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雨口號》是清代作家蒲松林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喜雨口號
- 作者:蒲松林
- 創作年代:清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詩詞原文,注釋,作品鑑賞,
詩詞原文
喜雨口號①
清·蒲松齡
一夜松風撼遠潮②。滿庭疏雨響瀟瀟③。
隴頭禾黍知何似④?檻外新抽幾葉蕉。
注釋
①口號:古人常用的詩題,意為隨口吟成的詩。
②撼遠潮:指風吹松林發出如遠處潮水撼動大地的聲音。
③瀟瀟:風雨聲。
④知何似不知怎么樣了。
作品鑑賞
蒲松齡家居山東淄川(今淄博市)。清代,這地方水旱頻仍。他出生的1640年,山東數月無滴雨,糧價飛漲,人肉明碼標價出賣。1682年淄川又旱,六月始雨,繼之以澇災。1704年淄川再遭旱災,蒲松齡曾作詩以紀其事,有“市中鼎炙真難問,人較犬羊一倍廉”(《飯肆》)之句。在《旱甚》一詩中他寫道:“大旱三百五十日,隴上安能有麥禾?報到公庭猶不信,為言庭樹尚婆娑。”官吏接到旱災報告,竟然說:“庭院裡的樹木長得這樣繁茂,哪有什麼旱災?”有的封疆大吏更為卑鄙:“二麥全枯谷未耰,流金爍石旱無休。年豐尚有中丞報,猶緩君王東顧憂”(《邸報》)——他們把大旱荒年謊報為大豐收,隱瞞災情,討皇帝的歡喜。向來關心民間疾苦的蒲松齡面對這種情況,憂心如焚。在旱災中,他天天望雨、祈雨;一旦得雨,便歡喜雀躍,詩情潮湧。這首《喜雨口號》即其一例。“口號”是古人常用的詩題,意為不假修飾、隨口吟成的詩。因為隨口吟成,這種詩多為短制。
詩題《喜雨》,詩眼不在“雨”字而在“喜”字。“雨”是實景好寫,“喜”為心情難描。心情不以具體的物質形態而存在,這首詩便全用虛筆。先看首句。下雨前多有大風,這詩便先從寫風勢入手。大風吹過松林,呼嘯聲如怒濤排壑,古稱“松濤”,因此說“一夜松風撼遠潮”。“撼遠潮”三字,既寫出風聲搖天撼地之勢,又含風至如潮湧波卷之威,寫得有聲有色。“撼遠潮”自非目睹,乃出於想像。但淄川東濱渤海,聞風聲而聯想到海上波濤,便與他人詩作中泛泛之言不同。再說,“潮”和“雨”都是水,“撼遠潮”又暗透下句“雨”字,意脈連貫,不露痕跡。何況,這“一夜松風”,還表現出了詩人枕上聞風祈雨、徹夜難眠的心態。因此說,這首句一起,不但有聲有勢,而且有人有情。前文說“喜為心情難描”,詩人入筆就把這難描的心情寫活了。
一句寫風,因聲見勢,是虛筆;次句寫雨,滿庭瀟瀟,仍狀其聲,依舊虛寫。說“疏雨”而不說“驟雨”,可見這雨隨風潤物,不是傾盆暴雨。這樣就進一步把“喜雨”的“喜”字表現得格外飽滿。
前半幅兩句實景虛寫,後半幅寫雨中心理活動,更是虛處傳神。大旱得雨,詩人想到的首先自然是關係人民生死的“隴頭禾黍”而絕不會是“檻外芭蕉”。但他身居宅院,四圍一片瀟瀟;心情縱然急切,卻一時無法到隴頭看望禾黍,看到的只有這檻外芭蕉。芭蕉既抽新葉,禾黍復甦自在意中,這便是詩家常說的“不寫之寫”。而且,把要表現的主體事物推到詩外,以其所見寫其所未見,在藝術構思上已自勝人一籌。用疑問表肯定,自問而不自答,讓讀者思而得之,更可見出詩人的藝術匠心。“知何似”三字,語淡情深,詩心搖曳,尤具神韻。眼觀檻外芭蕉,心馳隴頭禾黍,心理活動也歷歷如見。不言喜,那喜雨的心情更是充滿詩行,流溢言外了。這就是前面說的“虛處傳神”。試想,如果把“隴頭禾黍知何似?檻外新抽幾葉蕉”改為“隴頭禾黍連天碧,檻外新抽幾葉蕉”,把禾黍得雨後的情況說盡、說死,把喜雨的心情寫明、寫足,詩意豈非盡失,詩味豈不索然?須知,“連天碧”縱然誇張,總有限度;“知何似”卻是一個未知數,它可能是無限大,它可以引發人們的無窮想像。於此可見:超妙與平庸,靈活與板滯,風神搖曳與平鋪直敘,在藝術效果上有多大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