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詞目】善相
【注音】ㄕㄢˋ ㄒㄧㄤ
詳細解釋
1、相貌和善。
【示例】
《兒女英雄傳》第十一回:“(
安公子)到了櫃房裡,只看那掌柜的是個極善相的半老老頭兒,正在櫃房坐著。”
2、善於(擅長)察看判斷。舊時觀察人的形貌、氣色、骨相等以斷定命運的迷信行為。
【示例】
《史記·列傳·遊俠列傳》:“解,軹人也,字
翁伯,善相人者
許負外孫也。”
《晉書·羊祜傳》:“有善相墓者,言祜祖墓所有帝王氣,若鑿之則無後,祜遂鑿之。相者見曰:‘猶出
折臂三公。’而祜竟墮馬折臂,位至公而無子。”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張冏藏善相,與袁天綱齊名。”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
張柬之任青城縣丞,已六十三矣。有善相者云:‘後當位極人臣。’從莫之信。”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相國
魏元忠,與禮部尚書
鄭惟忠皆宋人。鹹負材器,少相友善。年將三十,而名未立。有善相者見之,異禮相接。”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有孫生者不載其名,善相人。”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武功馬祿師善相,長安主簿肖璇與縣尉
李嶠、李全昌同詣求決。”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御史中丞尚衡童幼之時遊戲,曾脫其碧衫,唯著
紫衫。有善相者見之曰:‘此兒已後,當以脫碧著紫矣。’”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
柳芳嘗應
進士舉,累歲不及第。詣朝士宴,坐客八九人皆
朱紱,亦有
畿赤官。芳最居坐末,又衣服粗故,客鹹輕焉。有善相者,眾情屬之。”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
賈餗布衣時,謁滑台節度使
賈耽。從餗宗黨分,更喜其人文甚
宏贍,由是益所
延納。忽一日,賓客大會。有善相者在耽座下,又餗退而相者曰:‘向來賈公子神氣俊逸,當位極人臣。’”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處士丁重善相人。”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黃霸為陽夏遊徼,與善相者同車俱行。”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宋山陽王休佑屢以
言話忤顏。有庾道敏者善相手板。”
《太平廣記》第三十八卷:“唐李參軍者善
相笏,知休咎必驗,皆呼為李相笏。”
《太平御覽》引《三國典略》載:“梁宣豐侯修參軍陳晃善相人。修因法會,將晃自隨,令相簡文有天下否。晃言:‘簡文
九州骨成,必踐帝位。而地部過弱,非但
王畿蹙侵,兼恐不得善終。’”
《東周列國志》第八十一回:“文種獻計曰:‘願得王之近豎
百人,雜以善相人者,使挾其術,遍游國中,得有色者,而記其人地,於中選擇,何患無人?’”
《中國全史》:“沛國人
朱建平,史稱其‘善相術,於閭巷之間,效驗非一。’
曹丕為五官將時,曾宴會賓客,讓
朱建平給自己及眾人看相。”
典故
秦穆公謂
伯樂曰:“子之年長矣,子姓有可使求馬者乎?”伯樂對曰:“良馬,可形容筋骨相也。天下之馬者,若滅若沒,若亡若失。若此者絕塵耶轍。臣之子皆
下才也,可告以良馬,不可告以天下之馬也。臣有所與其擔纏薪菜者,有九方皋,此其於馬,非臣之下也。請見之。” 穆公見之,使行求馬。三月而反。報曰:“已得之矣,在沙丘。” 穆公曰:“
何馬也?” 對曰:“牝而黃。” 使人往取之,牡而驪。穆公不說。召
伯樂而謂之曰:“敗矣!子所使求馬者,色物
牝牡尚弗能知,又何馬之能知也?”伯樂
喟然太息曰:“一至於此乎?是乃其所以千萬臣而無數者也。若皋之所觀天機也。得其精而忘其粗,在其內而忘其外。見其所見,不見其所不見;視其所視,而遺其所不視。若皋之相馬,乃有貴乎馬者也。”馬至,果天下之馬也。
世有
伯樂,然後有千里馬。千里馬常有,而
伯樂不常有。故雖有名馬,
祗辱於
奴隸人之手,駢死於
槽櫪之間,不以千里稱也。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馬也,雖有千里之能,食不飽,力不足,才美不外見,且欲與常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盡其材,鳴之而不能通其意,執策而臨之曰:“天下無馬!”嗚呼!其真無馬邪?其真不知馬也。
相關信息
蕭寺馱經馬,元從竺國來。
《李若農善相》
侍叔通
師丈坐,聞李若農先生文田軼事。先生廣東順德人,以
殿試一甲第三名入翰林,終於侍郎。平生精治西北地理,又擅書,聞名藉甚,然多不知其復精
姑布子卿之術也。聞其術受之清故相英和,英和不知受於何人。英和相人甚驗,有欲從受其術者皆不可。一日,途遇一
計偕者,趣令從人詢得名姓,即遣人詣其寓召之,其人魏姓,聞命惶恐,商諸其侶,其侶曰:“若未犯法,得相召,必有大望,無恐也。”魏乃應召,英和詢魏知相法否?魏以略習為對。英和謂之曰:“汝無貴相,即赴禮部試亦無望,第姑應之,不得舉亦無怨,可來寓余家,當以相術傳汝。”魏果報罷,遂留都,寓英和所。英和命之竊相來客。一日,吾杭許滇生先生乃普謁英和,魏先從欞際窺之,驚曰:“狀元宰相也。”及英和肅客,魏復相之,詳視天庭,乃曰:“鼎甲而不元,一品而不相。”文恪果是榜眼而以吏部尚書終也。若農先生雖亦出英和門,而受法於魏。先生嘗相其門人沈子培先生曾植、汪穰卿丈康年、汪伯棠丈大燮,謂子培當終三品,穰卿當以聊倒畢生,伯棠當至侍郎,悉如其言。然子培清亡後猶拜尚書之命,棠丈建國後官至國務總理,略當清之相職,而先生僅舉其清代所歷,又不知其故也,萍鄉文芸閣廷式以嘗授德宗之珍、瑾二妃讀,故當二妃有寵時,頗喧赫,附勢者輒諛之以當大貴。一日,先生見廣坐皆諛之不置,私謂所親曰:“大家皆亂說耳,芸閣官不過四品,且即當失勢。”已而亦如所言。泗州
楊士驤起家翰林,嘗托沈子培請先生相,子培苦無間,一日,並會某家,正同席坐,子培以為得機,乃詢先生:“今日同席者
相孰貴?”先生曰:“楊最貴,當至總督。”士驤竟卒於
直隸總督,人果於相定其祿位耶? (摘錄於馬敘倫《
石屋余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