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故事主線,故事結構,
故事主線
摩婆里補羅(一譯摩婆里普拉姆)式的雕刻,發展到埃羅拉(Ellora)與象島地區,在風格上出現了一些過渡性的形式。這主要表現在一些石窟的浮雕題材上,這些浮雕像的動勢變得更加自如,比如,原來兇狠的濕婆神,出現了一種舞蹈式形象,而且常常以半裸體來展現。這是濕婆後來成為舞王相的最早表現。至公元8世紀,浮雕造像中又出現許多溫情脈脈的戀愛場面和表現濕婆和帕爾娃娣舉行婚禮的場面。
印度的雕刻家用人間的喜慶活動方式來賦予神的生活,顯示這位凶神也具有人情味的一面。但多數情況,濕婆神是被表現為猙獰可怖的模樣的。這一座出自埃羅拉的石窟凱拉薩(Kailasa)神廟內的雕刻故事畫,就具有上述的特點,而且是雕刻與繪畫的有機結合。
故事結構
這個濕婆像使人想起阿旃陀藝術中那美麗的菩薩王子像。他是那樣溫和,修長的軀體,頭戴高冠;旁邊那尊體積略小的帕爾娃娣,可以比譽為菩薩伴侶或魔女姐妹像。這一切證明了印度的佛教雕刻是在不斷演進,發展和變化著,並逐步地形成一個新的系統。這是8世紀時代的藝術現象之一。
此雕刻群系由花崗岩鑿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