及棲息地要求,有可能它們是生活在尼泊爾。由於尼泊爾大部份人民因宗教的緣故都是素食者,加上棲息地的破壞亦不及印度般嚴重,尼泊爾西部有可能是它們生活的地方。不過,由於這裡是尼泊爾共產黨(毛主義)及尼泊爾政府經常起衝突的地區,仍未有嘗試尋找喜馬拉雅鶉的研究。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6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極危(CR)。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