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飛泉”琴

唐“飛泉”琴

唐“飛泉”琴是唐代的一件樂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唐“飛泉”琴
  • 館藏地點:北京故宮博物院
  • 所屬年代:唐代
  • 類別:樂器
“飛泉”琴,通長121.6cm,隱間111.8cm,額寬18.5cm,肩寬20.1cm,尾寬14.4cm,厚5.5cm。
“飛泉”琴,連珠式,晚唐製作。據云“連珠式”系隋逸士李疑所創作。杉木斫,髹栗殼色漆,有大塊朱漆修補,純鹿角灰胎,蛇腹間冰紋斷。蚌徽,紫檀岳尾,白玉軫潤若凝脂,青玉足。
面板弧度較“九霄環佩”琴、“大聖遺音”琴為小,因而項腰內收處厚度已不大,故此琴只將底部兩處的楞角做圓,面上略具圓意,應系晚唐雷氏琴。
琴背銘刻,龍池上方刻草書“飛泉”琴名,篆書“貞觀二年”雙邊方印。龍池下方篆文書“玉振”大方印,“金言學士盧讃”篆書雙邊長方印。池之兩旁刻篆書琴銘:“高山玉溜,空谷金聲。至人珍玩,哲士親清。達舒蘊志,窮適幽情。天地中和,萬物鹹亨。”“飛泉”琴名、“玉振”印及篆書琴銘俱貼金,斷紋已通,為同時舊刻。“貞觀二年”與“金言學士盧讃”二印較晚,盧讃系五代與北宋間人。
1936年,《今虞琴刊·古琴征訪錄》記載該琴有“古吳汪昆一重修”墨書款字,今已不可復見,以是知清代曾經剖腹。此器民國時期為李伯仁所藏,李氏《玄樓弦外錄》記載得琴經過。約在1944年秋冬之際,“飛泉”被送至地安門大街某銀號作借款抵押,經管平湖先生鑑定,其弟子程子容遂以重金入藏。1945年夏,“飛泉”送管平湖先生修理,隨後抗戰結束,此琴遂輾轉於管先生弟子琴齋,解放後程子容方取回。1979年春夏之交,程子容從家鄉平陸寫信給當時的國家領導人,願意捐獻,以後經國家文物局批轉,由故宮博物院收藏至今。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