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家自然村
- 隸屬於:馬台鄉唐家村委會
- 海拔:1,360.00米
- 國土面積:1.99平方公里
自然資源,基礎設施,農村經濟,基礎設施,特色產業,人口衛生,文化教育,村務公開,基層組織,發展重點,產業發展規劃,
自然資源
全村有耕地總面積526.00畝(其中:田263.00畝,地63.00畝),人均耕地2.05畝,主要種植糧食、茶葉等作物;擁有林地2405.50畝,其中經濟林果地716.50畝,(其中茶園面積136畝;可採摘110畝;核桃474畝,當年種植65畝)人均經濟林果地2.80畝,主要種植核桃等經濟林果;水面面積15.00畝,荒山荒地20.00畝,其他面積16.00畝。
基礎設施
該村已實現水、電、路、電視、電話五通,有68戶還存在飲水困難或水質未達標(占農戶總數的 100%)。有68戶通電,擁有電視機農戶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 100%、88.24 %);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40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13戶(分別占總數的 73.52%和 29.41%)。
該村到鄉鎮道路為彈石路;進村道路為彈石路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碼頭)1.00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4.00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 2輛,機車6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2戶;已完成“一池三改”(改廚、改廁、改廄)的農戶1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263.00畝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263.00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1.04 畝。
該村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0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48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農村經濟總收入60.30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30.00萬元,畜牧業收入20.50萬元(其中,年內出欄肉豬117頭,肉牛4頭,);林業收入3.00萬元,;第二、三產業收入6.00萬元;工資性收入0.20萬元,其他收入0.60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1829.0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養殖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0.20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13人,在省內務工12人,省外1人。
2、施甸縣甸陽鎮張家村委會唐家自然村 村情概況
唐家自然村隸屬於甸陽鎮張家村委會,屬於壩區。位於甸陽鎮東北邊,距離村委會0.5公里,距離甸陽鎮2.5公里。國土面積有0.25 平方公里,海拔1450米,年平均氣溫17 ℃,年降水量1000毫米,適宜種植水稻、小麥、玉米等農作物。有耕地186畝,其中人均耕地0.7畝;有林地180畝。
全村轄2個村民小組,有農戶67戶,有鄉村人口277人,其中農業人口275人,勞動力128,其中從事第一產業人數67人。2008年全村經濟總收入59萬元,農民人均純收入2160 元,農民收入主要以種植業、養殖業、打工為主。
基礎設施
該村截止2008年底,已實現通水、通水、通路、通電視、通電話,無路燈。全村有67戶通自來水。有67戶通電,有52戶通有線電視,擁有電視機農戶60戶,分別占農戶總數的100%、78%和90%;安裝固定電話或擁有行動電話的農戶數64戶,其中擁有行動電話農戶數51戶,分別占總數的95.52%和76.11%。
該村到鎮道路為土路;進村道路為土路面;村內主幹道均為未硬化的路面;距離最近的車站1公里,距離最近的集貿市場1.5公里。全村共擁有拖拉機3輛,機車40輛。
全村建有沼氣池農戶33戶;裝有太陽能農戶16戶。耕地有效灌溉面積為86畝,有效灌溉率為100%,其中有高穩產農田地面積86畝,人均高穩產農田地面積0.32畝。
該村到2008年底,農戶住房以土木結構住房為主,其中有2戶居住磚混結構住房;有6戶居住磚木結構住房;有59戶居住於土木結構住房。
農村經濟
該村2008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9萬元,其中:種植業收入21萬元,占總收入的35.59%;畜牧業收入13萬元,占總收入的22%,其中,年內出欄肉豬210頭;漁業收入7萬元,占總收入的11.86%;林業收入0.2萬元,占總收入的0.03%;第二、三產業收入4萬元,占總收入的6.77%;工資性收入12萬元,占總收入的20.33%。農民人均純收入2160元,農民收入以種植業、養殖業、打工等為主。全村外出務工收入11萬元,其中,常年外出務工人數5人,占勞動力的3.9%,在省外務工5人。
特色產業
該村的主要產業為種植業(種植業、養殖業、第三產業等),主要銷售往本縣。2008年 主產業全村銷售總收入6.00萬元,占農村經濟總收入 31.5 %。該村目前正在發展核桃特色產業,計畫大力發展核桃產業。
人口衛生
該村現有農戶13戶,共鄉村人口60人,其中男性36人,女性24人。其中農業人口60人,勞動力40人。該村全部為漢族。
2008年,參加農村合作醫療60人,參合率100 %;享受低保10人。
村民的醫療主要依靠村衛生所和鄉衛生院, 距離村委會衛生所2公里,距離鎮衛生院27公里。村內無生活排水溝渠設施。
文化教育
該村小學生就讀到南賽河完小完小,中學生就讀到寧安中學中學。該村距離國小校4.00公里,距離中學16.00公里。目前該村義務教育在校學生9 人,其中小學生8人,中學生1人。
村務公開
該村到2008年底,已簽定農業承包契約13份,農村土地承包面積119.60畝,農村財務管理實行自行管理,定期開展村務公開,並成立了民主理財小組,主要以貼上公告、黑板報、會議等方式公開。
基層組織
該村有1個新農村建設理事會,黨員總數1人,黨員中男黨員1 人。
發展重點
該村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難和問題是:
一、基礎設施方面:農村以道路、農田水利、農村集市建設為主的基礎設施仍較為落後,仍在較大程度上影響了農村發展。
二、產業發展方面:重傳統、輕創新。我村的特色產業,大多以傳統產業為主,一般風險較小,但效益較差;發展特色產業資金投入不足起步難。
三、文化教育方面:村民的文化素質明顯偏低
四、醫療衛生方面:個別民眾出現因病反貧,村醫務室醫療設備及診療技術較弱, 資金投入不足。民眾對疾病意識不足,部分患者小病拖成大病現象仍有出現。
五、人畜飲水方面:村距水源距離長,靠民眾投資,無法解決人畜飲水。
該村今後的發展思路和重點是:以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為核心,拾遺補缺,實施村社道路、水利工程(人畜飲水、溝渠)、烤房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綜合開發經濟林果(核桃、花椒、板栗)、加大高優茶園建設、老茶園改造、烤菸產業、生物藥業發展力度,做大做強生豬養殖為主的養殖業,推廣沼氣,加大科技推廣及培訓力度,依靠科技進步建設富裕文明村。
產業發展規劃
(1)進一步發展優質烤菸 (2)為進一步做強做大核桃產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3)充分發揮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高優生態茶,到2010年實現人均有茶3畝;(4)為促進農業生產,保障農民經濟收入得到更快更好的發展,打牢基礎(道路、水利)設施建設,強化村容村貌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