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惡平衡機

善與惡只是一念之間,一般而言,善指順理,惡指違理。孟子的性善論提出:人性是本善的,荀子的性惡論提出:人之初,性本惡。人活一世,所聞所見,皆是憑性而定,心善則行善事,心惡則惡事不斷。善惡平衡機就是為了善惡之間這一特殊矛盾平衡點,善惡是體現和諧與否,一體兩面善惡雖能量一樣大,但善勢大則和諧長久,惡勢大則動盪短暫。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善惡平衡機
  • 孟子提出:性善論
  • 荀子提出:性惡論
  • 善與惡平衡:心理健康就處於良好狀態
定義,善,惡,善與惡的平衡,性質,套用,

定義

共同滿足為善,在被動個體自我意識出於自願或不拒絕的情況下,主動方對被動個體實施精神、語言、行為的任何一項的介入,皆為善。

倫理上認為侵害他人的正當權益的行為就是惡行。

善與惡的平衡

一個人格心理健康的人,就是一個內心善惡平衡處於良好狀態的人。
從表面看來,欲望是人的本性,人只有滿足自我的生物生存才能顧及其他。助人是人處於社會生活大家庭中又不得不顧及他人的生存,故是一種共同的生存。假如A有兩個麵包,B有兩瓶水。若A、B都只是利己,不顧及對方,則雙方兩惡相爭,結果是兩傷。而如果A、B各讓出自己的一半利益於對方,則兩善相交,結果是兩利。這樣利他就成為一種交換,人在這種交換中受益,共同的利益大於個人利益的總和,便形成了善的結果。社會因此而和諧,就發展進步,人們會感到幸福。反之,社會就倒退,人們會感到挫折和失敗。人們期盼著這種交換,在這個交易過程中,人們不僅獲取了物質上的互相依存和支持,更重要是獲得了精神上的撫慰和關懷,這種善意給人帶來了幸福感。
人是在社會化的過程中同時獲得善與惡的觀念的,這個對立統一體是不可分的。每一個人,只要其是正常的社會的人,則必然是一個善與惡的特殊平衡體。一個人格心理健康的人,即是一個內心善惡平衡處於良好狀態的人。在其心靈中,存在一個對個人利益和權利的保障訴求與在滿足個人訴求的過程中對他人利益的權衡、判斷以及最後做出被社會制度認可的決斷能力。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決斷實際上變成一種交易,其行善表達應該得到回報,並且,個人的利益在這種回報中得到放大。如果善行得不到回報,施善者就感到沮喪、失敗,甚至惱怒。可見,這種層次利他實在是一种放大了利己。關於這一點,休謨說:“最慷慨的友誼,不論多么真誠,都是自愛的一種變體,甚至我們自己也不知道,當我們看來全心全意從事為人類謀劃自由和幸福時,我們只是在尋找我們的自我滿足。”
據此看來,世界上沒有絕對惡的人和絕對善的人,其可以動態變化,一味利己的人實際上是自絕於人類的人,絕對的善就是放棄自我,走向虛無。從而以道德層次劃分四類:捨己為人是為大善,利人利己是為善,損人利己是為惡,損人不利己是為大惡。以利人之名,行利己之實,為偽善;以利己之名,行利人之實,為偽惡。
善與惡的平衡不僅體現在個人層面,而且在社會整體層面也是我們應當追求的目標。人類自從進入私有制社會以來,利己的惡集中表現為對私有財產的占有欲。為了最大限度的擁有財產,人們結成不同的利益集團,在集團內部善惡取得一種相對的平衡,表現為等級制度前提下的互助、團結。在集團外部則是一味的惡,即不斷的占領、掠奪和殺戳。人類社會這種集團利益最終以國家的形式被確定下來,成為善與惡平衡的一個軀殼。在國家內部,制度與法律成為善與惡的平衡機制,法制一旦確立,它便成為公正的化身和“善”的意志的代表。公民的最基本義務就是遵守法津,即是善,即最大的利他。而那些普通人的善舉:施捨、助人為樂都是側隱之心,這是對大善與公正的補充。休謨在談到人的社會性德性時指出:“由於人人都同社會有著牢固的聯繫,都覺察到自己不可能獨立生存,因此,他們才變得贊成所有那些促進社會秩序、保證他們平靜地擁有那樣可貴的賜福的習慣或原則。我們在何種程度上重視我們自身的幸福和福利,我們就必定在何種程度上歡呼正義和人道的實踐,唯有通過這種實踐,社會才能得到維持,每一個人才能收穫相互保護和援助的果實。”
由於每一個社會成員都是善與惡的平衡體,故由其組成的社會也就是一個善與惡的平衡場。這就是亞里士多德所謂的善的雙重意義,即個人與社會。我們並不期待一個社會充滿了善,那將是一個死氣沉沉、毫無生氣和停滯不前的社會。我們曾經短暫地經歷過那種社會理想,天天做好事,狠斗私心一閃念,結果是一個令人窒息的時代。一旦善與惡的平衡被打破了,天平向善惡任何一方傾斜,可社會卻崩潰了。
文藝復興後的西方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把善與惡的平衡重新顛倒了過來,人性和個人價值重登舞台。市場的自由競爭代表了人們惡的觀念的復甦。惡對善的反彈表現為資本主義初期的人性的野蠻。殘酷的原始資本積累,野蠻的海外征服使善與惡的天平傾向了惡的一方,這是一次矯枉過正。這種失衡狀態不能持續過久。新的善與惡的平衡最終通過對自由市場經濟的反壟斷約束和政治制度中的民主政治制度的全面建立而實現。在這種新興的被稱為“自由資本主義”的制度中,人性的惡以私有財產的占有和保護為前提。與其相對應,善的理念則是通過對不合理競爭的限制,以及為限制貧富分化的高額稅收和福利制度而得以實現。在社會政治生活中,善惡平衡是通過民主制度來實現的。此時,被中世紀和資本主義初期發展所傾覆的善惡天平終於恢復了一種相對的平衡。這種平衡在後來的社會主義思潮和工會運動的推動下,又向更趨善的一方做出了調整。以致於今天我們已經很難在西方社會中尋找到一個典型的自由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總之,善與惡的平衡才是理想的社會狀態,我們不能期望通過抑制惡而達到至善,而只能在善惡平衡中獲得善的餘額。正如孟子所說: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

性質

我們的先賢哲人,從老子的天道之善,到孔孟的仁道之善,再到荀子和楊子的人性之惡,對善與惡的思想探索一直影響著中國文化的主流意識。無論人們在道德和理論層面如何鐘情於抑惡揚善,現實生活一直都是一部善惡平衡的歷史。
善與惡的平衡是通過社會和個人兩個層面來實現的,在社會生活層面,善與惡是靠制度建設來實現的,好的制度可以將惡力限制在一定的範圍,使之成為推動社會進步的動力。一旦制度失調,平衡失控,超過了社會的承受能力,社會就會崩潰。而在個人層面,善與惡的平衡則表現為健康的人格和道德態度。
善惡事業是對社會制度的有益補充,我們必須在正確理論指導下建立完備的善惡事業制度,以防止偽善盛行,迷惑視聽,危及整個社會意識形態的健康發展。

套用

在這種體系中,施善者無論以金錢、物資還是人力的形式提供援助,都是對社會善惡平衡的貢獻。這是一種善行,他的回報是社會權威機構的表彰和人們的讚許,這是外在方面。而在他個人來說,真正的回報是自我內心的回報。行善人有多種,社會回報都是一樣的表彰和讚許,但個人心報則大不同。有的人寧願自己粗茶淡飯,也要靠撿垃圾積攢的錢去幫助貧困學生上學,其心報是惻隱之心;有的人勤勞致富,遵紀守法,致富不忘回報會,其心報是感恩之心;有的人暴富不忘貧窮之時,其心報是對自己過去受傷心靈的撫慰;有的人發財來路不清,錢財不乾淨,施以善行,其心報是贖罪平安;還有的人依仗權勢,行賄受賄,暴斂錢財,施以慈善,落個美名遮醜護身,其心報是貪婪。但以上種種,無論其主觀心報如何,客觀上都是對社會善惡平衡的貢獻。
不恰當的善行實在是一種偽善。根據黑格爾的理論:如果這種精神生活狀況僅僅表現在個別社會成員身上,那只是個別人的偽善,這種偽善對整個人類社會精神生活並不構成重大影響。如果偽善盛行,成為一種社會時髦與傾向,不僅意味著這個社會精神的沒落,更會深刻影響時代精神的確立,造成時代精神的進一步混亂與墮落。
我們每個人在行善過程中應把主要精力放在自身修煉上,而不是別人的評價上。這樣,我們的善行才能一方面提升我們自身的人格價值,另一方面使受善者體會到社會、國家、大眾的力量和上帝的偉大。這樣的善行才能促進社會的和諧。我們應該提倡“施者抽象化”的原則,即受施者應把感謝和報恩之情寄託於社會、國家和民族這樣的抽象化對象,而不應是具體的個人。
總之,善行呼喚理性的指引,只有這樣,我們的善行才能使受施者的尊嚴得到維護,行善者的人格得以提升,社會的和諧得以維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