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前道教儀式史綱

唐前道教儀式史綱

《唐前道教儀式史綱》是2008年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呂鵬志。本書完整地論述了道教儀式在唐代以前的歷史演變過程,認為,在五世紀以前,天師道儀式與南方方士儀式各自發展,到東晉時期互相產生影響。

基本介紹

  • 書名:唐前道教儀式史綱
  • 作者呂鵬志
  • ISBN:9787101062830
  • 頁數:314
  • 定價:42 元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08-12-1
  • 開本:16開
內容簡介,目錄,文章節選,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自五世紀以降,融攝南方方士傳統、天師道和佛教的靈寶科儀興起,且因劉宋陸修靜加工整理而變得更加成熟完善,新舊各種道教傳統大都借鑑或仿效靈寶科儀,道教儀式向靈寶化的方向發展。南方和北方的道教儀式原有較大差異,至北朝後期,北方道教幾乎全盤採納南方靈寶化的道教儀式,南北道教儀式基本上趨於一致。本書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必將對該領域的研究產生重要的推動作用

目錄

自序
第一章 引言
第二章 教團道教儀式的濫觴——東漢天師道儀式
第三章 曹魏天師道儀式的混亂與整頓
第四章 《抱朴子內篇》所見東晉以前的南方方士傳統及其儀式
第五章 兩晉南朝時期的外丹經、“三洞”經與南方方士傳統及其儀式的承傳和更新
第六章 東晉、南朝時期天師道對南方方士儀式的影響
第七章 東晉末劉宋初融攝天師道、佛教和方士傳統的靈寶科儀
第八章 《太上洞淵神咒經》所見五世紀初南方的民間道教儀式
第九章 劉宋陸修靜對靈寶科儀的整理和發展
第十章 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的天師道及其儀式
第十一章 北魏寇謙之對天師道的改革與北方天師道儀式的演變
第十二章 五世紀以降道教法次的逐步形成與道教儀式的發展趨向
第十三章 南方道教的北傳與南北道教科儀的統一——北周道教類書《無上秘要》中的道教儀式
第十四章 《隋書?經籍志》“道經序”中的道教儀式類型
第十五章 結語
參考文獻
術語索引

文章節選

第二章 教團道教儀式的濫觴——束漢天師道儀式
教團道教儀式發端於東漢後期興起的天師道(又稱“五斗米道”)。天師道是道教史上最早出現的教團組織,大多數人都認為它的創立是道教正式形成的標誌。有關東漢天師道的現存史料非常有限,主要是正史、道書、佛教護教著作和碑刻等書面文獻。研究束漢天師道儀式不能不從這些史料人手,但利用時應對它們的可信程度做審慎的考察。束漢天師道史料至少有兩方面的問題值得我們注意。一方面是這些史料的記載有不少歧異,已導致現代學者在若干問題上難以取得共識。例如,天師道經典記載漢安元年(142)五月一日太上老君於西蜀鶴鳴山降授張陵正一盟威之道,這個帶有傳說色彩的事件一直被許多人視為天師道和道教史的開端。但也有人認為張陵創教之說不可信,所謂“(張)陵死,子(張)衡行其道,(張)衡死,(張)魯亦行之”(1)的三張傳授世系有頗多疑點。靈帝中平元年(184)於巴郡發動叛亂的張修纔是五斗米道的真正教首。數年後張魯與張修受益州牧劉焉的派遣,聯合占領漢中。張魯殺掉張修,承襲了張修的教法,並對其做了增飾,在漢中建立了延續近三十年的獨立宗教王國。張陵創教的神話及三張傳道世系極可能是張魯或其徒裔編造的,目的是掩蓋張修創立五斗米道的史實,抬高張魯在五斗米道中的地位。這兩種看法之所以大相逕庭,主要是因為各自依據的史料不盡相同,或對同一史料的理解不一樣。
……

作者簡介

呂鵬志,1969年生,四川遂寧人。北京大學文學學士、四川大學哲學博士、法國高等研究學院(EPHE)博士後。現為四川大學宗教研究所副教授。曾在法國長期從事訪問、研究或教學。目前系法國遠東學院香港中心訪問學者(2008.9-2009.8),兼任香港中文大學中國文化研究所和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榮譽研究員。研究領域包括道教文獻、道教思想、道教史和早期中國宗教,近期側重研究天師道、古靈寶經和道教儀式史。已出版專著《道教哲學》、譯著《西方道教研究編年史》(與陳平等合譯),發表學術論文三十餘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