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道士劉無得》是唐代詩人沈佺期創作的一首五言排律。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哭道士劉無得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體裁:五言排律
- 作者:沈佺期
- 作品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作品註解,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聞有玄都客,成仙不易祈。蓬萊向清淺,桃杏欲芳菲。
縮地黃泉出,升天白日飛。少微星夜落,高掌露朝晞。
吐甲龍應出,銜符鳥自歸。國人思負局,天子惜被衣。
花月留丹洞,琴笙閣翠微。嗟來子桑扈,爾獨返於幾。
作品註解
1、晞[xī]1.乾,乾燥:~發。晨露未~。2.破曉:東方未~。
2、桑扈:sāng hù 1.鳥名。即青雀。又名小臘嘴或小桑鷹,又名竊脂。
作品賞析
沈佺期這一首有名的五排,其妙處在於,詩人以雄勁的筆觸,對當時道士劉無得的事件很傷心。他通過對於時間和空間的意匠經營,以及把寫景、敘事、抒情與議論緊密結合,在詩里熔鑄了豐富複雜的思想感情,使詩的意境雄渾深遠,既激動人心,又耐人尋味。
作者簡介
沈佺期(656?—714 ),字雲卿,相州內黃(今河南內黃縣)人 ,高宗上元二年(675)舉進士,為協律郎,後歷任通事舍人 、給事中、考功郎 。流放歸,為起居郎兼修文館直學士,後升任中書舍人,太子少詹事。是繼“四傑”之後的著名詩人,與宋之問齊名,號稱沈宋,被譽為律詩的奠基人之一。
沈佺期是高宗和武后時期的宮廷詩人,以寫應制詩而聞名的。他的《龍池篇》極負盛名,為玄宗享龍池樂章之三。但這些應制詩多為歌頌皇帝點綴昇平之作。神龍初(705),在一次宮廷政變中,張易之兄弟被殺,沈佺期被牽連流放州崇山(今廣西崇左縣),後又遷台州錄事參軍。鄭振鐸先生曾評說:“沈宋之詩,至流徙後而尤工。佺期在州諸作,象《三日獨坐州思憶游》、《州廨宅移住山間水亭》、《赦到不得歸題江上石》、《答魑魅代書寄家人》諸篇,皆出之以五言排律,而於沉痛鬱結之中,不失其流麗疏放之體。《答魑魅》一篇,長至十二韻以上,尤為當時罕有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