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個人履歷,人物生平,技術成就,主持完成三大銅冶煉廠的設計重任,為金川鎳基地建設作出重要貢,鍥而不捨地趕超鎳冶金技術世界先進水平,主要論著,
個人履歷
1917年2月22日生於上海市。
1938年 畢業於上海中法國立工學院機電系。
1939~1945年任昆明煉銅廠實習員、工務員、助理工程師及副工程師等職。
1951~1952年任華東工業部礦冶處第三組組長。
1952~1954年任銅官山礦務局冶煉廠廠長。
1954年~ 在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工作,歷任銅陵有色金屬公司第一冶煉廠、大冶冶煉廠及雲南冶煉廠等工程的設計總負責人,金川設計大隊副大隊長,金川有色金屬公司一、二期工程總設計師,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冶煉室主任、院副總工程師等職。
人物生平
畢業後,他為了發展我國的民族工業,毅然離開上海到昆明煉銅廠工作,1939~1945年,他在昆明煉銅廠歷任實習員、工務員、助理工程師及副工程師等職。1945年後,在東北金屬礦業公司及瀋陽冶煉廠任副工程師及工程師等職,1948年,被調到東北金屬礦業公司上海辦事處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在我國銅、鎳冶金工業發展中,喇華佩的愛國熱情、學識專長得到了充分的發揮。
在國民經濟三年恢復時期,他作為上海冶煉廠顧問工程師,帶領與指導幾個青年技術人員邊進行擴建設計,邊研製工藝設備,成功地用半水套鼓風爐取代了陳舊的“三節爐”,使線錠與陽極板鑄型實現了機械化,只用1年多時間便形成了年產3000噸粗銅的雜銅熔煉能力。
在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他從擔任華東工業部礦冶處第三組組長時起,便投入了銅官山冶煉廠的設計與建設工作。該廠最初的建設規模為年產粗銅2000噸。1952年,他擔任銅官山冶煉廠廠長,建設規模擴大為年產粗銅5000噸。該項工程在他的領導下,從設計到施工建成,前後只用了10個多月時間。1954年他被調到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後,仍繼續擔任銅陵有色金屬公司第一冶煉廠(原銅官山冶煉廠)工程的設計總負責人,再次主持完成了該廠年產10000噸粗銅的擴建設計,使銅陵有色金屬公司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由我國自行設計建設的第一個銅生產基地。
在第二個五年計畫期間,他又先後主持完成了年產25000噸粗銅的大冶冶煉廠和年產60000噸電銅的雲南冶煉廠設計,形成了我國中南與西南地區兩大銅基地。
金川鎳礦發現後,為了滿足國民經濟發展對鎳金屬的急需,他又全力投入金川鎳基地的開發建設工作。1963年金川鎳熔煉試驗車間試車投產時,他任開爐隊隊長。1964年春,冶金工業部作出在金川開展基本建設大會戰的決定,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集中大批技術骨幹,組建了金川設計大隊。他被任命為副大隊長、冶煉廠設計的主要技術負責人,成功地主持完成了我國第一座年產萬噸電鎳的冶煉廠設計。包括該廠在內的金川一期工程設計,1981年榮獲國家建委20世紀70年代國家優秀設計一等獎。
從1975年起,他在擔任金川設計隊隊長兼金川工程總設計師期間,又主持完成了將萬噸鎳廠擴建到2萬噸規模的設計。包括該項擴建設計在內的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采、選、冶聯合企業設計,由於採用了多項科研成果,成功地將從二次合金中提取貴金屬等一批具有先進水平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1985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從1978年起,他又積極地投入金川二期工程建設前期準備工作。1980年完成了可行性研究,1985年主持完成了初步設計。該項工程全部建成後,預計可使生產能力由年產鎳2萬噸擴大到4萬噸。
在金川鎳基地的開發建設中,他不僅出色地完成了設計任務,而且鍥而不捨地倡導與參加了資源綜合利用的科技攻關工作,為我國鎳、鈷冶金技術的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他先後於1987、1990年兩次作為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參加科技攻關的優秀代表,榮獲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和國家科委授予的科技進步特等獎。他還被推選擔任第三、第四屆中國金屬學會理事和第一屆中國有色金屬學會理事。
為了表彰他在我國社會主義建設中所做出的貢獻,1989 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設部授予他“中國工程建設勘察設計大師”稱號。
技術成就
主持完成三大銅冶煉廠的設計重任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現和使用銅的國家之一,有過興旺發達的歷史;但是由於長期封建統治和列強入侵,我國銅的生產日趨衰落。1949年前,只剩4家工廠維持少量生產,產量不足3000噸。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喇華佩滿懷愛國熱忱,克服重重困難,奮發圖強,自力更生地肩負起主持設計大型銅冶煉廠的重任。在銅陵第一冶煉廠、大冶冶煉廠及雲南冶煉廠的建設中,他根據各廠的不同資源條件及能源狀況,採用了各具特色的工藝技術與裝備,成功地做出了一個個技術水平高、經濟效益好的優秀設計。
銅陵有色金屬公司第一冶煉廠是第一個五年計畫期間新建的一座萬噸銅廠。他在主持這項設計時,沒有沿用原瀋陽冶煉廠使用的燒結鍋燒結、真吹爐吹煉的落後工藝流程及裝備,而是面對困難,勇於創新,把當時國外已在生產中採用的燒結機燒結、全水套鼓風爐熔煉、臥式轉爐吹煉的工藝裝備移植到設計中來。參加設計的青年設計人員缺乏經驗,他便熱心指導;國內沒有現成的工藝裝備,他便帶領大家自行研製;大批新進廠工人不懂技術,他便親自上課,進行培訓;開爐投產問題多、難度大,他便親臨爐前,指導操作。結果不到4年便分兩期完成了萬噸銅冶煉廠的設計建設任務,建起了我國敞開式鼓風爐煉銅的典型工廠,開創了我國用臥式轉爐吹煉粗銅的新階段。
1956年他率領設計人員對我國中南地區的銅礦資源進行了調查,提出了《關於長江中下游設定區域性冶煉廠的技術經濟報告》。當這個《報告》中的建議被採納,大冶工程列入國家計畫之後,他又擔任該項工程的設計總負責人,主持完成了該項工程的設計。考慮到大冶冶煉廠是一座年產25000噸粗銅的大型企業,且所處理的銅精礦來自銅錄山、豐山、銅山口、大冶鐵礦等地,具有粒度細、品位低、含硫少的特點,為此,他合理地採用了當時國外處理同類精礦所普遍採用的以反射爐為主的熔煉工藝流程,並組織設計人員自力更生地研製了180平方米反射爐、40噸臥式轉爐等大型工藝設備。他在設計中精雕細刻,一絲不苟,反覆推敲;開爐投產任副總指揮,親臨爐前。在廣大建設者的共同努力下,我國第一座以反射爐為主的大型煉銅廠於1964年4月順利地投入生產。
1958年起,他被任命為雲南冶煉廠工程設計總負責人。在這項工程設計中,他根據我國西南地區銅精礦含鈣鎂高、含鐵硫低,屬於難熔精礦的特點,以及昆明地區缺乏優質煙煤、電力較為充足的能源條件,參照蘇聯早期的初步設計,採用了電爐熔煉方案。為了加快建設進度、節約投資,在施工圖設計中,他利用了蘇聯原為白銀有色金屬公司提供的、後因設計方案改變而閒置起來的16500千伏安礦熱電爐,其餘設備均用國內產品配套,部分國內無定型產品的專用設備全部自行設計、研製。在試車投產中,他擔任副總指揮,並總結出一套“薄料層,勤加料”的電爐操作制度和“大風量吹煉高品位冰銅”的轉爐操作條件,編寫了《關於雲南冶煉廠電爐開爐和生產操作規範》,查清了電爐“翻料”的原因,改進了粒料的乾燥工藝和設備。
經過兩個五年計畫,我國建立了東南、西南、中南和西北4個大型銅基地,新增生產能力共12.5萬噸。其中3個基地是由喇華佩主持設計並依靠我國自己的技術力量建設完成的。這3個冶煉廠的生產能力為9.5萬噸,占新增總規模的3/4,是1949年全國銅產量2900噸的33倍。他為我國銅工業的發展,嘔心瀝血,做出了重大貢獻。
為金川鎳基地建設作出重要貢
鎳金屬是重要的戰略物資。我國的鎳工業是由1953年從零起步的。當時受資源條件的限制,只能從冶煉副產品中回收少量的鎳。為滿足國民經濟發展的急需,大部鎳金屬須依靠國外進口。20世紀60年代以後,由於國際風雲變化,進口鎳的渠道被封鎖,使我國鎳金屬的供應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
1958年,甘肅省金川鎳礦的發現,為我國鎳鑽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優越的資源條件。1964年,冶金工業部在金川組織了基本建設大會戰。根據會戰的需要,北京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抽調精兵強將,組建了金川設計大隊,奔赴現場,喇華佩任副大隊長,分工負責萬噸鎳冶煉廠工程設計工作。在方案醞釀階段,他夜以繼日,手不釋卷,精心探討如何在已取得高冰鎳磨浮分離科研成果的基礎上,吸取國外實用的鎳冶金新技術。當電爐熔煉方案確定後,他又針對流程中的關鍵環節,組織開展了一系列工業規模的對比驗證試驗。最後形成了具有金川特點的迴轉窯焙燒、礦熱電爐熔煉、高冰鎳磨浮分離、硫化鎳電解的主流程。只用了3年多時間便基本建成了萬噸規模的採選冶聯合企業,實現了早出鎳、出好鎳的奮鬥目標。
在依靠一礦區資源設計建設年產1萬噸電鎳的採選冶聯合企業的同時,為了儘快開發埋藏較深的二礦區富礦,擴大金川規模,在地質勘探工作尚未完全結束的情況下,金川設計大隊根據領導部門的決策,提前完成了採用豎井開拓方案的井筒施工圖設計,使二礦區得以從1966年便開始動工,從戰略上贏得了時間。接著,又完成了二礦區總體初步設計和冶煉廠擴建設計。
對於選冶廠的擴建,他從當時國家的財力、物力以及二礦區建設周期較長的實際出發,力主把實現二期擴建規模分兩步走。首先擴建一期工程的第二選礦廠和冶煉廠,達到年產電鎳2萬噸的目標。這樣,當二礦區1250米以上水平在短期內形成日出礦3000噸能力時,第二選礦廠就可以很快地形成相應處理富礦的能力。第二冶煉廠在充分利用原有基礎、採用大量科技攻關成果的基礎上,亦可做到投入少、工期短,使整個工程儘快發揮效益。1978年,由他主持修改的第二冶煉廠初步設計成為主管部門作出正確決策的重要依據。
在建設過程中,1981年曾一度出現過市場的實際需要被不合理的產品分配方法掩蓋起來的假象,物資部門暫停對金川產品的收購,有關部門通知金川公司限產。為了澄清事實,推進金川的生產和建設,喇華佩主動與金川公司領導一起研究國內外鎳的產銷情況,開展了國內市場調查,並建議公司開展直接與用戶見面的活動,順利地打通了銷路。之後又在國家主管部門的支持下,以“借鎳還鎳”的方式為擴建一期工程增加了一個穩定的資金來源。在整個擴建一期工程中,在設計中採用了78項重大科研成果,沒有突破概算,建成的當年,年產量便達到了設計規模,使年利稅由1.32億元增加到3.39億元。喇華佩在設計、科研、經營決策上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他在為擴建一期工程奔忙的同時,還根據國家需要,開展了二期工程的總體規劃工作。在可行性研究階段,有4家外國公司在建議書中推薦金川總規模為年產鎳10~12.5萬噸,有兩家建議年產5~6萬噸。喇華佩一方面吸取了外國有創見的規劃思想,另一方面在規模上嚴格從我國國情及當地條件出發,提出了把二期擴建後的規模定為4萬噸的建議,得到了國家計畫委員會的批准。在設計任務書審批過程中,重點對二期工程採用新技術的問題進行了研究與論證,他起草了《金川有色金屬公司二期續建工程(後2萬噸)採用先進技術建議方案》,為合理提高二期工程的技術裝備水平提供了決策依據。他在初步設計階段除全面指導總體規劃、落實外部條件、全面開展設計工作外,重點主持了引進鎳閃速熔煉技術和部分關鍵設備的工作。當外商承擔設計開價高達2000 萬美元的時候,為維護國家利益,他提出了自行設計的主張;當尋求國外諮詢夥伴時,他不辭辛勞,3次去澳大利亞西方礦業公司,核實對方實力,研究合作方式,洽談技術服務契約;當合作設計開展以後,他嚴把技術方案關,及時對設計中出現的技術問題作出決定;當施工圖設計高潮過後,他又繼續瞄準未來金川閃速熔煉的發展,主持了技術開發工作。在他努力下,技術先進的金川二期工程設計藍圖完成了。正當閃速熔煉工程進入安裝高潮,投產在即的時候,他提議,由有色冶金設計研究總院組成開爐小組,他作為該組主要成員於1992年春節期間趕往現場,和29年前受冶金工業部委託作為開爐隊隊長到金川用鼓風爐煉鎳一樣,踏踏實實地投入了閃速爐的開爐工作。這座世界第5座、亞洲第一座、我國最大的鎳閃速熔煉爐,已於1993年5月1日在金川正式投產,標誌著我國鎳冶煉技術已跨入世界先進行列。
鍥而不捨地趕超鎳冶金技術世界先進水平
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開創了科學的春天。‘1978年全國科學大會把金川列為全國三大礦產資源綜合利用基地之一以後,強勁的春風吹遍了鎳都金川。全國50多個科研設計單位和大專院校的數百名專家學者雲集金川,和金川建設者一起,圍繞鎳都建設中存在的一系列關鍵技術難題,開展了科技聯合攻關,同時輔以從國外引進先進技術與裝備,開始了向世界先進技術水平的攀登。在趕超世界鎳冶金技術先進水平的過程中,喇華佩老當益壯,始終走在開拓進取的前列,鍥而不捨地為趕超世界先進水平而奮鬥。
在科技攻關中,他既是不倦的開拓者,也是協助領導作出決策的智囊人物。當用半氧化沸騰焙燒取代迴轉窯焙燒的課題隨著處理富礦比例的增大應運而生的時候,通過他的努力,經國家科委批准,金川公司設計建起了沸騰焙燒試驗車間。最終不僅使低冰鎳品位由12.5%提高到14.5%,也使精礦的脫硫率提高到53%~57%;還實現了沸騰爐煙氣制酸,每年可多產硫酸11萬噸。在鎳電解車間投產初期,他指導改造了循環泵的密封結構,調整了車間管網,改變了綠水橫流的不正常局面。當冶煉廠取得了高酸鹼度、高電流密度電解新工藝工業試驗成果後,他又及時在設計中採用。結果只在原有164個電解槽的基礎上新增16個電解槽,就完成了由年產1萬噸電鎳增加到2萬噸的任務,為國家節約了投資,縮短了擴建周期。
金川不僅是我國的鎳基地,也是我國重要的鉑族元素和貴金屬產地。為了改變從陽極泥中回收貴金屬流程冗長、貴金屬流失嚴重的狀況,他提出了從高冰鎳磨浮所產出的合金中提取貴金屬的攻關課題。為了提高貴金屬在合金中的富集比,他親自率領設計人員與操作工人相結合,成功地完成了“降鐵保硫”試驗。使原來只有50%的富集比,一舉提高到94%。為了增產貴金屬產品,在他的倡導與努力下,經國家科委批准,金川公司創建了貴金屬中間試驗車間,為提高貴金屬回收率的科研工作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金川公司每生產4萬噸鎳,就同時產出2萬噸銅。就銅產量而言,在國內也占重要地位,為了降低粗銅中的含鎳量,他建議並指導開展了斜吹臥式轉爐(即卡爾多轉爐)煉銅的工業試驗,摸索出一套在卡爾多轉爐中過吹粗銅、在反射爐中進行還原精煉的操作技術,使粗銅含鎳降到2%以下,產出了合格的粗銅產品。
在把規模由年產鎳2萬噸擴大到4萬噸的二期工程建設中,金川公司從國外引進了鎳閃速熔煉新技術。喇華佩在技術引進工作中,為了發揮我國的技術實力,推薦了以技術諮詢方式引進國外技術的方案。他既沒有全套引進,也沒有委託國外設計,為國家節省了大量外匯。在中外合作過程中,他多方努力,同澳大利亞西方礦業公司的專家一起,以西方礦業公司卡爾古里冶煉廠的多年實踐經驗為基礎,成功地把金川有色金屬公司電極密封與電極提升技術,日本東予銅閃速爐冷卻、撈渣、粉料計量技術吸收到金川閃速熔煉工程設計中來,使其在技術上比卡爾古里冶煉廠有所前進。
1989年他退休以後,每年仍堅持定期去金川,具體指導與解決工程建設中存在的問題。當發現銅還原精煉操作不穩定時,他一如既往,連續24天跟班在爐前,親自指導操作,直至穩定操作為止。他至今在院內還繼續領導著一個實力雄厚的技術開發小組,潛心進行金川閃速爐過程控制計算機軟體的開發工作,鍥而不捨地為趕超世界鎳冶金技術的先進水平而奮力拚搏著。
主要論著
1.喇華佩,王德雍.新中國有色金屬鎳鑽工業.北京:當代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編委會,1986.
2.喇華佩、朱鼎元、劉金山等.當代中國的有色金屬工業,第十四章,鎳鈷工業.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