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六駿圖》是高麗詩人李谷創作的一首詩。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唐太宗六駿圖
- 作者:李谷
- 創作年代:高麗王朝
- 出處:稼亭先生文集卷之十四
- 作品體裁:古風
作品原文
汴河錦纜人方厭,秦王順天提寶劍。
風行電邁掃膻腥,所向金湯隨手陷。
周衰千載一貞觀,功業赫然超兩漢。
當時所乘有六駿,揮戈恢恢有餘刃。
寫真刻石手自贊,片石屹與凌煙峻。
昭陵秋草夕陽邊,行人指點多愴然。
君不見轍跡紛紛王道缺,八駿曾到昆崙巔。
又不見拔山力盡騅不逝,烏江煙月漢家天。
功成自古在知己,豈在蹄高並銳耳。
《唐太宗六駿圖》是高麗詩人李谷創作的一首詩。
汴河錦纜人方厭,秦王順天提寶劍。
風行電邁掃膻腥,所向金湯隨手陷。
周衰千載一貞觀,功業赫然超兩漢。
當時所乘有六駿,揮戈恢恢有餘刃。
寫真刻石手自贊,片石屹與凌煙峻。
昭陵秋草夕陽邊,行人指點多愴然。
君不見轍跡紛紛王道缺,八駿曾到昆崙巔。
又不見拔山力盡騅不逝,烏江煙月漢家天。
功成自古在知己,豈在蹄高並銳耳。
“唐太宗六駿圖”以國寶級文物昭陵六駿為題材,採用高級純錫浮雕製作,背景為長城圖案。文物信息昭陵六駿是唐太宗李世民與文德皇后長孫氏在陝西禮泉縣昭陵前的六塊浮雕石刻,記錄了唐太宗在統一全國征戰中所乘六匹戰馬的雄姿,是我國盛唐...
《昭陵六駿圖》是金代畫家趙霖創作的絹本設色畫,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此圖依據唐太宗昭陵六駿石刻而繪,全卷分六段,每段畫一馬,旁有題贊。作者在描繪畫卷中除賦予它們不同的感情色彩外,還對人馬動作和其它略加改動並在鞍墊上加飾獸皮,使畫面內容更加豐富。同時作者還運用了細膩的筆法描繪了六駿的鬢毛...
《昭陵六駿》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郵政局為了展現中華民族石雕藝術風采,於2001年10月28日發行的,志號為2001-22的特種郵票。郵票全套六枚,圖案分別展現了昭陵六駿中的什伐赤、青騅、特勒驃、颯露紫、拳毛騧和白蹄烏的形象。發行背景 昭陵六駿,即唐太宗昭陵祭壇兩廡安置的六塊青石浮雕,是李世民在建立唐王朝...
“昭陵六駿”選用精細石材,六塊石材外尺寸大小基本一致,每塊石刻寬約2米,高約1.7米,厚約0.4米。每塊石的四周均先預留凸起狀的石框線,姿態神情各異的六匹駿馬均取側面像,採用雕鑿石表達15厘米之深的高浮雕形式,其中三匹做直立狀,三匹為賓士狀。史傳唐太宗還令書法家歐陽詢將每一匹戰馬的名字和御製頌詞...
國家郵政局發行的小本票。產品規格 發行日期:1999年 產品規格:10.2×17.5cm 發行單位: 國家郵政局 產品介紹 昭陵六駿本片全組6枚,內芯共三頁,二橫連之間有盲齒孔。片題為《昭陵六駿圖》,絹本,系金代畫家趙霖所作。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在陝西禮泉縣城東北20餘公里處的九癧山,在昭陵祭壇兩廡...
六駿圖 六駿圖,瓷器紋飾。流行於明清時期。源於唐太宗李世民征戰南北,統一天下,所乘六匹駿馬,名曰:什伐赤、青騅、特勒驃、白蹄烏、拳毛騙、颯露紫。在陝西省醴泉縣東北蠼山昭陵玄武門內有浮雕石刻六塊,刻於貞觀十一年(637年),雕六匹駿馬,稱“昭陵六駿”。瓷繪以此為藍本,畫六駿圖。
唐太宗六駿圖 《唐太宗六駿圖》是高麗詩人李谷創作的一首詩。作品原文 作者簡介 李谷(1298一1351)高麗末期詩人,初名芸白,字中父,號稼亭。詩人李穡之父。1320年中舉子科,累官至政堂文學,封韓山君。1333年在中國元朝制科及第。多次往來於中國和朝鮮之間,曾在元朝任過翰林國史院檢閱。
《唐太宗駿馬圖》是元末明初詩人張昱創作的作品。作品原文 昭陵石刻今無有,絹素乃能存不朽。當時奇骨濟時艱,駕馭盡入天人手。隋家再世俱凡庸,不知肘腋生英雄。晉陽奮起六駿馬,蹴踏人海波濤紅。帝王一出萬邦定,干戈四指群小空。淩煙勛臣盡圖畫,一旦肯遺汗血功。嗚呼何從得此樣,規模卻與石刻同。乃知帝王...
唐太宗 征戰時所騎過的六匹駿馬:拳毛騧、什伐赤、白蹄烏、特勒驃、颯露紫、青騅。出處 貞觀 十一年, 太宗 作《六馬圖贊》(文見《全唐文》卷十),使 歐陽詢 以八分體書之,刻石。 歐 書亡, 宋 游師雄 重刻六碑(見《金石萃編》卷一三九)。 元 王惲 《韓乾畫照夜白圖》詩之二:“ 昭陵 六駿...
白蹄烏,昭陵六駿之一,是有四隻白蹄的純黑色戰馬,為李世民與薛仁杲作戰時的坐騎。據《全唐文》(卷l0)收錄唐太宗昭陵《六馬圖贊》記載,駿與“白蹄烏”是武德元年(618)九月至十一月間,李世民與薛仁杲(薛舉之子)在淺水原(今陝西省鹹陽市長武縣東北)作戰時的坐騎,列於祭壇西側三駿之末位(由南往北...
唐墓壁畫陳列室展出諸多出陪葬墓出土的大量壁畫,有婀娜多姿的侍女,翩翩起舞的樂伎,神態各異的給使,還有貴夫人乘牛車出行的場面。這些都是唐代政治、外交、文化和軍事活動的視覺再現。昭陵碑林始建於1974年,共收集昭陵六駿碑、唐太宗像碑、昭陵圖碑等60餘通,出土墓誌40餘合,60餘通碑石中有22通1979年被國家...
昭陵六駿之一的颯露紫原為唐皇李世民的愛騎。一次太宗身陷重圍,颯露紫又為流矢射中,危急關頭隨身大將丘行恭將自己的坐騎讓予主公,一面徒步衝殺,一面手牽受傷的颯露紫,保護太宗突圍而出。回到營地後,丘行恭剛為颯露紫拔出胸前箭矢,這匹曾伴隨主人征戰八方的名駿便轟然倒下。“颯露紫”正是以此為題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