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莊鄉紅軍戰鬥紀念碑

哲莊鄉紅軍戰鬥紀念碑

赫章縣哲莊壩紅軍戰鬥遺址景區位於赫章縣城東北面,占地面積2.2公頃,有212省道橫穿,景區內的紅色文化十分厚重,是赫章境內極為重要的國防教育基地。是2005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50個紅色旅遊重點建設經典景區之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哲莊鄉紅軍戰鬥紀念碑
  • 地理位置:貴州省赫章縣哲莊鄉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2.2公頃
  • 著名景點:哲莊鄉紅軍戰鬥紀念碑
結構,歷史故事,景區景觀,

結構

紀念碑碑體為方形柱體,均以青石料銜砌,碑座高2米,分2層,整座紀念碑通高9米,碑名由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廖漢生題寫,楷書豎刻於正面。碑前有兩個平台,公路到平台築有90餘節台 階,階梯頂端立一碑誌。

歷史故事

赫章縣哲莊壩紅軍戰鬥遺址紀念碑及席大明等烈士墓於2005年被省委、省人民政府列為全省50個紅色旅遊重點建設經典景區之一和省級全民國防教育基地。
1936年2月,中國工農紅軍二、六軍團在賀龍、任弼時、蕭克、王震的率領下,長征進入貴州、挺進畢節。蔣介石為了徹底剿滅紅軍,親自從南京飛抵貴陽,調集了80多個團的兵力對紅二、六軍團進行圍剿。
1936年3月11日,中國工農紅軍第二軍團3個師由雲南省鎮雄縣的以薩溝到巴溜,賀龍指揮部即設在巴溜第三隊荒戛梁子之下的魯正宣家。3月12日凌晨, 戰鬥打響,賀龍請魯正宣家的幫工陳家珍帶路,親臨炮聲隆隆彈丸橫飛的哲莊鄉蛇倮梁子前線指揮。按照之前野馬川會議的安排,賀龍等首長經過周密細緻的部署, 指揮紅軍在則章壩即哲莊鄉伏擊國民黨的第十三師,在古基和哲莊壩交界的桃園大丫口、哲莊和蘇奶交界的三鍋莊及哲莊壩地段將長驅直入的敵軍分割合圍, 圍國民黨的夏楚中旅於桃園、圍潘祖信旅於哲莊壩,使敵人措手不及,首尾不能相顧,打得敵人狼狽不堪、落荒而逃。哲莊壩伏擊戰殲敵2個團。在著名的哲莊壩戰 役中,時任十八團政委的余秋里同志英勇負傷,失去左臂,被稱為“獨臂將軍”。十一連政治指導員田華堂陣亡。而敵縱隊司令兼十三師師長萬耀煌則差點被紅軍活捉。
這就是紅軍長征時烏蒙山迴旋戰中極為重要的一戰——哲莊壩戰鬥。當晚,紅二軍團即迅速撤出戰鬥,向財神塘轉移。哲莊壩戰鬥,為紅二、六軍團衝出10萬敵軍的重圍、北上抗日奠定了極為堅實的基礎。

景區景觀

遺址圖片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