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薩克世世代代遊牧在東歐的大草原,從波羅的海到黑海都有他們的身影。哥薩克以英勇善戰著稱。在俄羅斯的歷史上,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哥薩克一度為波蘭立陶宛聯邦效力,在克里米亞汗國與俄羅斯的領土戰爭期間,哥薩克早年效力克里米亞汗國,後期效力沙俄。跟波蘭翼騎兵不同,哥薩克大部分是輕騎兵。
哥薩克騎兵以衣著鮮亮而著稱,壞名聲也同樣。他們過著遊牧般的,半自治的團體生活。東歐大草原上的這些野性十足的騎手,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哥薩克人是極其優秀的輕騎兵,他們青睞的武器是長矛以及馬刀。
拿破崙曾說過:如果我的部隊里有哥薩克騎兵,我會用他們席捲整個世界。他們是出色的輕騎兵,但他們不守紀律,也不願下馬作戰,從而限制了他們在戰場上的發揮。他們對老百姓冷酷無情,以致整個歐洲,無論敵友都對他們痛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哥薩克騎兵
- 外文名:Cossack
- 地區:東歐平原
- 組成:斯拉夫人和少數其他民族
- 分類:騎兵
定義,戰績,衰落,歷史,居住地點,武器,現狀,
定義
哥薩克騎兵的移動力相當快速,在戰況不利時也能迅速撤退,脫離戰場(除非和他們交戰的也是支移動力極高的快速部隊)。哥薩克人是世界上最具傳奇色彩的群體之一。
如果說吉普賽人是大篷車上的民族,那么哥薩克就是戰馬上的族群。哥薩克人正是憑著一匹戰馬、一柄軍刀在橫跨歐亞大陸的廣闊疆場上,馳騁數百年,縱橫千萬里,在俄羅斯社會發展史和世界戰爭史上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提到哥薩克,就會使人想起蘇聯早期電影《克楚別依》和《夏伯陽》中響遏行雲的史詩般的哥薩克英雄形象。 在俄羅斯有不少反映哥薩克的文學作品,其中較著名的有托爾斯泰的《哥薩克人》、綏拉菲莫維奇的《鐵流》,尤其是肖洛霍夫的鴻篇巨製《靜靜的頓河》所描寫的頓河哥薩克那橫刀立馬、衝鋒陷陣的英姿,視槍林彈雨如閒庭信步的灑脫,大塊吃肉、大碗喝酒的豪氣,在倒映著篝火的靜靜的頓河畔高歌起舞的奔放……極具浪漫而富有張力,給人以無限的遐想與衝動。
戰績
俄國歷史上三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1606年~1607年的鮑洛特尼科夫起義、1667年~1671年的斯捷潘·拉辛起義和1773年~1775年的普加喬夫起義都是與哥薩克有關係。1654年烏克蘭的哥薩克首領赫梅利尼茨基起兵反抗波蘭受到鎮壓,在軍事失利的情況下求助俄羅斯,當年赫梅利尼茨基與俄簽訂《別列亞斯拉夫協定》,宣布接受俄羅斯保護,又經過80年的磨合期到1722年沙俄廢除哥薩克人的蓋特曼自治,烏克蘭總督魯緬采夫把10個哥薩克軍團改編為俄軍的10個正規騎兵團。
在冷兵器時代,哥薩克的騎兵以其速度快、機動性強、殺傷力大、驍勇善戰的輪番攻擊威震歐洲,歐洲國家也常招募哥薩克作為僱傭軍。哥薩克參加了從18世紀到蘇聯二戰中所有的戰役。有人說他們是歐俄草原上最具有草莽風格的經典騎兵。他們的騎兵馬蹄是與沙俄向外擴張的步伐同步飛揚的,多次為俄國開拓疆土立下赫赫戰功。第一次世界大戰中,俄國大約組建了30萬人的11支哥薩克軍團。但是由於現代化武器機槍、排炮、坦克等的投入,騎兵注定將成為被淘汰的兵種,也就是從這個時代開始,哥薩克們再也沒有取得像此前的戰爭中那樣驕人的戰績。在十月革命後的內戰中,哥薩克分屬兩個陣營,布瓊尼、鐵木辛哥的紅軍第一騎兵軍所向披靡。蘇波戰爭時期,曾經在空中俯瞰過這支部隊的美國飛行員有這樣的描述:“騎兵每行八人八騎,有的頭戴圓筒捲毛高帽,有的身披黑色大氅,他們背上斜挎步槍,腰間懸掛馬刀,在塵土中浩浩蕩蕩前進,數萬匹馬縱橫馳騁,數萬把刀交錯揮舞,這場景極其令人震撼,成為騎兵戰史上最壯烈的一幕“。據統計,從1918到1920年,有100萬哥薩克騎兵陣亡。
衰落
內戰結束以後,蘇聯採取“胡蘿蔔加大棒”的政策,一方面延續哥薩克自治的政策,允許他們自主選舉蘇維埃,成立哥薩克軍人會議,一方面加大削藩力度,實行“非哥薩克化”。隨後打壓的力量逐步加大,對不服從者就從肉體上消滅,由此引發了一系列的哥薩克暴動,曾一度導致紅軍失利,放棄了第聶伯河左岸地區。後來蘇俄南方戰線派出大規模正規軍鎮壓,1920~1930年代在蘇維埃政府的徹底剿滅下,哥薩克力量日漸衰落。大批哥薩克逃亡者湧入捷克等國。以後蘇俄又通過移民、摻沙子,最終使這個存在了幾百年的特殊群體融化在普通百姓當中,這才結束了哥薩克的歷史。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蘇聯軍隊開始也曾以保留了哥薩克特點的騎兵再次披掛上陣,但已是強弩之末,在現代的立體機械化戰爭中,延續了400年的輝煌不再,布瓊尼式的哥薩克將領很快也被朱可夫式的現代軍事家取代了。
歷史
哥薩克(烏克蘭語: Козаки;俄語: Каза́ки)是一群生活在東歐大草原(烏克蘭、俄羅斯南部)的遊牧社群。在歷史上以驍勇善戰和精湛的騎術著稱,並且是阻擋沙俄向東方韃靼人與南方土耳其人侵略的強大緩衝。
13世紀開始,一些斯拉夫人為了逃避蒙古帝國中欽察汗國的統治而流落到俄羅斯南部地區,包括頓河流域、第聶伯河下游和伏爾加河流域。15、16世紀時,一些不願成為農奴的俄羅斯、烏克蘭農民遷徙到由於欽察汗國被推翻之後的俄南地區。這些人被稱為“哥薩克”,即他們的母語突厥語中的“自由人”。哥薩克人在俄羅斯南部建立了一些地方政權。東歐平原多山地少,因此哥薩克族群多數以河流命名,如“頓河哥薩克”。
哥薩克人以英勇善戰著稱。在俄羅斯歷史上,沙皇通過收買哥薩克上層人物而控制哥薩克人。哥薩克人組成的騎兵,是沙俄的重要武力。俄國向西伯利亞擴張的過程中哥薩克是俄國的主要依仗。十月革命之後,哥薩克人少數參加布爾什維克政府的蘇聯紅軍,多數參加反政府的白軍。蘇波戰爭期間,他們為蘇俄立下赫赫戰功,同時,也遭受了巨大的傷亡。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哥薩克騎兵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史達林格勒攻防戰中建立重大戰功;同時也有一些人趁機反叛蘇聯的統治。
哥薩克不是獨立的民族,而是一種軍事團體。其成員主要是斯拉夫人(俄羅斯人、烏克蘭人、白俄羅斯人和波蘭人,特別是俄羅斯人占絕大多數,其次是烏克蘭人),此外還有少數韃靼人、高加索人、喬治亞人、卡爾梅克人和土耳其人等,概括地說,哥薩克就是一個以俄羅斯人為主體和少量其他民族的人構成的社會群體,簡稱“族群”。
居住地點
長期居住在黑海和裏海北邊俄羅斯大草原上的精銳騎兵,也就是兇殘剽悍的哥薩克騎兵,在長達10年的不斷爭戰後,終於獲得獨立,也終於因為在軍事上配合俄羅斯政府,而享有俄羅斯政府特別賜贈的領地作為酬謝。在16世紀時,哥薩克共有6個主要領地,分別是頓河、格林班(高加索地區)、易克(烏拉河流域)、伏爾加、第聶伯河以及扎波羅熱(第聶伯河西邊)。在俄羅斯的羽翼下,哥薩克迅速地由他們的頓河領地往東拓展,成為西伯利亞地區最早的殖民部隊。從18世紀開始到20世紀期間,沙皇和哥薩克人聯手,一起鎮壓國內的革命運動,也一起發動了不少對外的戰爭。在俄國內戰期間(1918~1920),在南俄羅斯的哥薩克人組成了白軍並遭受了空前的挫敗。不過到了蘇聯時期,哥薩克的獨特特權地位才宣告瓦解。
武器
世界上各式各樣的戰刀很多,但是稱的上“鷹的利爪”的只有哥薩克騎兵刀!他是屬於勇士的戰刀!
在東歐歷史上~穿著黑色披風,揮舞哥薩克騎兵刀衝鋒的哥薩克騎士被成為“頓河流域的雄鷹”,他們揮舞的令對手膽寒的哥薩克騎兵刀,就是鷹之利爪;傳統的哥薩克騎兵刀長約90CM,採用中亞鐵礦石冶煉出的精鋼打制。厚背寬刃,橡樹葉狀刀尖,占據整體寬度2/3的深弧血槽,刀身擁有優美卻又兇悍的弧度,鷹頭般的包銅手柄,重心靠後。
硬木製作的刀鞘以銅片包邊,銅箍夾緊,通常為黑色。刀入鞘後整體樸實的讓人不會多看第2眼。但是,鋼刀出鞘,任何人揮舞起來,其自身弧度帶來的劈砍威力可以輕易砍斷小樹,辟開木樁,這種威力體現在哥薩克騎士中流行的一句俗語“像劈田菜一樣的砍掉對手的頭!”。當你躍然馬背,手持哥薩克騎兵刀迎風揮舞的時候~你可體會到“如雄鷹展翅,沖向獵物”的感受。
由於標準的哥薩克騎兵刀握把無護手,重心靠後方便激烈運動中揮舞,轉刀,哥撒克騎士傳統的劈砍技巧就是利用重心弧形劈砍。重心靠後還方便在騎乘衝擊直戳對手時的刀身平穩不晃動。
傳統/制式哥撒克騎兵刀上的銅件是青銅/黃銅的,越是摩擦越是亮。標準的哥撒克騎兵刀沒有護手,帶護手的哥薩克刀都是後裝或者定做的握把。為了使刀的整體重心靠後和穩定,有些哥撒克騎兵刀的“鷹頭包”是整體鑄造或是罐鉛的,這樣做的附帶好處是—當對手距離騎士很近,並拉拽騎士時,夠分量的握把底會輕易的敲昏對手甚至打裂對手的頭。
現狀
今天的哥薩克人不被認為是一個民族。他們居住在俄羅斯、烏克蘭的沼澤與平原地區,同時他們是一個保持傳統的人群共同體。2005年,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提出《關於俄羅斯哥薩克人的國家義務》議案,保護哥薩克人的傳統。
蘇聯作家肖洛霍夫的長篇小說《靜靜的頓河》描述了十月革命前後頓河哥薩克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