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河縣第六高級中學

唐河縣第六高級中學

唐河縣第六高級中學位於河南省唐河縣馮友蘭,李季故里 祈儀鄉,學校成立於1956年,歷史悠久,環境優美,辦學設備先進,師資力量雄厚。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河縣第六高級中學
  • 簡稱:祈儀六中
  • 類別:普通高中
  • 知名教師:黃秀甫,周松森,韓宏偉
  • 現更名:祈儀鄉第二中心國小
辦學歷史,傑出人物,馮友蘭,李季,學校現狀,

辦學歷史

學校成立於1956年,歷史悠久,為回響國家教育發展需要,學校多次改制,從輝煌到低落,從高中到國小,屢經浮沉。準確詳細的歷史已無法考究。

傑出人物

馮友蘭

馮友蘭(1895.12.04~1990.11.26),字芝生,河南唐河縣祁儀鎮人。1912年[span]入上海中國公學大學預科班,1915年入北京大學文科中國哲學門,1919年赴美留學,1924年獲哥倫比亞大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中州大學、廣東大學、燕京大學教授、清華大學文學院院長兼哲學系主任。抗戰期間,任西南聯大哲學系教授兼文學院院長。1946年赴美任客座教授。1948年末至1949年初,任清華大學校務會議主席。曾獲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印度德里大學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名譽文學博士。1952年後一直為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
1923年夏,馮友蘭以《人生理想之比較研究》(又名《天人損益論》)順利通過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博士畢業答辯,獲哲學博士學位。是年秋回國後,沿博士論文方向寫成《一種人生觀》。1924年又寫成《人生哲學》,作為高中教材之用,在這本書中,馮友蘭確立了其新實在主義的哲學信仰,並開始把新實在主義同程朱理學結合起來。在燕京大學任教期間,馮友蘭講授中國哲學史,分別於1931年、1934年完成《中國哲學史》上、下冊,後作為大學教材,為中國哲學史的學科建設做出了重大貢獻。
從1939年到1946年7年間馮友蘭連續出版了六本書,稱為“貞元之際所著書”:《新理學》(1937)、《新世訓》(1940)、《新事論》(1940)、《新原人》(1942)、《新原道》(1945)、《新知言》(1946)。通過“貞元六書”,馮友蘭創立了新理學思想體系,使他成為中國當時影響最大的哲學家。
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是馮友蘭學術思想的轉型期。新中國成立後,馮友蘭放棄其新理學體系,接受馬克思主義,開始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研究中國哲學史。著有《中國哲學史新編》第一、二冊、《中國哲學史論文集》、《中國哲學史論文二集》、《中國哲學史史料學初稿》、《四十年的回顧》和七卷本的《中國哲學史新編》等書。

李季

(1922——1980年),現代著名詩人,1922年8月16日出生,河南唐河縣祁儀鎮人。原名李振鵬,筆名里計、[span]於一帆等。1938年在延安抗日軍政大學學習,次年5月加入中國共產黨,畢業後赴太行山,在八路軍部隊曾任連政治指導員,聯絡參謀。1942年冬至1947年,在陝北三邊工作,先後當過國小教員、縣政府秘書和地方小報編輯。這五六年的戰鬥生活使他接觸了各種人,了解到許多感人的革命歷史故事,熟悉了陝北人民的思想、性格、語言及其所喜愛的文藝形式,為以後的創作打下了深厚的基礎。1942年,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之後,給他以極大的啟示和鼓舞,激發了他強烈的創作欲望,並開始進行業餘創作,他嘗試著以民歌形式,寫出章回小說《老陰陽怒打蟲郎爺》等作品。1945年底,在《解放日報》上連續刊登了優秀長篇敘事詩《王貴與李香香》 ,這首長詩,熱情歌頌了陝北人民在共產黨領導下翻身鬧革命的鬥爭事跡,成功地塑造了王貴和李香香的動人形象。這首具有濃厚地方色彩的長詩,是詩歌領域裡實踐毛澤東文藝路線的第一個碩果,是中國新詩發展的新階段,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茅盾稱它“是一個卓絕的創造,說它是民族形式的史詩也不過分”。1948年李季回到延安,任《民眾日報》副刊編輯。1949年,參加中國文學藝術聯合會和中國作家協會,不久到武漢,任中南文藝工作者聯合會編輯出版部長,主編《長江文藝》,這期間有詩集《短詩十七首》、長篇敘事詩《菊花石》。1952年冬到玉門油礦深入生活,擔任礦黨委宣傳部長,創作長篇敘事詩《生活之歌》,短詩集《玉門詩抄》、《玉門詩抄二集》、《致以石油工人的敬禮》。
1955年至1957年,在北京任作協創作委員會副主任,在此期間,寫作並出版了《西苑詩草》和《建設的歌》。1959年後,任作協蘭州分會主席,出版了長篇敘事詩《楊高傳》,這首詩,規模宏偉,故事複雜,人物眾多,所反映的生活面比《王貴與李香香》更廣闊。詩人以高度的概括力,通過主人公楊高戰鬥的一生,真實地反映了土地革命、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社會主義建設各個歷史時期殘酷、尖銳、複雜的鬥爭生活,藝術上把民歌和古典詩詞、鼓詞結合在一起,採用了我國傳統的說唱文學的章法和句法,在民族化、大眾化的道路上又前進了一步。1958年詩人還寫了許多配合政治形勢的報頭詩,分別收入與聞捷的合集《第一聲春雷》、《我們遍插紅旗》中。1959年出版了兒童詩《三邊一少年》,小說散文集《戈壁旅伴》、《心愛的柴達木》和他十年的短詩選集《難忘的春天》。1961年出版《海誓》,這是他訪問歐亞四國所寫的二十幾首國際題材的短詩集。1962年後,先後任《人民文學》副主編、主編。1963年出版敘事長詩《向崑崙》、《劍歌》、《石油詩》(一、二集)。粉碎“四人幫”後,任《詩刊》主編,第五屆全國政協委員會委員,發表了兩部同樣題材的具有濃郁的石油工人生活氣息的長篇敘事詩《石油大哥》和《紅卷》。1980年3月8日,詩人與世長辭。此外,還有傳記《毛澤東少年時代的故事》、兒童故事詩《奈良川的大石橋》。李季在新詩發展的道路上,勤於向民歌學習,不斷探索人民喜聞樂見的民族形式,為中國詩歌的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

學校現狀

學校在2009年度在貫徹國家整合縣鄉中學師生資源中被撤銷高中編制,改變為祈儀鄉第二中心國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