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學習工作經歷:
2010/09至今,華東理工大學社會與公共管理學院講師、副教授、教授
2004/09-2010/07,清華大學社會學系 碩士、博士
1998/09-2002/07,浙江大學社會學系 本科、學士
二、學術兼職:
中國人類學民族學研究會發展人類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
上海市黨建研究會第七屆、第八屆理事會特邀研究員
上海市社會建設研究會理事
擔任上海市黃浦區、徐匯區、閔行區、奉賢區等多個區的社會治理智庫指導專家
三、社會兼職:
上海市徐匯區第十六屆、十七屆人大代表;
上海市徐匯區凌雲社區基金會首任理事長
四、主持科研項目:
1.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基於場景套用的社會治理智慧型化技術實現和支撐機制研究”,在研;
2.國家社科基金青年項目“城市流動人口治理的雙重張力及其破解機制研究”,結題;
3.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項目“新生代農民工的職業過程和社會流動機制研究”,結題;
4.上海市政府發展研究中心決策諮詢項目“上海基層社區自治規範化研究”,結題;
此外承擔了包括上海市民政局、黃浦區地區辦、徐匯區地區辦、黃浦區民政局、徐匯區民政局以及多個街道委託的各類關於社會治理創新的項目數十項,主導培育了“上海市參與式社區規劃導則”、“黃浦計畫”、“梅隴三村綠主婦”、“黃浦區分類治理工作七法”、“湖南路街道弄管會”、“強生花苑能人坊”等一系列在上海市具有較大影響力的社會治理品牌項目,被《解放日報》、《新民晚報》、人民網、澎湃新聞等媒體廣泛報導,在促進基層社會治理能力提升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五、代表性成果:
著作:
1.《德治權威與集體村落:一個蘇南村莊的變遷與治理敘事》,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20年版。
2.《中國城市社區基金會的發展和運作研究》,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21年版。
3.《大城善治:大城善治:社會治理創新的上海實踐》,華東理工大學出版社,2022年版。
代表性論文:
1.唐有財,王天夫:《社區認同、骨幹動員和組織賦權:社區參與式治理的實現路徑》,《中國行政管理》,2017年第2期。
2.唐有財,符平:《農民工的個體性與集體性抗爭行為研究》,《中國人口科學》,2015年第6期。
3.唐有財:《公共危機背景下社區共同體的構建》,《社會科學輯刊》,2023年第1期;
4.唐有財,符平:《獲得感、政治信任與農民工的權益表達傾向》,《社會科學》,2017年第11期。
5.唐有財:《雙重轉型、雙重張力與流動人口治理框架的建構》,《社會科學》,2016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人口學》全文轉載;愛思想網、中國社會科學網全文轉載)
6..王天夫、王飛、唐有財:《土地集體化與農村傳統大家庭的結構轉型》,《中國社會科學》,2015年第2期。
7..唐有財,《德治體制與團隊精神村落的發展——以全國文明村J 村為例》,《社會學評論》 2020年第2期。
8.Youcai Tang and Jeanne Shea(2020),“Old-Age Support in Rural China: Case Study of the Jiangxiang Model for Community-Based Filial Piety”, in Jeanne Shea, Katrina Moore, and Hong Zhang (eds.) Beyond Filial Piety: Rethinking Aging and Caregiving in Contemporary East Asian Societies,Newyork&Oxford: berghahn
9.唐有財,裴曉梅:《農村老年人社會保障:社區的潛力》,《中共中央黨校學報》,2010年年第2期。
10.唐有財:《中國城市職場的性別不平等:基於權力的視角》,《婦女研究論叢》,2011年第5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全文轉載))。
11.唐有財:《從打工到創業:農民工創業的發生學研究》,《人文雜誌》 2013年第8期。
12.唐有財、張燕、於健寧:《社會治理智慧型化:價值、實踐形態與實現路徑》,《上海行政學院學報》,2019年第4期。
13.唐有財、胡兵:《社區治理中的公眾參與:國家認同與社區認同的雙重驅動》,《雲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第2期。
14.唐有財,符平:《轉型期社會信任的影響機制——市場化、個人資本與社會交往因素探討》,《浙江社會科學》,2008年第11期(人大複印資料社會學全文轉載)。
六、獲獎情況:
1.第八屆高等學校人文社科科學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三);
2.第六屆中國人口科學優秀成果獎二等獎(第二);
3.第十二屆上海市決策諮詢優秀成果獎一等獎(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