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啞背瘋
“啞背瘋”系目連戲中的一個片段。它是依據傳說,在唐代編為說書內容,到宋元代逐漸演變成舞,直至明末清初成為此舞。由一人扮演啞巴和瘋癱婆二個角色,上半身扮瘋癱婆,下半身扮啞巴,用特製的道具形成一個完整的啞巴背瘋癱婆的形象。
啞背瘋的表演者化裝成女子,穿女衣,梳女頭。腰後裝一對假腿,當作女子的下肢。下身要穿男裝,腰前裝上男子的假頭和軀幹。舞動起來上下協調,活像兩人在舞蹈。“啞背瘋”主要在春節及廟會上演出。該舞是既舞又唱,唱腔由一人領唱眾人合唱,內容為敘述他們的辛酸、悲慘經歷以及勸人為善、互愛互助。
舞步動作取材於生活,隨意性較大,有邁門檻、關門、搧扇、前傾步、平步、搖踏步、轉身蹲步等。雙腳走“大八字步”表演負重之感,雙手動作較少,表現一對殘疾夫婦互諒互助的淳樸感情,幽默風趣,生活氣息 濃郁。演唱多為調腔曲調,且為一人領唱、眾人合唱。伴奏用鑼鼓而無絲弦樂器,隨演員嗓音自由定調,把癱妻啞夫在茫茫人世間苦苦求生的情景恰如其分地表達出來。
2006年6月,被列入第一批紹興市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