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青釉八棱瓶

唐青釉八棱瓶

唐青釉八棱瓶。中文名稱:唐越窯秘色青釉八棱瓶。類別:瓷器,秘色瓷。瓷器用途:洗手用的淨水瓶。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了14件唐代越窯青瓷,同在地宮出土的衣物帳碑上將這些越窯瓷器明確記載為“瓷秘色”。其中一件與此件八棱瓶相同,因此這件越窯青釉八棱瓶亦應屬於秘色瓷。

基本介紹

文物概況,流傳時期,

文物概況

高22.5cm,口徑1.7cm,足徑7.2cm。
瓶通體呈八棱形,直口,長頸,溜肩鼓腹,腹以下漸收至底,圈足。胎體呈灰白色。釉面明亮,釉色青綠,猶如一汪湖水。瓶體凸棱部位釉色淺淡,更增加了器形的美感。此瓶在裝飾上頗具匠心,瓶類多為圓形,此瓶則呈八棱形,且頸、肩相接處有三條凸棱,可謂與眾不同。
此物的用途是做洗手用的淨水瓶。

流傳時期

在唐代,制瓷業達到了一個歷史高峰,出現了”南青北白”的局面,南方以越窯的青瓷為代表,北方則以邢窯的白瓷著稱。當時越窯生產規模龐大,產品備受世人青睞,許多文人紛紛吟詩作賦讚美它。唐人陸羽撰《茶經》,形容越窯青瓷“類玉”、“似冰”,並把越窯列為唐代諸窯之首。詩人陸龜蒙則有“九秋風露越窯開,奪得千峰翠色來”之句,把越窯青瓷比作千峰翠色,蒼鬱蔥蘢,沉靜深遠,形象地表達出越窯青瓷所蘊含的藝術魅力。
1987年陝西扶風法門寺唐代地宮出土了14件唐代越窯青瓷,同在地宮出土的衣物帳碑上將這些越窯瓷器明確記載為“瓷秘色”。其中一件與此件八棱瓶相同,因此這件唐青釉八棱瓶亦應屬於秘色瓷。
秘色瓷,古代越州名窯進貢朝廷的一種特製瓷器,簡稱“秘瓷”。"秘色"一詞最早出自晚唐詩人陸龜蒙詩篇《秘色越器》。近代主要認為“秘色瓷”就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秘色瓷特殊的釉料配方能產生瓷器外表“如冰”、“似玉”的美學效果,釉層特別薄,釉層與胎體結合特別牢固。所以,這種配方是保密的,專用於皇家瓷器的燒造。以後,凡是釉料配方保密的瓷器,都叫“秘色瓷”。
關於秘色瓷的質地和色澤,清人說是"其色似越器,而清亮過之"。從出土的典型的秘色瓷看,其質地細膩原料的處理精細,多呈灰或淺灰色。胎壁較薄,表面光滑,器型規整,施釉均勻。從釉色來說,五代早期仍以黃為主,滋潤光澤,呈半透明狀;但青綠的比重較晚唐有所增加。其後便以青綠為主,黃色則不多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