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優伶俑

唐優伶俑

唐優伶俑,類別是雕塑。高44.5cm。此優伶俑便是當時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該俑製作於南唐升元七年(943年),1950年出土於江蘇江寧祖堂山李昪欽陵。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基本介紹

詳細描述,李昪欽陵,

詳細描述

【名稱】唐優伶俑
【簡介】
唐優伶俑,高44.5cm。
俑頭戴幞頭,身著圓領袍,中束帶,袍左右開衩,雙手縮於袖中,抬足扭腰,作表演狀。其身份應是宮廷中提供娛樂服務的優伶。南唐位居江南,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其兼襲盛唐遺韻,廣羅藝文英才,故歌舞稱譽當時,優伶充斥宮中。此優伶俑便是當時宮廷生活的真實寫照。該俑製作於南唐升元七年(943年), 1950年出土於江蘇江寧祖堂山李昪欽陵。

李昪欽陵

在相對安定的條件下,南唐社會生產有所發展。商人以茶、絲與中原交換羊、馬,又經海上與契丹貿易。與同時割據諸國相比,南唐地大力強;由於興科舉、建學校,文化也比別國昌盛。南唐烈祖徐知誥則於南唐升元七年(公元943年)因信奉長生道術,死於丹石中毒。長子李璟繼位,為中主。
李昪欽陵二陵均系依山為陵,相距約100米.李昪及其皇后宋氏的合葬陵居東,稱為欽陵,建於公元943年。李璟及其皇后鐘氏的合葬陵居西,稱為順陵,建於公元961年。李昪陵因建於南唐國勢強盛時;故規模較大,隨葬品較豐富;李璟陵則建於南唐國勢衰弱時,規模略小,隨葬品亦不豐富。
李昪欽陵全長達21米餘,寬10米餘,包括前、中、後三間主室和十間側室。前、中兩室及其所附四間側室是磚結構,後室及其所附六間側室是石結構。墓門及前、中、後三個主室都仿照當時社會上流行的木結構建築式樣,在壁面上用磚砌或石雕成梁、橋、柱子和斗拱,再用石青、石綠、儲石和丹粉等礦物質顏料在其上繪以鮮艷的彩畫,圖案多作牡丹、蓮花、寶相、海石榴和雲氣紋等。據有關學者研究,認為這是目前國內現存最早的附屬在柱枋部分的彩畫遺蹟,在建築史和藝術史上都具有很高的價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