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哭徐山民
- 作者:翁卷
- 創作年代:南宋
- 出處:《全宋詩》
- 作品體裁:五言律詩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語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哭徐山民
已是窮侵骨,何期早喪身。
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
花色連晴晝,鶯聲在近鄰。
誰憐三尺像,猶帶瘦精神。
注釋譯文
詞語注釋
- 徐山民:即徐照,“永嘉四靈”之一,終身貧困,不仕早卒,死後由朋友集資埋葬。
- 苦吟人:謂徐照是苦吟詩人。
- 瘦精神:人雖瘦而有精神。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在生活上早已是貧窮徹骨,想不到又是這么短命!
這分明是老天的意思,要折磨苦吟的詩人。
晴朗的白晝鮮花盛開,黃鶯在近處的鄰家啼鳴。
有誰注意那三尺畫像,上面仍帶著你瘦骨嶙峋的精神。
創作背景
“永嘉四靈”中詩人與徐照都是布衣,同命相憐,感情深厚。因此詩人在徐照去世後,寫下這首詩哭悼徐照。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首聯說徐照生前窮人骨髓,不料又這么早就離開了人世,既無天祿,又折人壽,亡友何其命苦。劈頭這兩句呼號,表現出詩人對死者命運的深切同情和自己難以抑制的悲慟。然而詩人的“長歌當哭”,其目的並不僅止於宣洩己情,更重要的是在於感動別人。如果他毫無控制,一味呼天搶地,那就詩情大減了。詩人懂得這個道理,所以“火候”掌握得很好,緊接著在第二聯就馬上來了一個轉折:“分明上天意,磨折苦吟人”,死者一生的命運既然是上天的安排,自然可以從中尋到一些安慰,這是詩人對自己悲情的自我排遣。但正是在此排遣之中,讀者更能感到抑制在他胸中的悲痛之深嗎。不過,這兩句之所以來這樣一個轉折,目的也未必只是以抑制來增加感情力量。從根本上說,它是詩人思想深處消極傾向的反映。詩人儘管目睹亡友的悲慘命運也忍不住要“哭”,但總是“哀而不怨”,他寧可把悲劇的緣由歸結於杳冥的“上天”,而不願意去接觸那個現實原因。
頸聯與尾聯應該合起來看,頸聯寫的是詩人眼中的春天之景,尾聯寫的是詩人眼中的亡友之像。“花色連晴晝,鶯聲在近鄰”,這本是一片生機盎然的春天圖畫,然而在悲哀的詩人眼中卻正是一個無情的刺激,所以在這綺麗的景色描繪之中,是隱含著詩人看花濺淚、聞鳥驚心的感受的。他想到草木無知,尚能歲歲更新,而自己的亡友,如今卻只留下一張無人注意的三尺畫像,像上依然帶著他生前的那種瘦骨嶙峋的精神。這兩聯,通過景與像的對比,造成了一種強烈的“反差”,從而把睹景思人的沉痛感情表現得相當深切。
全篇用字精當,深情滿懷,詞氣悲涼,耐人尋味,充滿著詩人對亡友的無比懷念和傷痛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