哭趙鼎

這首詩寫於紹興二十五年胡銓得詔北歸,將離開海南之時,以極其沉痛的心情來悼念一起受難的故友趙鼎,給予他充分而極高的評價,他的死重於泰山,高名流芳千古。文首詩是以血淚來寫成的,其感情十分動人,讀之,使人哀惜。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哭趙鼎
  • 創作年代:南宋
  • 文學體裁:七言律句
  • 作者:胡銓
基本信息,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基本信息

【作品名稱】《哭趙鼎》
【創作年代】
【作者姓名】
【文學體裁】

作品原文

哭趙鼎
以身去國故求死②,抗議犯顏公獨難③。
閣下大書三姓在④,海南惟見兩翁還⑤。
一丘孤冢留窮島⑥,千古高名屹泰山⑦。
天地只因慳一老⑧,中原何日復三關⑨。

作品注釋

① 趙鼎(1085-1147) 南宋政治家、詞人。字元鎮,自號得全居士。南宋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宋高宗時的宰相。宋徽宗元豐八年(1085年)出生,早孤,由母樊氏教之。崇寧五年(1106)進士。累官河南洛陽令。高宗即位,除權戶部員外郎。建炎三年(1129),拜御史中丞。四年,簽書樞密院事,旋出知建州、洪州。紹興年間幾度所相,後因與秦檜論和議不合,罷相,出知泉州。尋謫居興化軍,移漳州、潮州安置。再移吉陽軍(即今海南省三亞市)。吉陽三年,知秦檜必欲殺己,自書銘旌曰:“身騎箕尾歸天上,氣作山河壯本朝。”不食而卒,年六十三。孝宗朝,謚忠簡。
② “以身”句,他被逐離開京師,深知秦檜所陷害,尤其是再貶崖州時,已覺察到秦檜派人監視著他,遂以絕食而死。
③ “抗義”句,趙鼎因抗議與金講和,冒犯高宗,忤逆秦檜,秦檜便挾持高宗,殺岳飛父子,以威脅趙鼎,至一貶再貶崖州處於死地。
④ “閣下”句,據《宋史》卷四七三秦檜傳載,秦檜暮年再次起大獄,欲盡除異己,檜於“一德閣天”閣下書,趙鼎、胡銓、李光姓名必欲殺之,至是,凡一時賢士五十三人皆及禍。按宋高宗紹興十五年十月,帝幸檜第並親書“一德格天”扁其閣,詩言“閣”者,指此。
⑤ “海南”句,趙鼎、胡銓、李光前後被逐貶海南,趙鼎謫居崖州三年後便氣憤絕食而死。紹興二十五年(1155)秦檜死後,胡銓、李光始得詔還,北歸。兩翁,指胡銓、李光。
⑥ “一丘”句,趙鼎解州聞喜(今屬山西)人,南渡時宋已失中原,其故鄉解州已被金人占領,趙鼎死不得歸葬,只是留埋在瓊島昌化縣(今屬昌江縣)趙村。(據《正德瓊台志》卷二七引明人王國昌《朝隆宅夜話》)
⑦ “千古”句,趙鼎雖然被逐死難於崖州,但是他之死重於泰山,高名流芳千古。史臣評曰:“鼎自題其銘旌,有‘氣作山河壯本朝’之語,何愛君憂國,雖處死生禍變之際,而尤不渝若是!而高宗惑於險邪之口,乍任乍黜,所謂善而不能用,千載而下,忠臣義士尤為之撫卷扼腕,國之不競有以哉!”(《宋史》卷三六0趙鼎本傳)這段評語,既讚頌趙鼎忠精報國的情操,也對忠而見害表示義憤;尤斥責高宗聽信奸邪,致以誤國。
⑧ “天地”句,謂天地只因吝嗇,不讓趙鼎留世。怨天尤人也。慳吝嗇,《南史·王玄謨傳》:“劉秀之儉吝,常呼之老慳。”
⑨ “中原”句,何日收復中原失地,奪回三關。三關,古代三個關的總稱。說法不一,這裡泛指江北被金人占據的關。

作者簡介

胡銓(1102—1180年),字邦衡,號澹庵,南宋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宋建炎二年(1128年)中進士,後任樞密院編修官。宋紹興八年(1138年),秦檜主和,金使南下稱詔諭江南,他上疏請斬秦檜因而被貶謫新州。之後,他因憤懣填“好事近”詞一首,因末句“欲賀巾車歸去,有豺狼當道”被新州太守張棣告發,秦檜為此大怒,於1148年再把他流放至吉陽軍(今三亞市)謫居海南。八年後,秦檜死,胡銓才得以遷回衡州,孝宗就位,被召任兵部侍郎。宋淳熙七年(1180年)胡銓逝世,享年78歲,遺著有《胡澹庵文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