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東都奉國寺禪德大師照公塔銘》是唐代白居易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唐東都奉國寺禪德大師照公塔銘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散文
- 作者:白居易
- 作品出處:《全唐文》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唐東都奉國寺禪德大師照公塔銘(並序)
大師號神照,姓張氏,蜀州青城人也。始出家於智凝法師,受具戒於惠萼律師,學心法於惟忠禪師。忠一名南印,即第六祖之法曾孫也。大師祖達摩宗神會而父事印,其教之大旨,以如然不動為體,以妙然不空為用,示真寂而不說斷滅,破計著而不壞假名,師既得之,揭以行化。出蜀入洛,與俗人有緣,用(一作月)開六壇,僅三十載,隨根說法,言下多悟。由是裂疑網,拔惑箭,漸離我人相者,日日有焉;起正信,見本覺,頓發菩提心者,時時有焉;其餘退惡進善,隨分而增上者,不可勝紀。夫如是,可不謂煩惱病中,師為醫王乎?生死海中,師為船師乎?嗚呼!病未盡而醫去,海方涉而船失,粵以開成三年冬十二月,示滅於奉國寺禪院,以是月遷葬於龍門山,報年六十三,僧夏四十四。明年,傳教主院上首弟子沙門清閒,糾門徒,合財施,與服勤弟子志行等,營度喪事,卜兆於寶應寺荷澤祖師塔東若干步,窆而塔焉,示不忘其本也。其諸升堂入室,得心要口訣者,有宗實在襄,復儼在洛,道益在鎮,知遠在徐,曰建在晉,道光在潤,道威在潞,雲真在慈(一作磁),雲表在汴,歸忍在越,會幽、齊經在蔡,智全、景元、紹明在秦。各於一方,分作佛事,鹹鼓鐘鳴吼,龍象蹴蹋。斯皆吾師之教力也,不其盛歟?眾以余忝聞法門人,結菩提之緣甚熟,請於塔石,序而銘曰:
伊之西北,洛之南東。法祖法孫,歸全於中。舊塔會公,新塔照公。亦如世禮,(闕一字)於本宗。
大師號神照,姓張氏,蜀州青城人也。始出家於智凝法師,受具戒於惠萼律師,學心法於惟忠禪師。忠一名南印,即第六祖之法曾孫也。大師祖達摩宗神會而父事印,其教之大旨,以如然不動為體,以妙然不空為用,示真寂而不說斷滅,破計著而不壞假名,師既得之,揭以行化。出蜀入洛,與俗人有緣,用(一作月)開六壇,僅三十載,隨根說法,言下多悟。由是裂疑網,拔惑箭,漸離我人相者,日日有焉;起正信,見本覺,頓發菩提心者,時時有焉;其餘退惡進善,隨分而增上者,不可勝紀。夫如是,可不謂煩惱病中,師為醫王乎?生死海中,師為船師乎?嗚呼!病未盡而醫去,海方涉而船失,粵以開成三年冬十二月,示滅於奉國寺禪院,以是月遷葬於龍門山,報年六十三,僧夏四十四。明年,傳教主院上首弟子沙門清閒,糾門徒,合財施,與服勤弟子志行等,營度喪事,卜兆於寶應寺荷澤祖師塔東若干步,窆而塔焉,示不忘其本也。其諸升堂入室,得心要口訣者,有宗實在襄,復儼在洛,道益在鎮,知遠在徐,曰建在晉,道光在潤,道威在潞,雲真在慈(一作磁),雲表在汴,歸忍在越,會幽、齊經在蔡,智全、景元、紹明在秦。各於一方,分作佛事,鹹鼓鐘鳴吼,龍象蹴蹋。斯皆吾師之教力也,不其盛歟?眾以余忝聞法門人,結菩提之緣甚熟,請於塔石,序而銘曰:
伊之西北,洛之南東。法祖法孫,歸全於中。舊塔會公,新塔照公。亦如世禮,(闕一字)於本宗。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846年),字樂天,晚號“香山居士”。祖籍太原,後遷居為下邦(今陝西渭南)人,生於鄭州新鄭(今屬河南),貞元十六年(800年)進士及第,十八年中書判拔萃科,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元年(806年)中才識兼茂明於體用科。補盞屋(今陝西周至)縣尉。不久人為翰林學士,改左拾遺、左贊善大夫。元和十年(815年)因上書言事。被貶為江州司馬。後歷任忠州、杭州、蘇州刺史。因晚年官太子少傅,故世稱“白傅”、“白太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