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銓選與文學》是王勛成所著書籍,由中華書局出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唐代銓選與文學
- 作者:王勛成
- 出版社:中華書局
- 出版時間:2021年6月
- 頁數:220 頁
- 定價:68 元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01152036
《唐代銓選與文學》是王勛成所著書籍,由中華書局出版。
《唐代銓選與文學》,王勛成著,中華書局出版的圖書。內容簡介在唐代,無論及第舉子還是旨授官,皆須遵守一定的守選規則,守選期滿後經過銓試,方可授官。這便是唐代選官的銓選制度。本書全面論述了這一龐雜而繁瑣的選官制度及其相關問題...
《唐代銓選與文學論稿》是王勛成所著書籍,由中華書局出版。內容簡介 唐代科考與選官制度一直是學術研究中一大難點,蘭州大學王勛成教授為這一領域學者,其《唐代銓選與文學》,是較早對唐代龐雜、繁瑣的選官制度及相關問題進行全面論述的學術專著,在學界影響較大。除此之外,作者還選取了唐代部分著名詩人、文學家,...
特別是王勛成教授的《唐代銓選與文學》繼獲得甘肅省社科優秀成果一等獎後,又榮獲第四屆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優秀成果獎。研究所長期以來致力於綜合型研究型大學的古代文學的教學改革研究,古代文學學科有多門課程為蘭州大學重點課程、精品課程,並有多人獲蘭州大學優秀教學獎。由張崇琛教授主持,慶振軒教授、趙建新教授、...
《唐代文史研究叢稿》包括18篇文章,分為三組,第一組收入四篇論文,是對唐代文學史上一些較為重要問題的研究;第二組收入十篇文章,是關於高適、芩參、杜甫等盛唐詩人和文學家的生平事跡的考證;第三組收入四篇論文,是對有關唐代科舉制和銓選制的某些問題的探討。作者簡介 陳鐵民,1938年4月生,福建泉州人。
第二章論述唐代制舉、日試百篇科、日試萬言科、吏部銓選的設定和施行情況,並對“以詩取士”加以考察。第三章對地方州府考試制度詳加考述,重點考察了州府取解制度中的兩類重要現象:再次取解和拔解。第四章從文體因革的角度考察唐代應試詩的體制特徵。第五章從章法結構、緣題創作和雅體規範方面探討應試詩...
”喬象鐘在《唐代文學史》中稱李嶠的詠物詩:“乍看題目,令人眼花繚亂;實際上卻充滿陳腐的堆砌雕琢和連篇累牘的隸事用典,毫無生氣,使人膩而生厭。”今人多認為李嶠的詠物詩不過是小弄巧筆,並沒有太大的意義。李嶠的詩作以五律數量最多,成就最高。他改造齊梁聲律理論中的不合理因素,除講求一聯中平仄相“...
第五節 對唐代進士科試詩的四次爭議 一、開元二十四年姚奕之請 二、寶應二年楊綰之疏 三、建中二年趙贊之奏 四、大和七年李德裕之論 第四章 唐代其他試詩 第一節 吏部銓選試詩 一、銓試 二、博學宏詞科試 第二節 制舉試詩 第三節 翰林學士院試詩 第五章 唐代應試詩的命題用意 第一節 詩名辨析 第...
然銓選落第,歸鄉。唐代宗李豫寶應元年(公元762年)10月,政府軍收復兩京,張繼被錄用為員外郎征西府中供差遣,從此棄筆從戎,後入內為檢校員外郎又提升檢校郎中,最後為鹽鐵判官。分掌財賦於洪州。大曆末年張繼上任鹽鐵判官僅一年多即病逝於任上,其友人劉長卿作悼詩《哭張員外繼》曰:“世難愁歸路,家貧緩葬期...
宣和五年(1123年),宋室依照唐代慣例,為古代名將設廟,七十二位名將中亦包括裴行儉。在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中,裴行儉亦位列其中。主要影響 政治 裴行儉任西域都護時,西域各國大多慕義歸附。後還朝任吏部侍郎,與李敬玄、馬載同掌選事十餘年,甚有能名。他始創了長名姓歷榜,並引銓注等...
王勛成(1945-2016),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唐代文學方向,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歷任講師、副教授、教授,著有《唐代銓選與文學》,曾任甘肅省古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甘肅唐代文學學會副會長等。個人經歷 王勛成,男,1945年出生,1982年畢業於蘭州大學中文系唐代文學方向並獲文學碩士學位,同年留校任教...
《唐代銓選與文學》序(《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1年03期)《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史》序(《江淮論壇》2001年06期)編輯學者化的新例與新解——序徐宗文《三餘論草》(《中國編輯》2005年01期)《宋代科舉與文學考論》序(《中國文化研究》2005年03期)《唐翰林學士傳論》前言(《長江學術》2006年03...
一 陳良運《周易與中國文學》序 二 羅宗強《玄學與魏晉士人心態》序 三 曹道衡《中古文學史論文集續編》序 四 程章燦《魏晉南北朝賦史》序 五 郁賢皓《唐刺史考全編》序 六 陳友冰《海峽兩岸唐代文學研究史》序 七 徐俊《敦煌詩集殘卷輯考》序 八 王勛成《唐代銓選與文學》序 九 陳飛《唐代試策考述》序 十 ...
前段述唐代銓選官員的過程,頗有史料價值。後大段轉述范傳真的話,因為這也是柳宗元所極為讚賞的地方。於京城做縣尉儘管前程遠大,但“夫為吏者,人(即民)役也”,怎能不盡力為人民民眾做點事?後在宜州為當地民眾修治大農陂,范傳真是說到做到的。唐代對於初入仕者來說,京城縣尉是個美差,不僅待遇好,且因離...
孟郊(751年-814年),字東野,湖州武康(今浙江省湖州市德清縣)人,郡望平昌(今山東省德州市臨邑縣)。唐代著名詩人。少時隱居嵩山。性狷介,與韓愈交誼頗深。曾兩試進士不第。貞元十二年(796年),年四十六時才中進士。貞元十七年(801年),至洛陽參加銓選,出任溧陽縣尉。由於不能舒展他的抱負,遂放跡...
科舉產生出一大批善於治國安邦的名臣、名相和雄才大略的政治家,眾多有傑出貢獻的思想家、文學家、藝術家、學者、教育家、外交家等,如唐代的王維、韓愈、柳宗元、劉禹錫、顏真卿、柳公權、白居易,宋代的歐陽修、王安石、蘇東坡、司馬光、朱熹、包拯、寇準,明代的張居正、湯顯祖、海瑞、徐光啟,清代的紀曉嵐、劉墉、鄭...
科目選起自唐代,又稱吏部科目選,是吏部為使一些有才華的人,尤其是一些學有專長的人早日脫穎而出所設立的一項打破選格限制的考試制度。歷史背景 唐代官員有“守選”制度,即科舉登第或職官任滿之後,需守候一定年限方可授官。開元十八年(730年)更是制訂“循資格”,詳細規定了官員的守選“卑官多選,高官少...
韓愈(768~824年)字退之,唐代文學家、哲學家、思想家,河陽(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漢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稱韓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稱韓吏部。是唐代古文運動的倡導者。諡號“文”,又稱韓文公。後人尊稱他為“唐宋八大家”之首。唐貞元二年(786年),韓愈懷著經世之志進京參加進士考試,一連三次均...
唐代大文學家韓愈,在他坎坷漂泊的一生中,曾與嶺南結下不解之緣。他先後貶廣東陽山、潮州,多次往返嶺南過韶州曲江。他對曲江的山水風光讚嘆不已,粵北的明山秀水中都留下了他的足跡。 據《中國歷代名人勝跡辭典》中記載:韓愈(768-824),河南河陽(孟縣)人,字退之,郡望昌黎,世稱韓昌黎。唐貞元進士,後...
自唐文宗大和(827年—835年)年間以來,每年運江淮米不過四十萬斛,沿途吏卒侵盜,以及沉沒,運達渭倉(今陝西潼關北)的還不到二十萬斛。至唐宣宗大中(847年—860年)年間,漕吏徇私現象嚴重,唐代中期時劉晏改革所立的漕運法已經被毀殆盡。大中五年(851年),裴休被任命為鹽鐵轉運使。裴休在總結劉晏之成功...
725年(開元十三年),唐玄宗封禪泰山。蘇頲隨駕前往,並撰寫朝覲碑文。十二月,唐玄宗採納御史中丞宇文融的建議,將吏部的官吏選授事務分為十銓,命蘇頲等十人主持吏部銓選。727年(開元十五年),蘇頲病逝,終年五十八歲。唐玄宗在洛陽南門舉哀,並廢朝兩日,追贈尚書右丞相,賜諡文憲。軼事典故 思如泉湧 唐隆...
《任氏傳》是唐代文學家沈既濟撰寫的一篇傳奇。這是中國文學史上最早借狐仙寫人、寫現實生活的作品。文章描寫一個由狐狸幻化的女子任氏忠於愛情、不畏強暴的故事,一反以往狐妖鬼魅害人的傳統觀念,塑造了一個聰明美麗、堅貞多情的狐精形象,具有反封建意義。情節曲折生動,豐富完整;細節描寫逼真傳神,富於生活氣息;...
《壓牆花》是唐代詩人元稹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野性大都迷里巷,愛將高樹記人家。春來偏認平陽宅,為見牆頭拂面花。作者簡介 元稹(zhěn),河南洛陽人,唐朝著名詩人。8歲喪父,母鄭賢能文,親授書傳。15歲以明兩經擢第,21歲初仕河中府,25歲與白居易同科及第,並結為終生詩友。元稹登平判科(舊...
所涉及範圍很廣,既有科舉、銓選等政治制度,又有壁記、燒尾等官場習俗,也有婚儀、服飾、飲食、打球、拔河、繩技等社會生活,此外還有碑碣、羊虎、紙錢、石鼓等名物的講說,緣此常為研究唐代文化之所取材。內容簡介 全十卷(安徽巡撫采進本)唐封演撰。演里貫未詳。考封氏自西晉、北魏以來,世為渤海蓚人,然《...
陳叔達(?-635年),字子聰,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縣)人。陳宣帝子,陳後主弟。唐代詩人,宰相。陳叔達少封義陽王。在陳歷任侍中、丹陽尹、都官尚書。隋煬帝時,任內史舍人,出為絳郡通守。後歸唐,授丞相府主簿,封漢東郡公,與溫大雅同掌機密,軍書詔誥多出其手。唐高祖時,歷任黃門侍郎、納言、侍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