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制婚禮
- 參考資料:《禮記·昏義》
- 所屬民族:漢族
- 所屬年代:唐代
- 使用區域:中國
發展歷史,婚前禮儀,正婚禮儀,婚後禮儀,唐制婚服,
發展歷史
唐制婚禮是以六禮為代表的婚姻禮儀,是古代婚姻禮制的主幹,在中國延續了2000多年。此後歷代大體沿襲這一禮制。婚姻是人人必經的人生之大事,因此婚禮是《儀禮》中流傳的禮之一。根據《禮記·昏義》記載:“昏禮者,將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廟,而下以繼後世也,故君子重之”。意思是結婚,以傳宗接代,所以大家都很看重。所以使用六種禮儀,婚禮應該在祠堂或者大堂舉行,也可在酒店舉行的。
漢平帝元始三年,劉歆等雜定婚禮,四輔公卿大夫傳千朗史家屬可行親迎,次年立皇后亦納采、卜吉。 魏晉南北朝時,皇太子娶太子妃的婚禮都沒有請迎,自東漢到東晉時很多時都不依六禮成婚。
唐代以後,皇太子開始請迎,而親王的婚禮都會依隨六禮。後來暨“問名”於“納采”和“請期”於“納成”;是故雖然概念上還是依六禮而行,實際上只有“納采”、“納吉”、“納徵”和“親迎”四禮。而朱子家禮更將“納吉”和“納徵”合為一禮,所以只有三禮。
元朝時,婚禮會加多議婚一禮。
明朝洪武元年時,方以朱子家禮為標準制定婚禮。
清朝時,據《通禮》記載,漢官自七品以上共有九禮,但都拼入了成婦成婿之禮,而古代的六禮亦只餘下“議婚”、“納采”、“納幣”、“請期”與“請迎”五禮。其他士、庶人結婚都比較簡單,而民間的婚禮一般都會依朱子家法進行。
婚前禮儀
納采
納彩,是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一,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男方欲與女方結親,男家遣媒妁往女家提親,送禮求婚。得到應允後,再請媒妁正式向女家納“採擇之禮”。初議後,若女方有意,則男方派媒人正式向女家求婚,並攜帶一定的禮物,故稱。古納采禮的禮物只用雁。納采是全部婚姻程式的開始。
問名
問名,是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二,問名:“問名者,將歸卜其吉凶。”使用新娘的名字和八字來預測吉凶。
納吉
納吉,是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三,納吉是男方問名、合八字後,將卜婚的吉兆通知女方,並送禮表示要訂婚的禮儀。
納徵
納徵,是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四,古代漢族婚姻風俗,流行於中國許多地區。即男家納吉往女家送聘禮。《禮記·士昏禮》孔穎達疏:“納徵者,納聘財也。征,成也。先納聘財而後婚成。”經此儀禮婚約完全成立。納徵重在形式,而不在於數量,納徵的完成標誌著訂婚階段的結束,是婚姻成立的主要標誌之一。
請期
請期,是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五,俗稱送日頭或稱提日,即由男家擇定結婚佳期,用紅箋書寫男女生庚(請期禮書),由媒妁攜往女家,和女家主人商量迎娶的日期。
迎親
迎親,是古代中國婚禮“六禮”之六,也是婚前禮儀的最後一步,雙方父母同意這門婚事後,就可以開始迎親了,把新娘迎接到宗祠大唐,由司儀主持開始拜堂成親了。
迎親,又叫“迎娶”、“娶媳婦”,起源於周代,迎親迎娶,通常是由新郎親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在親迎這一天,新郎親領鼓樂隊、儀仗隊及彩車去女方家,沿途吹吹打打。女家則用三升粟填臼,席一張覆井,枲三斤塞窗,箭三枝置戶上以驅鬼避邪。新娘在上彩車前在自己閨房裡打扮一番,這時有催妝和催妝詩,一般由新郎自己唱,也可由賓客代勞。當時有催妝詩:“傳聞燭下調紅粉,明鏡台前別作春。不須面上渾妝卻,留著雙眉待畫人”;“昔年將去玉京游,第一仙人許壯頭,今日幸為秦晉會,早教鸞鳳下妝樓”。有的在催妝詩唱完後,要念一篇障車文。新娘出閨房後須跨馬鞍,以表示家人祝她去婆家的路上一路平安,順利到達男家。迎親隊伍走到半路上要舉行障車,送親的人和迎親的人在一起飲酒取樂,攔車要財。
但在忻州、呂梁的一些地方,也有媒人或小叔子帶領迎親隊伍前往迎娶,而新郎在家坐候的。迎親之日,“望娘盤”擔先行。望娘盤必有一隻鵝,鵝緣出自古時以雁向女方正式求婚,因雁的配偶終身專一,象徵婚姻堅貞和諧。後世以鵝代雁。
正婚禮儀
《禮記·昏義》記載,“父親醮子,而命之迎,男先於女也。子承命以迎,主人筵几於廟,而拜迎於門外,婿執鴈入,揖讓升堂,再拜奠鴈,蓋親受之於父母也。降出,御婦車,而婿授綏,御輪三周,先俟於門外。婦至,婿揖婦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體,同尊卑,以親之也。”意思的新娘到了新郎家後,父母以下的人都要從小門出去,再從大門回來,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跡。新娘進門後,先拜豬枳和爐灶,再拜天神地詆、列祖列宗,然後夫妻交拜。在唐代,新婦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為“拜客”。
沃盥禮
指新人入席前的潔手潔面。漢族傳統禮儀非常強調潔淨的意識。周制的沃盥禮節是用匜和洗配套使用。
沃的意思是澆水,盥的意思是洗手洗臉,“奉匜沃盥”是中國古代在祭祀典禮之前的重要禮儀。西周晚期以後,盤雖仍與盉相配使用,但更多地與一種稱作匜、形似葫蘆瓢的銅器相配套。
卻扇禮
唐朝婚禮中,新娘始終用扇面遮面,即使新郎挑開紅蓋頭,扇面也未
撤去,必須要用新郎的才華做卻扇詩來打動新娘,才可看到新娘容貌。唐朝是一個詩意的朝代,這種詩意也浸透到了唐代婚禮中。唐朝婚禮服裝極盡奢華,有音樂歌舞烘托氣氛,最大特點還在於,詩歌貫穿了整個婚禮過程。“古人以扇遮面,以表羞怯。”新人入場時,新娘始終手執團扇,新郎須向新娘行禮,做卻扇詩,以表誠意,請其卻扇。新娘看到新郎的鄭重後,便將手中團扇遞與伴娘。
同牢禮
“同牢”是指新婚夫婦共食同一牲畜之肉,夫妻對坐,由侍者各夾一片肉到夫婦二人碗中,相互行李後進食。“牢”,是古代祭祀用的東西,用牛、豬、羊三樣的叫“太牢”,僅用豬羊兩樣的叫“少牢”。同牢的意思就是新郎新娘同吃一份肉,以表示共同生活的開始。也可用盤盛白飯、青菜、臘肉。同牢禮也是婚禮中最具有社會意義的環節,是每對新婚夫婦行婚禮時必不可少的儀式
合卺禮
合卺禮是交杯酒的前身,與同牢禮一樣都是從周制婚禮開始的。合卺
禮與同牢禮一樣,都是從周制婚禮便有的,它其實是交杯酒的前身。早期合卺禮的操作方式是把一隻匏瓜(類似葫蘆)從中間劃開,斟酒,夫妻各飲一半,隨後交換再一飲而盡。飲完合匏酒後,把匏瓜合起來用紅線系好,表示夫婦一體永不分離。現代多用葫蘆或酒杯代替匏瓜。
結髮禮
解纓、結髮其實是兩個禮,新郎解下新娘頭上的許婚之纓,男女雙方互相剪下對方的少許頭髮,挽成“合髻”,放入錦囊,交由新娘保存起來,絲縷綰扣,永結同好。
禮成
所有禮儀流程結束後,新郎新娘又對拜一次,然後坐上床,男右女左,此時一大群婦女開始撒金錢,稱為“撒帳”。所撒錢一般為六銖錢,上面刻有“長命富貴”字樣,每十文縛條彩條,至此,婚禮宣告結束。以上儀式完成之後,由贊者告天,禮成。
婚後禮儀
新娘到了新郎家後,父母以下的人都要從小門出去,再從大門回來,其意是要踏新娘的足跡。新娘進門後,先拜豬枳和爐灶,再拜天神地詆、列祖列宗,然後夫妻交拜。在唐代,新婦不僅要拜公婆和丈夫的尊長,而且還要拜觀禮的賓客,稱為“拜客”。新娘三日廟見之後,才開始“執婦工”,其第一件工作就是入廚房,操烹飪之事以孝敬父母。
在拜堂結束以後,就有鬧洞房,唐代稱之為“戲婦”,然後新婚夫妻進入新房(新郎是倒著走進新房的)共飲合歡酒,後世稱“交杯酒”,含有雙方敬愛,同體為一的意思,當時稱為“合卺”。
婚禮禮儀中,入洞房之後,還有若干注意事項。
其一,卻扇,古時,新婦多用扇遮臉,需待交拜後去之。唐代婦女結婚常用紈扇和摺扇兩種,故洞房定情,古語美稱為“卻扇”。 和前面說過的催妝詩一樣,男方也要做卻扇詩。
其二,合髻,也稱作“結髮”,象徵夫妻和睦,永結同心。秦漢時的“結髮”,就是新郎親手解去新娘在娘家時所結的許婚之纓,即系頭髮的彩帶,重新梳理頭髮後再為之繫上。隋唐以後的“結髮”,是男女雙方各剪下少許頭髮,挽成“合髻”,一般都是馬上交給新娘保存起來。
唐制婚服
唐制婚服,盛唐時使用襦祐制的婚服,後來晚唐時期,在花釵大袖襦褚或連裳的慕礎上發展出權細婚服。這也是一種襦裙式的婚服,穿時層層壓疊著,然後再在外面套上寛大的廣袖上衣,發上簪金翠花鋼,同深衣一樣端莊,但同時里得更加綺繭,鼠鈿禮衣常作為唐時一種極有風韻的隆童婚服,也是當時通用為矯雄婚服。
也形成了平時穿福裾,盛大場合穿深衣的習慣,花叔·青質連裳,青衣革帶襪腹,這裡的“青質連裳”指的是青色的深衣。深衣是中國服飾中從遠古到漢朝直至明代延續下來的常服和禮服,漢族女子穿深衣,隱喻女子“德貴專一”。
打扮得時尚靚麗的青年男女被稱作“紅男綠女”。其實,和現代人頭腦中認為的結婚禮服不同的是,在唐代,女子的婚眼不是紅色的,而是青緣 色,反倒是新郎穿蝶紅色的禮腿。男服緋紅,女服青綠,這種婚禮服飾既融合了先前的莊重神聖又 結合了熱烈喜慶的氣氛,顯示出座容華責的大唐氣象,所謂“紅男綠女”是也。
“紅男綠女”一詞就從唐代的婚服禮制用語中流傳下來,被現代人用來形容光鮮亮麗的男男女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