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七聖是指唐朝前期的七位皇帝唐高祖李淵、唐太宗李世民、唐高宗李治、武則天、唐中宗李顯、唐睿宗李旦、唐玄宗李隆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朝七聖
- 成員: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后、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
- 朝代:唐朝
- 身份:皇帝
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
唐高祖
唐高祖李淵(566年—635年6月25日)。唐朝開國皇帝。西漢將軍李廣、十六國時期西涼國開國君主李暠之後裔。字叔德。隴西成紀(今甘肅秦安縣)人,漢族。祖父李虎,西魏時官至太尉。父李昞,北周時歷官御史大夫、安州總管、柱國大將軍。母為隋文帝獨孤皇后姐,故特見親重。隋煬帝即位後,李淵任滎陽(今河南鄭州)、樓煩(今山西靜樂)二郡太守。後被召為殿內少監,遷衛尉少卿。隋大業十一年(615年),拜山西河東慰撫大使。大業十三年(617年),拜太原留守。當時,隋末農民起義遍布全國,政局動亂。李淵便與次子李世民在大業十三年(617年)五月於晉陽起兵,並從河東(今山西永濟西)召回長子李建成和四子李元吉。李淵起兵後,一面遣劉文靜出使突厥,請求始畢可汗派兵馬相助,一面召募軍隊,並於七月率師南下。此時瓦崗軍在李密領導下與困守洛陽的王世充激戰方酣,李淵乘隙進取關中。
李淵是唐朝開國創業的軍事統帥,沈謀多算、善於決斷、既富遠見、又善施行的政治家和軍事家。縱觀李淵的一生,他有著因勢借力、先取關中、後圖天下的興兵起事思想;軍政兼施、各個殲滅群雄、統一全國的戰略指導思想;正確料敵、集智用長、先勝後戰的作戰指導思想;因勢定製、嚴明賞罰、用人所長的建軍思想。舊史書把大唐創業之功多歸於李世民,將李淵描寫成一位庸庸碌碌、無所作為的人,是不符合歷史事實的。 李淵作為開創唐朝大業的統帥,提出並實行了許多高明的戰略,其軍事思想理應受到重視。
在位九年,傳位於子世民,自稱太上皇。貞觀九年(635年)駕崩,死後廟號高祖。
唐太宗
唐太宗李世民,是唐朝第二位皇帝,他名字的意思是“濟世安民”。漢族,隴西成紀人,政治家、軍事家、書法家、詩人。即位為帝後,積極聽取群臣的意見、努力學習文治天下,有個成語叫“兼聽則明、偏信則暗”,就是說他的,他成功轉型為中國歷史上最出名的政治家與明君之一。唐太宗開創了歷史上的“貞觀之治”,經過消滅各地割據勢力,虛心納諫、在國內厲行節約、使百姓休養生息,終於使得社會出現了國泰民安的局面。為後來全盛的開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礎,將中國傳統農業社會推向鼎盛時期。
唐太宗確定了“安百姓”、“重人才”、“強政治”的治國思想,並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政策、措施和不懈的實踐去實現。首先,唐太宗認識到了統治者與人民是“舟與水”的關係,通過土地賦稅制度的調整以“安百姓”。二是認識到了重用人才,虛懷納諫的意義,得人善任,從諫如流,營造出政治清明的氛圍,保證了較為開明正確的政治、經濟、民族、外交、文化上的政策得以制定和實施。三是加強政治,完善三省六部制和科舉制,以鞏固中央集權,提高行政效率,擴大統治基礎。用人和納諫,既是貞觀之治出現的原因,又是貞觀之治的重要表現。唐太宗十分注重法治,他曾說:“國家法律不是帝王一家之法,是天下都要共同遵守的法律,因此一切都要以法為準。”法律制定出來後,唐太宗以身作則,帶頭守法,維護法律的劃一和穩定。在貞觀時期,真正地做到了王子犯法與民同罪。執法時鐵面無私,但量刑時太宗又反覆思考,慎之又慎。他說:“人死了不能再活,執法務必寬大簡約。”由於太宗的苦心經營,貞觀年間法制情況很好,犯法的人少了,被判死刑的更少。據載貞觀三年,全國判死刑的才29人,幾乎達到了古代社會法制的最高標準——“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罰。以民為本的思想,廣開言路,虛懷納諫的胸襟;重用人才,唯才是任的準則;鐵面無私,依法辦事的氣度;構成了貞觀之治的基本特色,成為古代治世最好的榜樣。使唐朝在當時與西方國家相比,無論在政治、經濟,還是文化上都走在世界的最前列。
唐高宗
唐高宗李治(628年7月21日-683年12月27日),唐朝第三任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第九子、嫡三子。登基之初,就把唐太宗時的三日一朝改為一日一朝,勤勉執政。即位之後,重用太宗舊臣李勣、長孫無忌、褚遂良。君臣上下蕭規曹隨,照太宗時法令執行,頗有貞觀之治之遺風。永徽二年(651年)九月,下令所占百姓田宅還給百姓。李治有知人之明,他身邊諸多賢臣如:辛茂將、盧承慶、許圉師、杜正倫、薛元超、韋思謙、戴至、張文瓘、魏元忠等人大多是自己親自提拔,其中韋思謙曾受褚遂良打擊,杜正倫被唐太宗冷落。
永徽六年(655年),高句麗與百濟聯軍攻新羅,新羅遣使乞援於唐,李治遂先後派兵出擊高句麗和百濟。至龍朔三年(663年),唐大將劉仁軌大敗援助百濟的倭國軍於白江口,破百濟,其國王奔高句麗。總章元年(668年),唐軍攻占平壤,滅亡高句麗。在李治登基後不久,西突厥阿史那賀魯破乙毗射匱可汗,自號沙缽羅可汗。永徽六年(655年),唐遣程知節西擊沙缽羅可汗,從此連年用兵西域。至顯慶二年(657年),唐大將蘇定方等大破西突厥,沙缽羅奔石國(今烏茲別克斯坦首都塔什乾一帶),被擒。西突厥亡。李治以其地分置昆陵、蒙池二都護府。次年,徙安西都護府於龜茲(今新疆庫車)。唐朝的版圖,以高宗時為最大,東起朝鮮半島,西臨鹹海(一說裏海),北包貝加爾湖,南至越南橫山,維持了32年。
李治在位三十四年,於弘道元年(683年)崩於洛陽紫微宮貞觀殿,年五十五歲,葬於乾陵,廟號高宗,諡號天皇大帝。
武則天
武則天(624年2月17日-705年12月16日),漢族。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正統的女皇帝,也是繼位年齡最大的皇帝(67歲即位),又是壽命最長的皇帝之一(終年82歲)。唐高宗時為皇后(655—683年)、唐中宗和唐睿宗時為皇太后(683—690年),後自立為武周皇帝(690—705年),改國號“唐”為“周”,定都洛陽,並號其為“神都”。史稱“武周”或“南周”,神龍元年(705年)退位。武則天也是一位女詩人和政治家。
在用人上,武則天為了奪取政權,維護統治,任用酷吏打擊反對派;但是武則天還任用了很多賢臣來治理天下,武則天作為一個政治家在歷史上以知人善任著稱,武則天一朝號稱“君子滿朝”婁師德,狄仁傑等著名的賢臣均在其列,後來的“開元賢相”姚崇和宋璟也是武則天時期提拔起來的。武則天善於用人還體現在她在用人制度上的改革和創新,她改革科舉,提高進士科的地位;舉行殿試;開創武舉、自舉、試官等多種制度,讓大批出身寒門的子弟有了一展才華的機會。《資治通鑑》評價武則天;“政由己出,明察善斷,故當時英賢亦竟為之用。”
在經濟上,武則天早在“建言十二事”中就提出薄賦斂、息干戈、省力役等主張以保障農時;在其執政的半個世紀中,社會經濟快速發展,戶口數永徽三年(652年)為380萬戶,到武則天退位的神龍元年(705年)增長到615萬戶。此時均田制開始瓦解,民戶逃亡現象開始普遍,武則天對此採取了相對寬容的政策,促進了生產力的發展。
唐中宗
景龍四年(710年)七月三日被毒死於神龍殿,終年55歲,廟號中宗,諡號孝和大聖大昭孝皇帝,葬中宗於定陵(今陝西省富平縣西北15里的龍泉山)。
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則天幼子。最初封為殷墟王,另冀州大都督。他一生兩度登基,三讓天下,在位時間文明元年至載初二年(684年至690年)和景雲元年至延和元年(710年至712年),共在位8年。天授元年(690年)讓位於母后武則天,被封為皇嗣。
景雲元年(710年),唐中宗李顯駕崩,少帝李重茂登位,改元唐隆。六月,唐睿宗李旦的三子臨淄王隆基發動羽林軍攻入宮,討殺韋皇后及安樂公主、上官婉兒、武延秀等。與太平公主一起擁立唐睿宗李旦復位,廢黜殤帝李重茂,改年號為“景雲”,史曰唐隆之變。先天元年(712年)七月,唐睿宗李旦無法面對與平衡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爭端,禪位於太子李隆基,自稱太上皇,每五天在太極殿接受群臣的朝賀。
開元四年(716年)七月十三日,唐睿宗李旦病逝於長安宮中的百福殿,享年55歲。
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垂拱元年(685年)出生在神都洛陽,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時,李隆基與太平公主聯手發動“唐隆政變”誅殺韋後。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禪位於李隆基,後賜死太平公主,取得了國家的最高統治權。
唐玄宗即位後,先起用姚崇、宋璟為相,其後又用張嘉貞、張說、李元紘、杜邏、韓休、張九齡為相。他們各有所長,並且盡忠職守,使得朝政充滿朝氣。而且唐玄宗在此時亦能虛懷納諫,因此政治清明,政局穩定。唐玄宗採納張九齡的建議,制定官吏的遷調製度。選取京官中有能之士,將其外調為都督刺史,以訓練他們的處事才能及培養行政經驗。同時間,又選取都督刺史中有作為者,將其升為京官。這樣內外互調,增進了中央與地方的溝通、了解和信任。玄宗亦將全國分為十五道,於各道置採訪使,以監督地方州縣的官員,並考察地方官吏的政績。而在選拔人材方面,玄宗亦對科舉制度作出改革,限制了進士科及第的人數,以減少冗官的出現,提高官吏整體的素質。
唐玄宗不僅對內政進行有效的治理,對於邊疆也進行了有成效的治理,將原來丟失的領地重新奪了回來。這主要是對於兵制進行了改革。原來的府兵制由於均田制的破壞,致使農民逃亡,影響了軍隊的兵源。到了唐玄宗做了皇帝時,士兵逃跑現象極為嚴重,軍隊戰鬥力也很低,無法和強悍的突厥軍隊抗衡。在開元十一年(723年),唐玄宗接受了宰相張說的改革主張,建立僱傭兵。為了增加國家的收入,打擊強占土地、隱瞞不報的豪強,唐玄宗發動了一場檢田括戶運動。當時的豪強霸占了農民的土地之後,稱為"籍外之田",他們還將逃亡的農戶變成自己的"私屬",在土地和人口兩方面逃避國家稅收。
唐玄宗時期,國力強盛,中外交往異常頻繁。高麗、新羅、百濟(均在朝鮮半島)、日本、林邑(今越南)、泥婆羅(今尼泊爾)、驃國(今緬甸)、赤土(今泰國)、真臘(今高棉)、室利佛逝(今印尼蘇門答臘)、訶陵(今印尼爪哇)、天竺(今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獅子國(今斯里蘭卡)、大食(今阿拉伯)、波斯(今伊朗)等國都與唐朝有廣泛的經濟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