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花燭

哥倫比亞花燭

哥倫比亞花燭(AnthuriumandraeanumLindl.),又稱紅鶴芋、紅掌、哥倫比亞安祖花、大葉花燭、燈台花屯蠟燭花、安祖花等。英文名叫做:lFamingoily。屬天南星科花燭屬植物,常綠,附生性。因其與眾不同的花序,更兼富有多種迷人的色彩,無論作為切花或盆花,哥倫比亞花燭一直常盛不衰。

基本介紹

  • 中文學名:哥倫比亞花燭
  • 拉丁學名:AnthuriumandraeanumLindl
  • 別稱:紅鶴芋、紅掌、哥倫比亞安祖花
  • :植物界
  • :被子植物門 Angiospermae
  • :單子葉植物綱 Monocotyledoneae
  • :天南星目 Arales
  • :天南星科 Araceae
  • :花燭族 Trib. Anthurieae
  • 分布區域:哥倫比亞
植物學史,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繁殖方法,栽培技術,物種分類,主要價值,植物文化,

植物學史

哥倫比亞花燭自1876年引入歐洲後,園藝學家就從未停止對其進行研究和新品種的選育。我國在70年代後期開始引種,至1983年逐步擴大生產規模。目前,處於哥倫比亞花燭科研最前沿的是夏威夷大學園藝系。
80年代初,他們就掌握了栽培、無性快繁的先進技術。90年代後,他們的研究深入到了組織細胞學和分子水平,主要研究領域包括:抗病品種的選育,轉基因技術與機理研究等。

形態特徵

哥倫比亞花燭是世界著名的切花與觀葉植物,葉色亮綠,心形;花梗高出葉片,佛焰花序是由很小的兩性花聚生在一起形成表面密布刺突的柱狀體;佛焰苞是佛焰花序基部的一片闊心形、色澤艷麗、表面波狀的蠟質苞片。

生長環境

要求高溫高濕環境,生長最低溫度為15℃,20~30℃生長最好。空氣相對濕度應在80%以上。夏季需遮光50%,光線過強會使葉片泛黃乃至變白。要求排水、通氣良好的環境,不耐鹽鹼。

分布範圍

原產哥倫比亞,主要分布在拉丁美洲熱帶地區

繁殖方法

用分株、播種或組織培養等方法繁殖。分株法同一般宿根花卉;播種法多用於育種。播後3~4年開花。盆土必須排水通暢,透氣良好。栽後每天噴水2~3次,並於植株周圍灑水以提高空氣濕度。每2~3個月追肥一次。
生長期經常保持盆土濕潤,休眠期見盆土乾透再澆水,此類植物大多喜濕,因此要設法提高濕度(將花盆放在裝有濕卵石或濕泥炭的淺碟內,或每天向葉叢噴水)。為促使植物旺盛生長,每兩星期施1次普通液肥。每年春季,給春季,給幼株換盆,介質用等兩的粗泥炭以及培養土和沙混合而成。盆底要有碎瓦片作排水層。如花莖下垂,沿盆插竹竿支縛。

栽培技術

織培養技術能在短期內進行大規模的無性繁殖。二十世紀六十年代,該技術日臻完善;八、九十年代,得到廣泛套用。現今,組培技術不僅成為工廠化育苗的最重要手段,而且是進行細胞與分子水平等深層次研究的技術平台。早在1974年,iPeirkR.L.M.等對哥倫比亞花燭進行了各種不同類型外植體形態建成可能性的研究。他對MS培養基基本配方作了大膽改良,誘導獲得成功,形成愈傷組織,並誘導出不定芽和不定根。此後,他又嘗試用液體培養的方法從佛焰苞和葉片上獲得愈傷組織,並提高了增殖率。隨後,很多學者以Pieirk等人的成果為基礎,對哥倫比亞花燭快繁體系的建立作了大量工作:研究涉及基本培養基中的氮素水平、碳源、固化劑、CKT、光照因子及基因型對培養的影響。

物種分類

南美洲的花燭屬植物非常豐富,有大約600個種,是天南星科中最大的一個屬。其中只有少數作為觀賞植物栽培。1853年,M.irTana在哥倫比亞的新格林那達海拔360米的喬灌林叢中發現原種。

主要價值

經濟價值
哥倫比亞花燭作為重要的切花作物,其觀賞價值與經濟價值不言而喻。單在夏威夷,1986年就創造了九百九十萬瑞士法郎的產值。由於其獨特的造型、亮麗的色彩、持久的水養時間和對栽培條件的諸多要求,使其價格不菲,成為國內外市場上最緊俏、最昂貴的切花之一。

植物文化

花語
寓意熱情、忠誠、一心一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