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於子駕豕》是一篇記敘性文言文,作者是宋濂。
基本介紹
- 本名:宋濂
- 字號: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
- 出生時間:1310
- 去世時間:1381
作者,原文,注釋,文言知識,譯文,主題思想,
作者
宋濂,(1310-1381)字景濂,號潛溪,別號玄真子、玄真道士、玄真遁叟。漢族,浦江(今浙江義烏)人,元末明初文學家,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譽為“開國文臣之首”,學者稱太史公。宋濂與高啟、劉基並稱為“明初詩文三大家”。他因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而被流放茂州,途中病死於夔州。他的代表作品有《送東陽馬生序》、《朱元璋奉天討元北伐檄文》等。
宋濂像
宋濂,生於1310年十月十三日(11月4日),明代散文家,文學家,字景濂,浦江{今浙江浦江}人。自幼家境貧寒,但聰敏好學,曾受 業於元末古文大家吳萊、柳貫、黃溍等。他一生刻 苦學習,“自少至老,未嘗一日去書卷,於學無所不通”。元朝末年,元順帝曾召他為翰林院編修,他以奉養父母為由,辭不應召,修道著書。
他為文主張“宗經”“師古”,取法唐宋,著作甚豐。他的著作以傳記小品和記敘性散文為代表,散文質樸簡介,或雍容典雅,各有特色。
明初朱元璋稱帝,宋濂就任江南儒學提舉,與劉基、章溢、葉琛同受朱元璋禮聘,尊為“五經”師,為太子(朱標)講經。洪武二年(1369)奉命主修《元史》,累官至翰林院學士承旨、知制誥。洪武十年(1377)以年老辭官還鄉。後因其長孫宋慎牽連胡惟庸黨案,朱元璋本欲殺戮,經皇后、太子力勸,改為全家流放茂州(現在四川省茂汶羌族自治縣)。1381年五月二十日(6月12日),途中病死於夔州(現在重慶奉節縣),後諡文憲。
宋濂畫像
宋濂青年時代因元末戰亂遷居浦江,於青蘿山中築室讀書,因名其樓為“青蘿山 房”。兵禍之後,官私藏書毀損嚴重,而宋濂因隱居山中,仍能坐擁書城。明祁承漢《澹生堂藏書紅》說:“勝國兵火之後,宋文憲公讀書青蘿山中,便已藏書萬卷。”清載殿泗《風希堂文集》卷二《宋文憲公全集序》則說宋濂“始自潛溪徒浦江,得卷氏藏書之富,首推宋濂 ”。
宋濂藏書之精華,有少數流入清人之手。如北宋本《長慶集》,先後為錢曾、黃丕烈、潘祖蔭所藏。《百宋一廛賦》:“廬山《長慶》,見取六丁;金華太史,獨著精靈。”注:“《長慶集》北宋時鏤版,所謂‘廬山本’者。庚寅一炬,種子斷絕,唯此金華宋氏景濂所藏小宋本,圖記宛然,古香可愛,推稀世珍。”又有宋本《春秋經傳集解》、《史記》、《文選》等流入清宮內府,《天祿琳琅續編》有記。宋濂還曾藏有宋刊《事林廣記》,後歸廣東丁日昌,《持靜齋書目》著錄。
道統文學觀由來已久,但這裡也有區別:以韓愈、歐陽修為代表的唐宋古文家,在理論上主張“文以明道”,強調“文”的工具性,但並不輕視“文”;宋代理學家看到他們的不徹底性,於是提出“文道合一”甚至“作文害道”的論點,以防文人在“道”之外又受“文”的誘惑。宋濂的文學思想便是沿著理學家的極端觀點。在《文原》一文中,他強調了文“非專指辭翰之文”,而是道的“象”即顯現,文與道相始終,道在哪裡,文亦在哪裡。在其他文章中,宋濂也反覆提出“文非道不立,非道不充,非道不行(《白雲稿序》);“文外無道,道外無文”(《徐教授文集序》)。
以這種理論批評古代作家,就顯出非常偏狹的態度。如在《徐教授文集序》中,宋濂公然提出孟子死後,“世不復有文”;賈誼、司馬遷所得的僅是“皮膚”,韓愈、歐陽修所得的也僅是“骨骼”,只有到了宋代幾位大儒,才“得其心髓”,才算得上“六經之文”。至於明顯不合“溫柔敦厚”標準的各種文章,在宋濂看來,更是“非文也”。 “文道合一”論是一種受官方支持立場,這一點可以由《元史》的體例得到證明。自范曄《後漢書》分立《儒林》、《文苑》兩傳,以區分經學之士與文學之士,後代官修正史多沿襲之。《元史》卻取消了這種區分,單立《儒林傳》,認為“經藝文章,不可分而為二”,“文不本於六藝,又烏足謂之文哉!”《元史》是奉朱元璋詔命修撰的,這樣做當然迎合了他的意思。在朝廷正式支持下,這種理論必然給文學的發展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宋濂的文集中,大量充斥著美化、歌頌明初統治集團上層人物及表彰貞節婦女的作品,這大概就是他的“道統”文學的集中表現。但歷史已經獲得的進展,即使用強力去扭轉,也還是有困難。所以,就是在宋濂身上,也還是存在兩面性。
宋濂在元末與楊維楨交誼甚篤,明初楊氏去世後,他為之作墓志銘,對楊的文學才能和成就推崇備至,甚至以相當寬容的語氣描繪其晚年“曠達”和“玩世”的生活情態,這和他的嚴厲的理論頗不諧調。他另外還有一些散文,對生活實際比較尊重,因而在宣揚某種道德觀念的同時,比較接近真實的人性。如《王冕傳》,寫出一個元末“狂士”的精神面貌,開頭描寫王冕少年讀書情形的一節,頗有情趣:
王冕者,諸暨人。七、八歲時,父命牧牛隴上,竊入學舍,聽諸生誦書。聽已,輒默記。暮歸,忘其牛。或牽牛來責蹊田,父怒,撻之,已而復如初。母曰:“兒痴如此,曷不聽其所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潛出,坐佛膝上,執策映長明燈讀之,琅琅達旦。佛像多土偶,獰惡可怖。冕小兒,恬若不見。
又如《鹿皮子墓志銘》詳細介紹陳樵“屏去傳注,獨取遺經”而自成一家的思想成就,《竹溪逸民傳》寫出一個出世高士的形象,由於作者對不同的人物個性能取一種同情的態度,都寫得較出色。《送東陽馬生 序》自述早年在貧寒中求學的艱苦,也很真實動人。
宋濂的散文文辭簡練典雅,少作鋪排渲染。但偶爾有些描寫的片斷,也能寫得相當秀美。各種文體往往各具特點,可以看出變化,不是那么僵板。總的說來,他的文章風格具有密吻於道德規範的特徵,同時也具有較高的語言修養和純熟的技巧,所以能夠成為明初文學風尚的典範。
對於宋濂來說,非常可悲的是朱元璋根本不承認他是什麼“大儒”,而帶有侮辱性地稱之為“文人”(見《明史·桂彥良傳》)。因為在朱元璋的政治體制中,已不能夠允許有“大儒”--社會的思想指導者存在,皇帝本人就是思想指導者。宋濂最後其實是死於無辜,也反映出明初政治的嚴酷。
原文
商於子①家貧,無犢②以③耕,乃④牽一大豕⑤駕之而東。大豕不肯就軛⑥,既就復解,終日不能破一畦。寧毋⑦先生過而尤⑧之曰:“子過⑨矣!耕當⑩以⑾牛,以⑿其⒀力之⒁巨能起塊也,蹄之堅能陷淖⒂也。豕縱大,安能耕耶?”商於子怒而弗應。
寧毋先生曰:“子以⒃之代耕,不幾⒄顛之倒之乎?吾憫而詔⒅子,子乃反怒而弗答,何也?”商於子曰:“子以⒆予顛之倒之,予亦以子倒之顛之。吾豈不知服田⒇必以牛,亦猶21牧22吾民者必以23賢。不以24牛,雖不得田,其害小;不以賢則天下受禍,其害大。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寧毋先生顧25謂弟子曰:“是蓋有激者26也。” (選自明·宋濂《宋學士文集》)
注釋
1、商於(wū)子:作者虛構的人物。
2、犢:小牛。
3、以:用。
4、乃:於是,就。
5、豕(shǐ):豬。
6、軛(è):牛拉東西時駕在頸上的曲木。
7、寧毋:作者虛構的人物。
8、尤:責備。
9、過:犯錯(此時為動詞)。
10、當:應當。
11、以:用。
12、以:憑藉。
13、其:代(牛的)。
14、之:結構助詞,的。
15、淖(nào):爛泥。
16、以:用。
17、幾:差不多,幾乎。
18、詔:告訴,告誡。
19、以,:以為,認為。
20、服田:駕牲口耕田。
21、猶:如同。
22、牧:統治、管理。
23、以:以為,認為。
24、以:用。
25、顧:回頭看。
26、有激者:(心中)有不平之氣的人。
文言知識
上文“子以予顛之倒之”中的“以”,作動詞用,解為“認為”。有時“以”與“為”組合成“以為”或“以……為”,也解為“認為”。 上文“必以賢”中的“以”,解為“任用”,也作動詞用。 上文“無犢以耕”中的“以”,作連詞用; “子何不以尤我者尤牧民者耶”中的“以”,作介詞用,解為“把”。
譯文
商於子家很貧窮,又沒有牛耕田,他就牽一頭大豬自西向東耕田。大豬不肯被套上軛,一套上又被掙脫,一天也不能耕一小塊田。寧毋先生經過時責備他說:“你錯啦!耕地應當用牛,憑藉牛巨大的力氣能夠使土塊耕起,憑藉牛堅硬有力的蹄子可以站立於泥淖之中。豬再大,怎么能耕地呢?”商於子怒目而視但沒搭理他。寧毋子先生說:“如今您用豬來代牛耕地,不是差不多弄顛倒了嗎?我同情你才告訴你,您卻發怒還不搭理我,是為什麼啊?”商於子說:“您認為我顛倒是非,我還認為您顛倒是非呢。我難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須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須用賢人一樣。不用牛,雖然侍弄不好田地,它的害處小;不用賢人,那么天下遭受禍害,它的害處大。您怎么不用責備我的話去責備治理百姓的人啊?”寧毋先生回頭對弟子說:“這原來是對現實有不平之氣的人。”
主題思想
商於子對國家現狀很不滿,認為國君不能任用賢人來治理國家,於是想辦法要奉勸國君和寧毋子。
這是一篇諷喻性小品文。作者借古喻今,把朝廷任用無德無才的用人充當地方官吏比作是駕馭豬耕田,形象生動地抨擊了統治者不用賢人這一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