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米(法術)

問米(法術)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問米”,起源於中國,是將亡故的親友靈,與家人相互配合的法術。通過神婆把陰間的鬼魂帶到陽間來,附身於神婆,與陽間的人對話,因做此儀式時都放一碗白米在旁,當地人稱之為問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問米
  • 起源於:中國
  • 是什麼:亡故的親友靈
  • 出現時間:幾千年前
術語解釋
問覡在幾千年前的古中國已經存在,當時稱為智者的人聲稱能與神靈或鬼靈溝通,懂占卜及天文地理,女稱為“巫”,男稱為“覡”。春秋時代,“巫”被納入禮部,為國君祭天、祭事及卜卦。《地理志下》記道:“始桓公兄襄公淫亂,姑姊妹不嫁,於是令國中民家長女不得嫁,名曰‘巫兒’,為家主祠,嫁者不利其家,民至今以為俗。”袁枚《隨園隨筆·屍女》考證曰:“大概遇社會之日,則巫兒皆出,妖冶喧闐,故莊公往觀,曹劌以為非禮。屍女或即巫兒。”
漢朝的時候,“巫”又被道術吸納,融為一體,再分為降靈術、召靈術及通靈術。問米屬於召靈術,召靈再分召神靈及鬼靈。道教是透過“術”召靈,以符咒為工具。明清之際,民間多信奉桑三姐、陳三姑娘等,《蘇州府志》載:“吳俗信鬼巫,好為迎神賽會。”《巢林筆談》:“吳俗信巫祝,崇鬼神,每當報賽之期,必極巡遊之盛。”
念誦念珠而讓自己進入靈魂出竅的狀態,進而與靈界通信,呼喚特定的靈。所呼喚出的靈,可以與通靈人附身,或只是單純的問路,這完全都是術者本身的自由。
通靈王》中“恐山安娜”所用的“降乩”準確來說應該是“問米”;而所謂降乩也叫扶乩,它是中國民間信仰的一種求問神靈的方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