哨馬營減河

哨馬營減河,又稱哨馬營減水河,舊稱“北支河”,明清兩代南運河山東德州境內的分洪河道。位於德州市德城區天衢街道辦事處閘子村西和東西長莊中心大街,距德州城六公里,河長6公里。其功能是將運河溢出的洪水及時導入舊黃河,從而減少運河水災造成的損失。

河道最初開挖於明代,明清兩代屢建。在乾隆年間一直發揮著較好的效益,嘉慶年間,哨馬營減河逐漸淤塞,至嘉慶七年(1802年)時,“河身盡成民田”。道光四年(1824年),山東巡撫琦善曾奏示再開哨馬營減河,但未能實施。此後這條減河很少見諸文字記載了。至2010年代,僅餘減水石壩的遺蹟,作為京杭大運河遺產、德州市文物保護單位,列入“閘子村滾水壩遺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哨馬營減水河
  • 別名:北支河、馬營減水河
  • 所屬水系:海河流域南運河
  • 地理位置:山東省德州市城北
  • 發源地:德州城北哨馬營
  • 河長:6 km
工程背景,幹流概況,工程建設,水利工程,工程效益,

工程背景

哨馬營村位於德州城西北6公里閘子村附近南運河右岸。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夏,衛河水漲,在哨馬營、老虎倉、桑園鎮(今吳橋縣城)等地漫決。次年7月,哨馬營等地再次漫決。鑒於當時洪水流經態勢,山東巡撫岳浚建議就勢疏導,“開挖新渠,以資分泄”。後經直隸、山東兩省官員會勘,決定在哨馬營開挖一條減河。

幹流概況

該河,由哨馬營村東行5公里至陳公堤,由曹村決口放水通鉤盤河故道,東北至吳橋縣玉泉莊入老黃河,合四女寺減河歸海,雍正十三年建成。“減河上口的滾水壩長十二丈,後屢經延長至三十丈,壩脊比河底高一丈六尺,中建磯心12座,兩岸遙堤相距百丈,並築堤束溜。”乾隆十四年(1749年)因泄水不暢,“將壩心二十丈降低二尺,使壩脊高於河底一丈四尺。減河長6公里,與四女寺減河合流後,共長160公里。
哨馬營減水河,舊稱“北支河”,現稱“閘子村滾水壩遺址”,位於德城區天衢街道辦事處閘子村西和東西長莊中心大街,距德州城六公里。其功能是將運河溢出的洪水及時導入舊黃河,從而減少運河水災造成的損失。
據《德縣誌·輿地誌》的記載,北支河初開時間為清雍正十二年(1734)。“考北支河,當清雍正十一年(1733)運河水溢,下游地方偶被波及,經直隸總督和山東巡撫會勘,由城北十里東西開支河築閘,以泄運河之水東行,入金鉤盤河(南由果子李村逕曹村西,至吳橋溝店鋪入老黃河,俗名為‘金鉤盤河’。曹村以南所逕,為王莽枯河故瀆,自曹村西橫穿枯河東北行,至董莊西北出境)故瀆,又於河南岸開三涵洞以泄田間之水”。

工程建設

《明史》記載,即宋禮於永樂九年(1411)修成四女寺減水壩的第二年(1412),又在德州城北哨馬營開減水河,於“德州西北隅開泄水支河一道,東北至舊黃河一十二里”。這說明早在永樂十年(1412)就曾經修建了這條減水河,比雍正十二年(1734)整整早了322年。隨後本人又發現光緒《山東通志》卷126《運河考》記載的時間還早,即“洪武十年(1377),開德州西北支河”,說明在明洪武年間即已開挖過德州西北隅的減水河,結果時間又往前提了35年。

水利工程

哨馬營減水壩,非常壯觀雄偉,河道既寬又深。雍正十二年(1734)建成的減水壩,“壩長十二丈,後屢經延長至三十丈,壩脊比河底高一丈六尺,中建磯心12座,兩岸遙堤相距百丈,並築堤束溜。”乾隆十四年(1749)因減水壩泄水不暢,“將壩心二十丈降低二尺,使壩脊高於河底一丈四尺,全壩30孔,挑挖河道5983米。”哨馬營減水河長六公里,與四女寺減水河合流後,共長160公里。

工程效益

哨馬營減河在乾隆年間一直發揮著較好的效益,“照歲修之例,每年疏浚”。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還有“甚為暢達”,“宣洩甚暢”的記載。嘉慶年間,哨馬營減河逐漸淤塞,至嘉慶七年(1802年)時,“河身盡成民田”。道光四年(1824年),山東巡撫琦善曾奏示再開哨馬營減河,但未能實施。此後這條減河很少見諸文字記載了。現在德州以北閘子村南運河上,還可看到當年減水石壩的遺蹟。
哨馬營減水河在乾隆年間一直發揮著較好的效用,照歲修之例,“ 每年疏浚”。乾隆五十九年(1794),還有“宣洩甚暢”的記載。嘉慶時河道逐漸淤塞,到嘉慶二十五年(1820)“,河身盡成民用竹(蘆葦)”。道光四年(1824),山東巡撫琦善曾奏請再開哨馬營減水河,未能實施。此後這條河很少見諸文字記載了。現在德州閘子村南的運河上,還可看到當年減水石壩的遺蹟。光緒年間,因支河下流不暢,年久淤於地平,河身湮沒。至民國初年,奉令清理地方官產,查丈北支河田,總計十頃零八十畝,作價賣出,使其歸為民田。
由於哨馬營所處的位置已在四女寺減水壩之下,從衛運河上游流下來的洪水已被四女寺減水壩削減過,並且這一段河道上沒有新的補充水源,所以哨馬營減水河的作用平時不太明顯,故而經常被自然或人為地填平。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