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海萍,女,博士,現為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博士生導師、教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海萍
- 畢業院校:中國科學
- 學位/學歷:博士
- 專業方向:地理科學
- 職務:北京師範大學地理科學學部博士生導師
人物經歷,教育經歷,工作經歷,研究方向,教授課程,科研項目,在研項目,縱向課題,橫向課題,著作論文,著作,論文,榮譽獎勵,諮詢報告,軟體著作權,國際交流,
人物經歷
教育經歷
1988年8月至1992年7月
蘭州大學生物系生態學與環境生物學專業,獲理學學士學位
1992年8月至1995年7月
蘭州大學數學系套用數學專業,獲理學碩士學位
1995年8月至1998年7月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獲理學博士學位
工作經歷
1998年7月至2000年6月,北京師範大學資源科學研究所,博士後;
2000年7月至2006年6月,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副教授;
2006年7月至今,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教授。
研究方向
主要研究方向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回響,生態系統管理。近期研究興趣著重在生態-生產雙贏的範式探索,以及植被生態學和系統工程的教學和科研。
教授課程
本科生:《系統工程》,2004年-今
研究生:《系統分析與決策》、《植被生態學》、《生物資源學》等
科研項目
在研項目
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畫“北方草甸退化草地治理技術及示範”之課題“北方草甸草地生態草牧業技術與集成示範”(2016YFC0500608-3)之專題“後修復階段北方草甸草地可持續管理研究”(2016.6-2020.12)。
主持國家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懷來山盆系統生態系統服務評估及相互關係研究”(課題編號:2017-KF-20)(2017.5-2019.12)。
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阿拉善高原風沙過程與綠洲生態修復”(批准號:41730639)(2018.1-2022.12)。
主持北京師範大學“學術學位研究生課程平台項目”--校級研究方法課“系統分析與決策”建設(2017.9-2018.12)。
主持北京師範大學教學方法改革建設項目“互動式教學模式在“系統工程”慕課建設中的套用”(2018.5-2019.4)。
縱向課題
1. 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全球變化與區域可持續發展耦合模型及調控對策”之課題“適應氣候變化的區域可持續性範式”(2014CB954303)之專題“半乾旱區結合氣候變化適應和人類福祉的懷來範式”(2014.1-2018.8)。
2.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內蒙古溫帶典型草原生態系統服務功能變化與區域生態安全”(批准號:41030535),之課題“內蒙古溫帶典型草原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固碳量估算”課題(2011.1-2014.12)。
3. 參加國家科技支撐計畫課題“典型草原退化植被恢復與重建技術集成與試驗示範(2011BAC07B01)”專題“內蒙古典型草原區人工草地種植的適宜區選擇及穩定建植技術”,負責“多倫縣人工草地穩定建植技術與示範”部分(2011.1-2014.12)。
4.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科學部主任基金項目“內蒙古農牧交錯帶土壤呼吸與Q10值研究”(批准號:31040012)(2011.1-2011.12)。
5. 主持國家重點實驗室自主研究課題“基於土壤呼吸的典型草原生態系統固碳量研究”(項目編號:2008-ZZ-08)(2009.6-2011.6)。
6.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內蒙古典型草原退化生態系統恢復重建的機理及在碳貿易中的價值評估”(2006.1-2008.12)(批准號:40571057)。
7. 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天山北坡山盆系統生態重建與可持續發展範式研究”之課題“山盆系統生物多樣性保育與生態系統管理”(2005-2008)(項目編號:40435014)。
8. 主持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西部典型區森林植被對農業生態環境的調控機理”之課題“區域農業生態環境評價與生態環境安全格局”(2002CB111507)之專題“基於多源數據的潛在植被分布和流域生態安全格局分析”(2003-2007)。
9. 2004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項目“內蒙古典型草原生態系統退化過程與監測研究”(批准號:30370274)。
10. 主持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建設和改革項目(研究生精品課程建設項目)“適應資源科學發展的‘系統工程’精品課程建設”(2005.1-2006.12)。
11. 參加北京師範大學教學建設和改革項目“資源科學與工程專業基礎課程建設與改革研究”,負責其中“系統工程基礎課程教學改革實踐”部分(2006.7-2008.6)。
12. 2006-2008參加中國科學院學部重大諮詢項目“新疆生態建設和可持續發展戰略研究”。
13. 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發展研究計畫973計畫“北方草地與農牧交錯帶生態系統維持與適應性管理的科學基礎”課題“中國北方草地發展的可持續性原理與範式”(2007CB106807)(2007.1-2011.12)。
14. 2000-2005年參加國家重點基礎研究發展規劃項目“草地與農牧交錯帶生態系統重建機理及最佳化生態-生產範式”之課題:最佳化生態-生產範式與新產業帶形成的理論基礎(G2000018607)(2000~2005)。
15. 2003-2005年參加中科院院士諮詢項目“優先發展高效光合生產力-建立4億畝速生人工林與6億畝高產人工草地(4+6)綠色固碳工程”。
16. 2001~2002年主持北京師範大學青年基金項目“中國東北樣帶植物功能型的分布規律” 。
17. 2000~2002年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面上青年項目“區域尺度上氣候-植被-NDVI-土地利用關係研究”(批准號:39900021)。
18. 1998~2000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點項目:全球變化的中國東北森林-草原樣帶研究。
19. 1998~2000年參加“九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預選項目之專題:NECT樣帶的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蓋的研究。
20. 1996~1998年參加“九五”國家重大基礎研究預選項目“我國未來生存環境變化趨勢預研究”之課題:中國東北陸地生態系統樣帶(NECT)對全球變化的回響和反饋的研究。
21. 1995~1997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陸地生態系統對全球變化的反應模式”研究。
22. 1994~1995年參加 “八×五”攻關項目 “三北防護林體系建設”子課題,研究沙坡頭半乾旱地區生態防護林體系建設。
23. 1992~1995年參加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生態位適宜度方法最佳化農作物群落的研究”。
橫向課題
1. 2009年主持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項目“北京綠地系統的碳匯功能估算與評價”(2009.1-2009.12)。
2. 2009年主持國家氣象局氣象科學研究院項目“基於遙感和地面觀測的模式地表參數訂正”(2009.6-2010.5)。
3. 2008年主持北京市園林科學研究所項目“北京城市綠地系統的生態、休閒和文化功能評價”(2008.4-2009.4)。
4. 2007年參加“北京市順義區生態示範區、生態區總體規劃”項目,負責其中“生態農業和綠色三產生態旅遊會展” 規劃部分。
5. 2006年參加“昆明市協調土地利用與生態環境建設研究”項目,負責其中“工程建設的生態環境效應”部分。
6. 2005年主持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北京市海淀區國家級生態示範區、生態區建設總體規劃”項目之“生態旅遊、生態農業”部分(2005年)。
7. 2004-2005參加北京三元集團委託項目“承德市御道口牧場草地資源開發預評估” 。
8. 2004年參加《西雙版納傣醫藥產業發展規劃》,負責資源和GAP種植基地部分。2003年參加《吉安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負責“生態旅遊開發專題研究”部分。
9. 2003年參加雲南省發展計畫委員會委託項目“雲南畜牧業產業發展規劃”。
10. 2002年參加雲南省省委委託項目“雲南省‘雲藥’產業發展實施行動規劃”,負責資源保障體系建設部分。
11. 1999年參加北京大學城環系“伊春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負責森林生態旅遊專題研究以及五營原始紅松國家級森林公園概念性土地利用詳細規劃研究之部分。
12. 1999年參加北京大學城環系“大別山生態旅遊區規劃”,負責旅遊開發與環境保護以及森林公園植物解說系統部分。
13. 1998年參加廣廈公司橫向項目:“寧夏麻黃資源科研與技術開發”。
著作論文
著作
唐海萍編著. 2019. 系統工程方法與套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張新時,唐海萍等譯. 2018. 禾草和草地生態學.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唐海萍,史培軍譯. 2009. 環境模擬--環境系統的系統動力學模型導論.北京: 科學出版社.
張新時,唐海萍等著. 2008. 中國北方農牧交錯帶最佳化生態-生產範式集成.北京:科學出版社.
唐海萍著. 2003. 陸地生態系統樣帶研究的方法與實踐---中國東北樣帶植被-環境關係研究. 北京:科學出版社.
唐少卿, 唐海萍著.2003.生態文明建設與西北的持續發展. 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
唐海萍參編.2004. 第二章農牧交錯帶的地位與功能. 見:陳建華等主編, 農牧交錯帶可持續發展戰略與對策. 北京: 化學工業出版社, 35~61.
論文
2019
張欽, 薛海麗, 唐海萍*. 問卷調查法在可持續生計框架中的套用. 統計與決策, 2019,(接收待刊,CSSCI)
張欽,唐海萍*,崔鳳琪,戴路煒. 基於SPEI的呼倫貝爾草原乾旱變化特徵及趨勢分析. 生態學報, 2019.CSCD(接收待刊)
2018
Xue H.L. & Tang H.P.*.Responses of soil respiration to soil management in an agro-pastoral ecotone inInner Mongolia, China. Ecology andEvolution, 2018, 8(1):220-230. (JCR分區:SCI2區,2.440)
Zhang Q.,Zhao X.Y. & Tang H.P.* Vulnerability of communities to climatechange: application of the livelihood vulnerability index to an environmentallysensitive region of China. Climate andDevelopment, 2018, (303): 1-18. doi: 10.1080/17565529.2018.1442808. (SSCI)
Zhang Q,Xue H.L. & Tang H.P.*. Knowledge domain and emerging trends in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in the context of climate change: a bibliometricanalysis (1991-2017). KnowledgeOrganization, 2018, 45(6): 467-483. (SSCI).doi:10.5771/0943-7444-2018-6-467.
Zhang Q, Xue H.L., Zhao X.Y. & TangH.P.*. Linking livelihood assets of smallholder households to riskmanagement strategies: an empirical study in China. Environmental Hazards—humanand policy dimensions.doi:10.1080/17477891.2018.1538866., (SSCI , 2017 Impact Factor 1.220)
薛海麗, 張欽, 唐海萍*. 近60年內蒙古不同草原類型區極端氣溫和乾旱事件特徵分析.乾旱區地理, 2018,41(4):701-711.
薛海麗, 唐海萍*, 李延明,等. 北京常見綠化植物生態調節服務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 54(4):517-524.
崔鳳琪,唐海萍*,張欽,戴路煒.1960-2017年呼倫貝爾草原極端氣候事件時空變化.乾旱區研究, 2018,35(6):1382-1391.
崔鳳琪,唐海萍*,張欽.京津冀地區城市宜居性評價及影響因素分析:基於2010-2016年面板數據的實證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8,54(5):666-673.
2017
Xu Y., TangH.P.*, WangB.J. & Chen J. Effects of landscape patterns on soil erosion processes in amountain-basin system in the North China. Natural Hazards,2017,87(3):1567-1585.
WangB.J., Tang H.P.*, &Xu Y.Perceptions of human well-being across diverse respondents and landscapes in amountain-basin system, China. Applied Geography, 2017,87:176-183.
WangB.J., Tang H.P.*, &Xu Y.Integrating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into management practices:insights from a mountain-basin area, China. Ecosystem Services, 2017,27:58-69.
Lan X., TangH.P.*,&Liang H.G. A theoretic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ing cultural ecosystem serviceflows in urban agglomerations. Ecosystem Services, 2017,28:95-104.
Xue H.L.& Tang H.P. * Responses of soil respiration to soil management in an agro-pastoral ecotone inInner Mongolia, China. Ecology and Evolution, doi:10.1002/ece3.3659
徐子涵,徐逸, 唐海萍*. 幾個引種苜蓿品種的生理適應性研究. 草原與草坪, 2017, 37(3): 1-7.
孔晴晴, 陳玉福*, 唐海萍. 平原農區空心村綜合整治規劃的農民意願分析——以山東省禹城市典型村莊為例. 農業現代化研究,2017,38(1): 119-127.
2016
張新時, 唐海萍等. 中國草原的困境及其轉型. 科學通報, 2016, 61( 2):165- 177.
Chen J. & Tang H.P.* Effect of Grazing Exclusion on Veget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oil Organic Carbon of Leymus chinensis Grassland in Northern China. Sustainability, 2016, 8, 56; doi:10.3390/su8010056. (SCI)
Xu Y., Tang H.P.*, Wang B.J. & Chen J. Effects of land-use intensity on ecosystem services and human well-being: a case study in Huailai County,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 2016, 75:416. doi: 10.1007/s12665-015-5103-2 (SCI)
房飛, 李濱勇, 唐海萍*. 基於土地利用結構最佳化的土壤有機碳儲量預測分析---以內蒙古多倫縣為例. 乾旱區研究, 2016, 33(1): 67-73.
王博傑, 唐海萍*, 何麗等. 農牧交錯區旱作條件下苜蓿和冰草人工草地穩定性研究. 草業學報, 2016,25(4):222-229.
王博傑, 唐海萍*. 人類福祉及其在生態學研究中的套用與展望. 生態與農村環境學報, 2016,32(5): 697-702.
Chen H.B., He L., Tang H.P.*, Zhao M.J. & Shao L.Q. A two-step strategy for developing cultivated pastures in China that offer the advantag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Sustainability, 2016, 8,392; doi:10.3390/su8040392 (SCI)
2015
唐海萍, 薛海麗, 房飛. 葉片和群落尺度淨光合速率關係的探討.植物生態學報,2015, 39 (9):924–931.
唐海萍, 陳姣, 薛海麗. 生態閾值: 概念、方法與研究展望.植物生態學報,2015, 39(9): 932–940.
許穎, 唐海萍*. 河北懷來盆地近60a氣候變化特徵及其影響.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5,51(3): 293-298.
Fei FANG, Yu-kun HU, Yan-ming GONG, Hai-ping TANG*. Soil organic carbon of different decomposition rate and its relation to microbial activity in saline-alkali desert ecosystem. Polish Journal of Ecology, 2015, 63: 102-109. (SCI)
袁素芬,唐海萍等. 短命植物層群落年內變化與水熱條件的關係.乾旱區研究, 2015,32(5): 941-946.
2014
唐海萍, 陳姣, 房飛. 世界各國草地資源管理體制及其對我國的啟示. 國土資源情報, 2014, (10): 9-17.
陳海濱, 唐海萍*. 蓋婭假說:在爭議中發展. 生態學報, 2014,34(19):5380-5388.
何麗, 唐海萍*. 內蒙古多倫縣不同播種方式對牧草產量與品質的影響.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50(3):307-311.
房飛,唐海萍*,姚穎. 1997-2004年2種針茅群落多樣性的變遷.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4,50(2):199-204.
2013
陳海濱, 唐海萍*.基於系統動力學的雛菊世界模型氣候控制敏感性分析. 生態學報, 2013,33(10):3177-3184.
2012
Li B.Y, Tang H.P*. et.al.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oil organic carbon density of surface soils and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in differing land uses in Inner Mongoli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 2012, 65(1):195-202.(SCI).
常瑞英,唐海萍.草原固碳量估算方法及其敏感性分析.植物生態學報.2008, 32(4):810-814.
陳海濱, 唐海萍*,王婭,張笑寒. 基於CPM/PERT及系統仿真技術的項目時間管理—以北京師範大學資源學院探“所”活動組織為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2,48(4): 416-419.
2011
唐海萍*. 內蒙古農牧交錯區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呼吸速率及其溫度敏感性變化. 植物生態學報, 2011, 35(2): 167-175.
吳立恆, 唐海萍*等.基於SketchUp和O3D的網路三維可視化研究. 測繪科學,2011,36(sl):177-178, 174.
2010
唐海萍. 碳貿易與陸地植被固碳. 大自然, 2010, (1): 24-26 .
唐海萍. 低碳經濟、低碳生活與生物質能. 大自然, 2010, (3): 20-23 .
唐海萍, 閆玉春, 羅天佑. 北京與香港的國小環境教育政策與實踐比較研究. 教育導刊, 2010, (8): 47-50..
袁素芬,唐海萍*. 短命植物生理生態特性對生境的適應性研究進展.草業學報,2010,19(1):240-247.
劉亮,唐海萍*等. 基於ARMA模型的財政教育投資時間序列分析.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46(2): 194-196.
李濱勇,陳海濱,唐海萍*. 基於AHP和模糊綜合評判法的北疆各地州生態脆弱性評價.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46(2): 197-201.
袁素芬,唐海萍*.新疆準噶爾荒漠短命植物群落特徵及其水熱適應性.生物多樣性, 2010,18(4):346–354.
劉亮,唐海萍*,李濱勇,閆玉春. 生態系統健康評價軟體的設計與實現.測繪科學,2010, 35(6):233-235.
馬駿, 唐海萍*. 北京世紀壇綠地國槐光合特徵與生理生態因子關係.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0,46(5): 619-623.
馬駿,唐海萍*. 城市綠地系統服務價值定量評價的研究進展. 環境科學與技術, 2010, 33(11): 120-125.
閆玉春,唐海萍,張新時等. 基於土壤粒度分析的草原風蝕特徵探討.中國沙漠, 2010, 30(6):1263-1268.
2009
唐海萍. 走進荒漠,走近生物多樣性保育.大自然, 2009, (3): 4-6..
閆玉春,唐海萍等. 圍封對草地的影響研究進展. 生態學報, 2009,29(9):5039-5046.
袁素芬,唐海萍*.準噶爾荒漠3種短命植物氣體交換特徵的日變化. 生態學報,2009,29(4):1962-1970.
李新宇, 唐海萍*, 張新時, 孫林. 大興安嶺南麓山地丘陵區生態-生產範式―以內蒙古林西縣為例. 中國生態農業學報,2009, 17(1): 163-168.
袁素芬.李薇.唐海萍*.準噶爾盆地荒漠區短命植物—狹果鶴虱光合與蒸騰特性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9, 45(2): 188-193.
Yuan S.F., Tang H.P*., Yan Y.C. Photosynthetic Characteristics of Spring Ephemerals in the Desert Ecosystem of Dzungaria Basin, Northwest China. Environmental Earth Science 2009,59(3):501-510.(SCI)
Li B.Y, Tang H.P. & Chen D.H. 錨點Drought Monitoring Using the Modified Temperature/Vegetation Dryness Index. 2009 2nd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n Image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9, 7: 2912-2917.(EI)
2008
Haiping TANG,Yufu CHEN,Xinyu LI.Driving mechanisms of the desertification process in the Horqin Sandy Land——A case study in Zhalute Banner, Inner Mongolia.Front. Environ. Sci. Engin. China.2008.
閆玉春,唐海萍.草地退化相關概念辨析.草業學報.2008,17(1):93-99.
常瑞英,唐海萍.草原固碳量估算方法及其敏感性分析.植物生態學報.2008, 32(4):810-814.
閆玉春,唐海萍,常瑞英,劉亮.長期開墾與放牧對內蒙古典型草原地下碳截存的影響. 環境科學,2008,29(5):1388-1393.
李新宇,唐海萍,張新時,孫林.內蒙古林西縣生態經濟分區與發展對策研究.土壤與作物,2008,24(1):78-92.
閆玉春,唐海萍,常瑞英,劉亮.典型草原群落不同圍封時間下植被、土壤差異研究.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8,22(2):145-151.
閆玉春,唐海萍.圍封下內蒙古典型草原區退化草原群落的恢復及其對碳截存的貢獻.自然科學進展,2008,18(5):546-551.
2007
李薇,潘祺志,唐海萍*.北京東靈山亞高山草甸旅遊開發與保護研究.資源市場與開發,2007,23 (1): 81-83.
常瑞英,唐海萍*. 碳貿易中碳價格計算的土地機會成本模型評述及實例分析. 資源科學,2007,(2):.
閆玉春,唐海萍,張新時.草地退化程度診斷系列問題探討及研究展望.中國草地學報,2007,29(3):90-97.
閆玉春,唐海萍.圍欄禁牧對內蒙古典型草原群落特徵的影響.西北植物學報,2007,27(6):1225-1232.
唐海萍,李新宇,高吉喜. 北京市海淀區旅遊資源開發與保護研究. 經濟地理,2007,
唐海萍,陳海濱,李傳哲,徐廣才,陳玉福.基於KJ法的艾比湖流域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研究. 乾旱區地理,2007, (3):
2006
李新宇,唐海萍*.陸地植被的固碳功能與適用於碳貿易的生物固碳方式.植物生態學報2006, 30 (2): 200-209.
趙雲龍,唐海萍,李新宇,張新時.懷來山盆系統最佳化生態_生產範式.生態學報.2006,26(12):4234-4239.
李薇, 唐海萍*.準噶爾盆地荒漠區短命植物光合蒸騰特性及影響因素研究. 西北植物學報,2006,26 (12):2517-2522.
2005
Tang, H.P. The process of plant community degradation of two communities-Leynus chinensis and Stipa grandis grassland, Inner Mongolia, China. pp225. XVII International Botanical Congress, Vienna, Austria, Europe.17-23 July, 2005.
趙雲龍,唐海萍*,孫林,張新時.河北懷來縣農業生態經濟分區研究.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5,41(5):526-530.
Chen Y.F. & Tang H.P.Desertification in north China: background, anthropogenic impacts and failures in combating it. Land Degradation & Development2005,16: 367-376.
陳玉福,唐海萍. 近50年首都圈沙塵暴的變化趨勢及其與氣溫、降水和風的關係. 環境科學,2005, 26 (1):32-37.
2003-2004
唐海萍,唐少卿.甘肅退耕還林還草中的生物多樣性和生物入侵問題.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3, 31 (1):92~97.
唐海萍,陳玉福.中國東北樣帶NDVI的季節變化及其與氣候因子的關係.第四紀研究, 2003, 23 (3):318~325.
Tang H.P. & Zhang X.S. Establishment of Optimized Eco-Productive Paradigm in the Farming-Pastoral Zone of Northern China Acta Bot Sin 2003,45(10): 1166~1173.
唐海萍,唐少卿.試論西部大開發中化肥農藥對生態環境和食品安全的影響.生態經濟, 2003, (10): 85~88.
唐海萍,王穎,李新宇.水分利用狀況試驗效果的模糊綜合評判.系統工程理論與實踐,2004,24(12):100~110.
唐海萍,王穎,趙雲龍.雲南省畜牧業信息化建設的初步探討.農業現代化研究,2004,25(專刊):27~29.
唐海萍,王穎.雲南省畜牧產業發展中關於人才培養的幾點思考.西南農業學報,2004,17 (增刊) : 145-147.
李新宇,唐海萍*,黃正文. 農牧交錯帶降水與溫度的功率譜分析——以科爾沁沙地為例.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3,39 (12):823~828.
Chen Y.F., Cai Q.G. & Tang H.P*.Dust Storms as an Environmental Problem in North China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03,32(4):413~417.
趙雲龍,唐海萍*,李新宇,張新時. 河北懷來縣可持續發展狀況的生態足跡分析. 自然資源學報,2004,19(1):128~135.
洪世奇,李曉兵,劉學敏,張宏,唐海萍,杜群,史培軍. 雲南省生態建設與常綠草地畜牧業基地的建設. 資源科學,2004,26 (3): 35~43.
李新宇,朴順姬,唐海萍等.大籽蒿花中生物鹼類化感物質對羊草根莖節器官分化的影響.生態學雜誌,2004,23(2):50-54
趙雲龍,唐海萍,李新宇.近40年來科爾沁沙地沙漠化過程的氣候背景分析.乾旱區資源與環境,2004,18(5):8-14.
李新宇,唐海萍*,趙雲龍,張新時. 懷來盆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質量的影響分析.水土保持學報, 2004,18(6):103-107.
李新宇,唐海萍*,趙雲龍. 生態農業系統綜合效益評價研究動態與展望. 生態環境, 2004, 13 (4):685-688.
趙雲龍,唐海萍*,陳海,秦向陽,李新宇.生態系統管理的內涵與套用. 地理與地理信息科學.2004,20(6): 94-98.
2001-2002
唐海萍,史培軍,李自珍. 沙坡頭地區不同配置格局油蒿和檸條水分生態位適宜度研究. 植物生態學報, 2001,25 (1): 6~10.
唐海萍,劉書潤. 內蒙古地區的C4植物名錄. 內蒙古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01,32 (4): 431~438.
唐海萍,唐少卿. 生態文明建設芻議. 生態經濟, 2001, (11): 78~80.
唐海萍,唐少卿. 西部大開發中甘肅荒漠化態勢及其防治問題.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2,38 (3): 411~416.
Tang H.P., Li X.Y. & Zhao Y.L. Analysis of driving mechanisms of the desertification processes in the Horqin sandy land ? a case study in Zhalute Banner, Inner Mongolia of China. In:Cho Do-Soon et al. eds. Proceedings of the VIII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ecology (INTECOL), Seoul, Korea, 2002,265.
唐海萍,高清竹.基於土地覆被變化的流域生態安全格局分析—以內蒙古皇甫川流域為例.見:中國地理學會自然地理專業委員會編.土地覆被變化及其環境效應.北京: 星球地圖出版社, 2002,334~339.
唐海萍,吳必虎. 黑龍江伊春市森林生態旅遊研究. 資源科學,2002, 24(5):81~87.
唐少卿,唐海萍. 探索我國西北礦業的生態型開發.中國地質教育, 2001, (1):8~10.
李自珍,施維林,唐海萍,王新平. 乾旱區植物水分生態位適宜度的數學模型及其過程數值模擬試驗研究.中國沙漠, 2001,21(3):281~285.
Wang R.Z., Gao Q. & Tang H.P. Variations of plant life form diversity along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and its direct gradient analysi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2, 14 (4): 547~551.
1994-2000
唐海萍.李自珍.王剛. 生態位適宜度在綠洲人口問題上的套用.蘭州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1994, 22 (3):145~148.
唐海萍.唐少卿. 既發展旅遊又保護資源-第一屆全國生態旅遊研討會側記.甘肅旅遊,1995, (3): 18~19.
唐海萍,張新時. 全球變化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研究. 見:李承森主編. 植物科學進展.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257~269.
唐海萍.人地關係論與可持續發展-以NECT土地利用為例.見:地學哲學與可持續發展. 北京:中國文史出版社,1998: 158~165.
唐海萍,陳旭東,張新時.中國東北樣帶生物群區及其對全球氣候變化回響的初步探討.植物生態學報, 1998,22(5): 428~433.
唐海萍,劉書潤,張新時.內蒙古地區的C4植物及其生態地理特性的研究.植物學報,1999, 41(4): 420~424.
唐海萍.中國東北樣帶(NECT)的C4植物分布及其與環境因子的相關性研究.科學通報, 1999, 44(4): 416~420.
Tang H.P. Distribution of C4 plants along the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and its correlation to the environmental factors. Chin.Sci.Bull.1999, 44 (14): 1316~1320.
唐海萍,蔣高明,張新時.判別分析在鑑別植物光合功能型中的套用.植物學報,1999, 41(10): 1132~1138.
Tang H.P, Zhang X.S. A new method to distinguish photosynthetic types of plants. Case study in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platform. Photosynthetica, 1999, 37:97~106.
唐海萍,張新時. 中國東北樣帶的生態系統多樣性梯度研究. 第四紀研究, 1999, 5: 479.
唐海萍,蔣高明. 植物功能型及其生態學意義.套用生態學報, 2000,11 (3):461~464.
唐海萍,唐少卿. 甘肅水資源的特點與保護利用. 中國沙漠, 2000, 20 (2):213~216.
唐海萍. 中國東北樣帶的土地持續利用模式初探. 博士後, 2000, (3): 35~37.
Tang H.P. & Wu Y.Q. Comparative study on diversities of the forest communities of mountain area in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NECT). GlobalMountain Biodiversity Assessment (GMBA): First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Mountain Biodiversity, 7.-10. Sept. 2000 in Rigi-Kaltbad, Switzerland.
唐海萍,孫林,李薇,陳玉福,張新時. 河北省御道口牧場氣候生產潛力估算. 北京師範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7,43(2)
唐少卿,唐海萍. 西北的自然資源與經濟的持續發展.蘭州學刊. 1996,88 (1): 18~22.
李自珍,黃子琛,唐海萍. 沙區植物種的生態位適宜度過程數值模擬. 蘭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1996,32 (2):108~114.
張新時,周廣勝,高瓊,倪健,唐海萍. 中國全球變化與陸地生態系統關係研究. 地學前緣,1997, 4(2):137~144.
張新時, 周廣勝, 高瓊, 楊奠安, 倪健, 王權, 唐海萍. 全球變化研究中的中國東北森林-草原陸地樣帶(NECT). 地學前緣,1997, 4 (1~2): 145~151.
Zhang X.S, Gao Q., Yang D.A., Zhou G.S., Ni J., Wang Q. & Tang H.P. A gradient analysis & Modeling of the NECT for global change study. Bulletin of the ChineseAcademy of Sciences, 1998,12 (1):15~21.
Jiang G.M., Tang H.P., Yu M., Dong M. & Zhang X.S. Response of photosynthesis of different plant functional types to environmental changes along northeast China transect. Trees, 1999,14: 72~82.
唐少卿,唐海萍.甘肅的水資源與可持續發展. 國土資源科技管理,1999,4: 1~22.
伍永秋,唐海萍,王平. 環境演變信息系統的管理與套用.第四紀研究,2000,20(3): 282~294.
榮譽獎勵
2002年獲得校級優秀班主任(輔導員)獎。
2010年獲得資源學院第八屆“盤龍雲海—京師資源獎”。
2011年“北京生態學學會年會暨青年學術研討會”優秀組織工作獎。
2012年“面向學生綜合集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系統工程’基礎課程教學實踐”獲得北京師範大學教育教學成果二等獎。
2014年被評為第一屆“北京師範大學優秀新生導師”。
2018年獲得大北農科技獎智慧農業獎“草原植被遙感動態檢測關鍵技術與套用”(排名第8)。
諮詢報告
1998年《極端環境下藥用植物資源的開發前景分析》
1999年《五營原始紅松林國家級森林公園概念性土地利用詳細規劃》中兩章
1999年《伊春市森林生態旅遊規劃專題研究》
2000年《“大別山生態旅遊區規劃”之旅遊開發與環境保護》和《森林公園植物解說系統》。
2002年《雲南省“雲藥”產業發展的資源保障體系建設規劃》
2003年《雲南省畜牧產業發展規劃》中畜牧產業發展現狀和政策保障措施中一部分以及骨幹工程中的人才工程和網路信息工程。
2004年《吉安市旅遊發展總體規劃》之“吉安生態旅遊開發研究專題”
2004年《西雙版納傣醫藥產業發展規劃》中資源現狀和GAP種植基地工程部分
2004年作為主要撰寫者之一,參與院士諮詢項目報告“關於我國天然草地全面保育與建立六億畝高產優質人工飼草基地的諮詢報告”,負責其中牧草與家畜品種培育、選種和改良,草地工程和政策保障部分。
2005年《承德市御道口牧場草地資源開發預評估》中“御道口牧場氣候生產力”部分
2005年《北京市海淀區生態示範區、生態區建設總體規劃》之“生態旅遊規劃”和“生態農業規劃”部分
軟體著作權
吳立恆, 唐海萍. 草原生態信息管理系統V1.0軟體著作權(登記號:2011SR025632),2011-03-19.
劉亮, 唐海萍. 草原生態系統健康評價軟體(GEHA)軟體著作權(登記號:2012SR102160),2012-10-30.
國際交流
2000年9月6-12日獲瑞方全額資助赴瑞士阿爾俾斯山脈的Rigi-Kaltb參加第一屆全球山地生物多樣性評價國際會議。並將會議期間國外同行們研究得到的一些主要結論作為研究簡訊翻譯發表在生物多樣性雜誌上,供國內同行參閱。
第一屆國際山地生物多樣性會議簡訊。生物多樣性,9(2):121,2001。
2002年8月11-18日赴韓國漢城參加第八屆國際生態學大會,主題是:“Ecologyin a Changing World”。
2005年7月16-23日奧地利維也納參加第17屆國際植物學大會。
2005年12月-2006年6月香港教育學院裘槎學者交流。
2007年7-8月,考察美國加州、內華達州荒漠國家公園和森林國家公園
2009年4月25-5月8日,赴德國科隆參加中德第二屆氣候變化與能源利用論壇。
2011年11月15-20日,赴澳大利亞布里斯班×黃金海岸參加“澳中未來對話2011—第二軌道對話:亞洲安全的非傳統挑戰:災害應對、抗災能力及應急管理”。
2013年4月8-17日,赴德國波恩參加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委員會(UNCCD)第二次科學會議,會議主題是:荒漠化、可持續的土地管理和快速恢復能力;進行“Study of carbon flux under different land use patterns inagro-pastoral ecotone in Inner Mongolia, China.”的展板交流。
2018年11月28-12月4日,赴波蘭克拉科夫參加第二屆可持續、人文地理和環境國際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