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巧五所緣,佛教術語。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善巧五所緣
- 性質:佛教術語
- 宗教:佛教
- 解釋:蘊善巧等五巧
善巧五所緣,佛教術語。
善巧五所緣,佛教術語。分類簡介①蘊善巧,能了知除蘊更無我與我所;②界善巧,“界”即十八界, 廠知諸界從自種生,即知因緣;③處善巧,“處”有六處、十二處之分,了知內六處為六識增上緣,知外六處為所緣緣,知無間滅意為等無間緣;...
能簡擇者瑜伽是論所依,故先明所緣則有成善巧品,次明簡擇方便則有成無常、成苦、成空、成無性四品,次明正簡擇則有成現觀品, (本論十三簡擇法相為現觀), 次明簡擇法體則有成瑜伽品,次明簡擇所離則有成不思議品,次明簡擇勝義則有攝勝決擇品,故十一品如彼次第。後逐文決擇,初攝事品,論說九...
忍感妙色善士喜 善巧是理非理事 歿後轉生人天中 所造眾罪皆當盡 了知異生與佛子 嗔恚過失忍功德 永斷不忍常修習 聖者所贊諸安忍 縱回等覺大菩提 可得三輪仍世間 佛說若彼無所得 即是出世波羅蜜 此地佛子得禪通 及能遍盡諸貪嗔 彼亦常時能摧壞 世人所有諸貪慾 ...
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幹亂。何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出自方寸”。這部分,是“入道安心要方便門”的根本。從念佛而契入“泯然無相,平等不二”的法界一相,就是“一行三昧”。念佛,是佛無相貌(經說:“不取相貌”)的;念佛而入無...
平等攝持者,善修習故,不由加行遠離功用,定心相續離散亂轉故。毗缽舍那者,謂簡擇諸法最極簡擇,普遍尋思周審觀察,為欲對治粗重相結故,為欲制伏諸顛倒故,令無倒心善安住故,此中諸句依正行所緣境說,或依善巧所緣境說,或依淨煩惱所緣境說。簡擇諸法者,盡所有故。最極簡擇者,如所有故。普遍...
又以四相建立流轉,謂阿賴耶識的所緣境界、相應心所與轉識的依賴關係,諸識的同時俱起。一相建立還滅,謂阿賴耶識的轉依。在法相方面,廣辨種種不相應行法、五十一心所及六種善巧(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處非處善巧、相善巧)。「有尋有伺地」、「無尋唯伺地」、「無尋無伺地」等三地...
這些論算是重新闡明了有部正宗的主張,但基本上既然接受了世親所作的頌文,立說自難免對有部有些修正,因而後人也稱眾賢的學說為新有部。另一方面,《俱舍論》也受到世親門人的重視。他們都以為此論破斥婆沙師的偏執,說"有"善巧,可作為通到大乘的階梯之用。因此,他們競作註疏,與大乘論書兼宏。如安慧作...
法行的習修以“方便、善巧”為原則,而達身口意與咒印觀相應的目的。金剛禪定 禪定,是佛法的特質,無定不生慧。金剛禪定就是以三密相應的方法而達到攝心一境,金剛不壞之體用。止觀雙運為金剛禪定之法要。開示法之金剛禪定從“止”入手,採取“七支坐”的方法,手結“定印”:開始誦:《釋迦文佛禮讚》(...
如是等心,要令清淨,常現在前,一切諸緣,不能幹亂。可以故?一切諸事,皆是如來一法身故。住是心中,諸結煩惱,自然除滅。於一塵中,具無量世界;無量世界,集一毛端,於其本事如故,不相妨礙。《華嚴經》云:有一經卷,在微塵中,見三千大千世界事。止觀雙修 略舉安心,不可具盡。其中善巧,出自方寸。
一無所住。即是般若之玄宗也。作上解有所依住。皆非般若宗也。今明般若無有定相。隨緣善巧。義無不通。而正般若未曾境與不境智與不智乃至因與不因果與不果。方便隨緣。在因名因。在果名果。在境名境。在智名智。故果因境智必得名悉得。如肇師雲。原夫能境智因果者豈境智因果之所能。良以非境非智慧型...
云何得因力,欲力,方便力,緣力,所緣力,根力,觀察力,奢摩他力,毗缽舍那力,思惟力。云何得蘊善巧,界善巧,處善巧,緣起善巧,欲界善巧,色界善巧,無色界善巧,過去善巧,未來善巧,現在善巧。云何善修習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舍覺分,空,無相,無願。...
做任何一個善法,以方便攝持非常重要。世間上做一件事情,都離不開善巧方便,如果你有一套科學的管理方法、財物制度,經濟運作起來會非常方便,做什麼都不太花時間,最後的效果也不錯。同樣,我們行持善法也要一種方便法,這就是要講的“三殊勝”。所謂的三殊勝,首先是加行發心殊勝,即以菩提心來攝持所修之...
「譬如工畫師」,工,就是善巧的意思,這個人是善於畫畫的人,可以為人師範了,就是一個很成功的畫家,工畫師。我先順一順文。「分布諸彩色」,就是他用各式各樣的顏色畫畫,或畫一個山,或畫一個樹,或畫一個河流,各式各樣的畫,顏色是不一樣的,不一樣的彩色,去安排這個山、這個水,就這樣子。「...
我等三女巧㛹妍 諸天女中為第一 百種姿態擬欲之 菩薩都無染著意 觀我三女如老姥 今成正覺菩提師 父王彎弓作恐怖 諸兵器仗匝虛空 菩薩觀如童子戲 一無驚懼退敗心 今日道成為法王 唯願父王息惡意 爾時魔王波旬。聞女說偈。將諸眷屬。私自平章。我當與汝。同往佛所。善巧方便。而逡巡之。詐受佛降...
(2)〈辯障品〉︰初略說具分、一分、增盛、平等、生死取捨等五障之義,次明九結,及障善等十淨法之三十障,及四念住等菩提分、十波羅蜜、十法界等各別障之義。(3)〈辯真實品〉︰先揭根本、相、無顛倒、因果、粗細、極成、淨所行、攝受、差別、善巧等十種真實,及十善巧之名,然後次第釋之。(4)〈...
善能分別。故名智大。四勤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由曠大劫來。發廣大心。精修無間。期登聖果。成就菩提。故名勤大。(劫。梵語具雲劫波。華言分別時節。梵語菩提。華言道。)五巧大謂菩薩修行大乘。由善巧方便。化導於他。不捨生死。垂形諸趣。於生死中。去住自在。故名巧大。六畏大畏即無所畏也。謂菩薩修行...
按諸經所明,天尊有法身、本身、道身、真身、跡身、應身、分身、化身。謹按《太上開演秘密藏經》曰:太上言,此經名為開演秘密之藏,義如我等比無上法王,出此五濁,化諸眾生三業,示現方便,善巧意趣,微隱難可了知。所以示者,十方天尊所得妙身,即真道相體,自然無形無名,非造非作,法如虛空相。無數...
據大日經卷一具緣品載,阿闍梨須具足如下十三德:(一)發菩提心。(二)妙慧慈悲。(三)兼綜眾生。(四)善巧修行般若波羅蜜多。(五)通達三乘。(六)善解真言實義。(七)知眾生心。(八)信諸佛菩薩。(九)得傳授灌頂等妙解曼荼羅畫。(十)調柔其性,遠離我執。(十一)於真言行善得決定。(十二)究習瑜伽。(...
我們現在講的這些法都是善巧方便,每一個上師都以自己的善巧方便度化有緣的眾生。"這個法師講得好,那個法師講得不好;這個對,那個不對。"你也分不清,說這些有用嗎?對你不僅沒有意義,甚至還有障礙的,這些就不要說。你可以觀察,可以選擇,也可以不依止,這是你的自由。依止是為了什麼?為了解脫、為了...
“大雄力”,大雄指偉大的英雄。《華嚴經》里說,“如來智慧不思議,悉知一切眾生心,能以種種方便力,滅彼群迷無量苦。大雄善巧難測量,凡有所作無空過,必使眾生諸苦滅,栴檀林神能悟此。”“大雄善巧”就是形容有佛無與倫比的力量,能夠降服一切世間的邪惡勢力。“南無佛陀耶”,“南無”就是皈依、頂禮...
上師是藏地、五明佛學院著名的堪布,但到環境陌生、語言不通的漢地弘法,此舉無疑要冒巨大的風險。漢語難學是一方面,而在末法時期,眾生尤其剛強難化。憑著清淨的悲心及願力,在法王的支持及諸佛菩薩加持下,恩師在短短時間內,不但學會了漢語,而且能用漢語流利地宣講佛法,不斷地用他源於慈悲與智慧的善巧方便...
正如周孟由居士所贊:“法雨老人,稟善導專修之旨,闡永明料簡之微。中正似蓮池,善巧如雲谷,憲章靈峰,(明蕅益大師)步武資福,(清徹悟禪師)宏揚淨土,密護諸宗。明昌佛法,潛挽世風,折攝皆具慈悲,語默無非教化,三百年來一人而已。”三百年來是指與明代蓮池大師相比較而言。實際上,大師的淨土教義,是集千...
又以不退轉法身所證的大智光明法力,普滅眾生一切煩惱黑暗,開啟眾生無窮智慧型寶藏。又放法身三昧光明,遍照百萬不可說微塵數世界,令有緣的眾生見到菩薩的三昧光明,都能夠啟發宿慧善根,滅除煩惱火焰,得到清涼智慧型……九地菩薩獲得諸佛無盡善巧智慧型 經上說,當八地菩薩進一步“普入如來秘密處,總持三昧皆自在,獲...
好在佛有無量善巧方便,為了這種深深執我的眾生,又作另一 說明。出典 涅槃《涅槃無名論》中的記載如下:“ 無名曰:夫至人空洞無象,而萬物無非我造。會萬物以成己者,其唯聖人乎!何則? 非理不聖,非聖不理,理而為聖者,聖人不異理也。故天帝曰:般若當於何求?善吉曰:般若不可於色中求,亦不離於...
本論是無著節略《瑜伽師地論》的精義所成,分為十一品:攝事品、攝淨義品、成一善巧品、成無常品、成苦品、成空品、成無性品、成現觀品、成瑜伽品、成不思議品、攝勝決擇品,共有二百五十二頌半,論中廣說空與無性,闡發現觀瑜伽,為法相宗“止觀”的根本論典。3.《大乘莊嚴經論》梵名 Mahayana-...
如來為利益事最上善巧。若有人問如來十力。如實答難除決彼疑。能立自正說。能破他邪說。此第十二事。因四無畏得成。如來正教。有能修者。有不修者。亦修不修者。如來於此三人無染濁心。此第十三事。因三念處得成如來佛眼晝夜恆觀一切眾生在勝負處救護濟拔。此第十四事。因大悲得成。如來如說而行能行...
這樣念誦百千遍,使純熟、不散亂,作觀身體的三十二種成分,可達到初禪;若作觀其本質,可獲得果位。《清淨道論》還說到要有七種把持善巧:以語言念誦、以意念觀想(通達其特相),並確定顏色、形狀、方位(臍之上或下)、處所(正確位置)、界限(自與他有別)。【第三種】:緬甸唐卜陸西亞多(TAUNGPULU...
是淨尚大權而導實,有開顯廢存之善巧焉。導實惟佛究盡,故當信;善巧三根普被,故易行也。其時其機,可忽之哉?淨宗十三葉祖印公,以今文時言,宏此當信易行之道;被化者廣,得度者眾。人集其言,曰文鈔,篇短簡要,已風乎海內外;而鈍根猶畏其繁,不能受之,寧非憾事耶?有先進淨通開士,摘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