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書過程
編寫背景
傳統的文學工具書,大多囿於作家、作品及一般文學知識的介紹。然而,文學是在人類語言、歷史、文化的具體氮圍中產生的,是人類語言、歷史、文化等與文學內在規律結合的晶體,因此,在文學作品中,也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諸多學科。如果研究文學的工具書只含有文學自身的內容,就勢必不能立體的、全面的反映出文學的原貌,自然也就不能滿足讀者多方面的需求。因此,光明日報出版社開始著手編纂《唐詩百科大辭典》。
出版工作
1990年10月,《唐詩百科大辭典》由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
參考資料:
內容說明
《唐詩百科大辭典》是《中國文學百科辭典》系列中的一部,總計收13000個詞條。該書將唐詩放在歷史文化背景下加以考察。全書分為13個分部,按照語言類、唐詩研究類、歷史文化類、文學知識類依次排列。各分部具有相對獨立的特質,體例一般在分部內統一。分部內部詞條有著不同的排列順序,語言類按拼音字母次序排列,“名句精析”按筆畫排列,“唐代詩人”以《
全唐詩》為序排列,其餘按內容分類排列。該書後附有全書所有條目的漢字筆畫索引,便於讀者查閱。
書籍目錄
參考資料:
編寫特點
《唐詩百科大辭典》共有十三個分部,其中固然有唐詩本身的知識介紹,如唐詩典故、唐詩知識,唐代詩人以及名作、名句賞析等等,而更有特色的,是編者從社會,歷史的巨觀角度出發,把唐詩放在一個更為廣闊的文化背景之下,以此來規劃全書的框架,因此除了文學本身之外,還設立了唐詩美學、唐詩文化、唐詩名勝等部類,這在專業辭書的編寫上是使人耳目一新的。
而在唐代美學分部,固然有人們熟悉的名家名著,但也有不經見的知識性條目,特別是美學術語,除風骨、寄興、意興等習見語外,還有“十七勢”、“詩家之中道”這樣一些從唐代詩文評論的實際中概括出來,具有時代和民族特色的美學思想的詞語。
唐代文化分部,則內容更為繁多,除了音樂,舞蹈、美術、書法等常為人們提及的以外,還設定妓女﹑服飾、歲時年節、天文曆法及科舉考試等特具唐代風習的門類,使人在瀏覽目錄時即有一種急睹為快之感。另外,還有一些看似冷僻或艱澀,卻有實用價值的分部,如唐詩語詞,唐詩官制,都能以平實見長。這些都可以體察到主編們用心之細,他們並不故意以奇獵勝,而是立意於創新與求實的統一,從而給讀者以全面的、充實而有用的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