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研究》是一部由徐洪興 所著書籍,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發行。
基本介紹
- 書名: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研究
-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信息,內容簡介,目錄,目錄,
出版信息
內容簡介
本書以哲學思想為研究進路,較全面地探討了唐宋之際儒學轉型這一歷史過程。書中具體分析論述了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的思潮命名、任務主題、發展階段、思想代表、理論建構、演變走向等重要問題。
本書提出唐宋儒學轉型是中國古代中期社會大轉型在思想層面的反映,它既是中國先秦至漢唐本土思想文化的延續,也是對外來思想文化選擇、淘汰、吸收、整合的結果。整個社會思潮的主題是“明體用之學”,因此在其源頭時的氣象宏闊,在哲學思辨、文化價值和經世致用多個層面上展開。這一思想轉型的*學術成就是為發源於先秦的儒家思想提供了宇宙論、本體論的論證,推進了中國本土哲學的發展,標誌著中國哲學在本體論向度思維的成熟。其重大的思想史意義在於回應了外來思想文化的挑戰,從哲學上肯定了中國傳統文化價值理想,它既是傳統儒學轉型的成功,證明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具有吸收、整合外來文化為我所用的能力,同時也是人類歷史上一個典型的文化交流及文明對話雙贏的例證。
目錄
徐洪興,上海市人,1954年生。歷史學學士,思想史碩士,中國哲學博士。徐洪興教授的主要研究方向是中國哲學史、中國經學史、中國思想史、宋明理學等。曾發表學術論文百餘篇,出版學術著作十餘部。
目錄
【目錄】
引論: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的若干問題1
第一節關於唐宋之際儒學轉型思潮的命名之檢討3
第二節關於道學思潮的發展階段和流派18
第三節關於道學思潮的任務和主題27
第一章道學思潮產生的背景40
第一節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間儒學的中衰41
第二節佛道二教思想57
第三節思想的整合69
第二章唐宋之際的文化變遷86
第一節經學變古86
第二節孟子升格106
第三節排斥佛道和古文運動143
附論:中晚唐的士大夫與淨土宗——以柳宗元、
白居易為例161
第三章道學思潮的初興196
第一節“慶曆新政”與學術變動196
第二節道學初興209
第三節道學思潮的先驅人物218
第四節道學思潮初興之際的特點與致思取向238
第四章道學思潮的高漲252
第一節周敦頤的“濂學”254
第二節邵雍的“象數學”266
第三節王安石的“新學”277
第四節張載的“關學”288
第五節程顥、程頤的“洛學”302
附論:二程異同329
第六節道學思潮高漲時期的基本特徵340
第五章儒學轉型的完成367
第一節宋室南渡前後的道學思潮368
第二節朱熹的“閩學”383
第三節陸九淵的“江西學”402
簡短的結語425
基本文獻及主要參考書目428
後記439
引論:唐宋之際儒學轉型的若干問題1
第一節關於唐宋之際儒學轉型思潮的命名之檢討3
第二節關於道學思潮的發展階段和流派18
第三節關於道學思潮的任務和主題27
第一章道學思潮產生的背景40
第一節魏晉南北朝至隋唐間儒學的中衰41
第二節佛道二教思想57
第三節思想的整合69
第二章唐宋之際的文化變遷86
第一節經學變古86
第二節孟子升格106
第三節排斥佛道和古文運動143
附論:中晚唐的士大夫與淨土宗——以柳宗元、
白居易為例161
第三章道學思潮的初興196
第一節“慶曆新政”與學術變動196
第二節道學初興209
第三節道學思潮的先驅人物218
第四節道學思潮初興之際的特點與致思取向238
第四章道學思潮的高漲252
第一節周敦頤的“濂學”254
第二節邵雍的“象數學”266
第三節王安石的“新學”277
第四節張載的“關學”288
第五節程顥、程頤的“洛學”302
附論:二程異同329
第六節道學思潮高漲時期的基本特徵340
第五章儒學轉型的完成367
第一節宋室南渡前後的道學思潮368
第二節朱熹的“閩學”383
第三節陸九淵的“江西學”402
簡短的結語425
基本文獻及主要參考書目428
後記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