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斯穆

喀斯穆

喀土穆是世界上有名的熱都,氣溫常常在攝氏40度以上,即使在日落之後,大街上的柏油馬路仍然是軟軟的,真是名符其實的“火爐”。喀土穆歷史悠久,最初是一個小漁村,1822年成為埃及兵營,次年成為埃屬蘇丹首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喀斯穆
  • 氣溫:攝氏40度
  • 城市特色:尼羅河的兩條主要支流
  • 隸屬:埃及
城市特色
喀斯穆
喀土穆是一座吸引遊客的城市。穿過喀土穆城區而過的著名尼羅河的兩條主要支流青尼羅河和白尼羅河,就像兩條巨蟒一樣在離開喀土穆市區後的不遠處合二為一,形成尼羅河的主流向北流入埃及,喀土穆附近的尼羅河匯合處的奇特景觀,古往今來不知吸引了多少遊人,這是北部非洲的一處著名的旅遊景點。在青、白尼羅河匯流處的跨河大橋東岸,建有一座匯流公園,站在公園的橋上遠眺,只見青尼羅河水色湛藍,白尼羅河水色瑩白,匯全處的尼羅河水,一半是藍色,一半是白色,彼此互不干擾地奔流而向,猶如兩條色彩截然不同的錦帶平鋪在人世間,一川雙色,藍白分明,波光粼粼,蔚為奇觀。產生這種奇特現象的原因是這樣的,青尼羅河發源於衣索比亞的塔納湖,沿途流經的地區多岩漿岩層,沖走了大量岩屑,同時溶解了大量含硫物質,水色自然變得蔚藍蔚藍的;白尼羅河發源於烏干達的維多利亞湖,沿途流經的地區大多是沼澤地帶,水中所含有雜質大部分已經沉澱,顏色比較純淨,呈為白色。當這兩條河流在喀士穆匯合時,由於比重、流速均不相同,相互混合的過程比較緩慢,需要經過一段距離的流動,才會慢慢融合為一體,於是便出現了藍白分明的景象。當然,這種現象只能出現在河床中水位正常的情況之下,如果遇到山洪暴發,上游衝下大量的泥沙時,河水變得波濤滾滾,滿江濁流,這種藍白分明的現象也就自然消失了。
恩圖曼在1885~1898年曾是馬赫迪王國的都城,市內名勝古蹟頗多,有著名的馬赫迪陵墓、阿卜杜拉·哈里發紀念館及清真寺等。
馬赫迪陵墓:馬赫迪陵墓是一座銀灰色與淡黃色相間的石砌建築,高達40多米,直徑20多米。座基是淡黃色的立方體,座基的每面牆壁上鑿有9個拱形窗洞,頂部有銀灰色的彩陶貼面。宮室是八面體,也呈淡黃色,每面牆上各開一座銀灰色的拱形雙扇窗。陵墓上部是一座銀灰色的錐形圓頂,頂部中央是一座銀灰色金屬小塔。主圓頂周圍有4座涼亭相護,它們坐落在座基的四角上,底部是四根銀灰色柱子,中間是淡黃色拱形門洞,頂部則是銀灰色的錐形小圓頂,式樣與主圓頂相同,猶如眾星捧月,星月增輝。整座建築外觀均衡、協調,色調純淨明麗又富含變化,尤其在燦爛陽光的照耀下,更顯得雄偉壯麗。馬赫迪的棺槨停放在宮室的大廳中央,雕刻得非常精緻,四周圍以欄桿。欄桿外立有一塊石碑,上面鐫刻著馬赫迪的家譜。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