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法學院

哥倫比亞法學院

哥倫比亞法學院(Columbia Law School, 通常稱作CLS或哥大法學院)是常春藤聯盟成員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學院。哥倫比亞法學院被公認為是世界上最負盛名的法學院之一,自從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1987年開始對法學院排名以來,哥倫比亞法學院每年都排在前5名。分享此殊榮的只有耶魯哈佛斯坦福法學院。在2021年的《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U.S. News & World Report) 的權威法學院排名中,哥倫比亞法學院暫列第4。

建立於1858年的哥倫比亞法學院培養了大批傑出校友,其中包括兩位美國總統(富蘭克林·羅斯福西奧多·羅斯福)、九位美國最高大法院法官(包括三位美國首席大法官)以及為數眾多的美國政府內閣成員、總統顧問、美國國會議員和多個州的州長。位於美國法律和金融之都的紐約,哥倫比亞法學院也為華爾街大型律師事務所和各大投資銀行培養了大批的高端法律人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哥倫比亞法學院
  • 外文名:Columbia Law School
  • 簡稱:CLS
  • 創辦時間:1858年
  • 創辦人:James Kent
  • 辦學性質:私立大學法學院
  • 學校類別:法學院
  • 現任領導:Gillian Lester
  • 校訓:We Were There
  • 知名校友:富蘭克林·羅斯福,西奧多·羅斯福 
學院簡介,發展歷程,學術實力及排名,錄取標準,就業概況,校園景觀,貝勒羅芬馴服飛馬,生命力量,三向作品,走鋼絲者,飛行,知名校友,

學院簡介

哥倫比亞法學院是全世界最鼎鼎大名的法學院之一。這所培養了兩位美國總統,九位最高院大法官的法學院的影響力不光局限於法律界,同時也為世界各國的政商兩界培養輸送了無數的人才。其學院開設有三個學位:法律博士J.D.,法學碩士LLM,法律科學博士JSD。由於其在商法領域的強大實力,以及與華爾街千絲萬縷的聯繫,哥大法學院也被經常稱為“法學院中的商學院”。

發展歷程

哥倫比亞的法律教學可以追溯到18世紀。在哥倫比亞大學殖民地時期的畢業生中,包括美國著名的早期司法人物,例如約翰·傑伊(John Jay),約翰·傑伊後來成為美國第一任首席大法官。哥倫比亞學院於1793年任命其第一任法律教授詹姆士·肯特(James Kent)。1858年,哥倫比亞大學的法學院正式成立,被正式命名為哥倫比亞法學院(Columbia Law School)。2015年,Gillian Lester成為哥倫比亞法學院院長,並以“We Were There"作為口號,要求學生把哥大法學院的輝煌歷史銘記於心,追隨前輩的腳步,為公共利益和公平正義而奮鬥不止。

學術實力及排名

哥倫比亞法學院各項指標長期排在美國各大法學院前列。根據《美國新聞與世界報導》法學院排行榜,哥倫比亞法學院全美第四。《福布斯》法學院最佳職業前景排名中,哥倫比亞法學院排名第一。
根據美國National Law Journal對各大法學院畢業生大型律師事務所就業率排名,哥倫比亞法學院排名第一。
根據美國網站Business Insider對法律職業人士的調查,哥倫比亞法學院排名第三。此外,根據芝加哥大學法學院教授Brian Leiter對美國法學院教授的調查,哥倫比亞法學院師資力量在商法領域排名第二,國際法方面排名第四,憲法方面排名第五。

錄取標準

哥倫比亞法學院有著全美最嚴格的錄取標準之一。其核心學位J.D.的競爭極為激烈,每年有超過7000名學生申請,競爭僅有的350個席位。根據2019年的法學院公開的標準509信息報告,其法律博士J.D.的364名新生本科成績GPA的中位數為3.8,法學院入學考試LSAT分數的中位數為172,為全球考生的前1%。

就業概況

根據哥倫比亞法學院2018年ABA資料報告, 2018屆法律博士JD畢業生中有97.8%在畢業後的9個月內獲得了全日制的,長期的,要求法律博士JD學位的工作。畢業生的前25%,中位數和前75%的起薪均為190,000美元,包括標準的第一年級員工15,000美元的年終獎金,這個數字將升至205,000美元。就將2020年畢業生的最高比例送往美國最大的100家精英律師事務所而言,該法學院在《全美法律雜誌》(National Law Journal)的評選中,在全國所有法學院中排名第一 (67.68%),這是哥大法學院連續第7年占據該榜單的第一名。

校園景觀

貝勒羅芬馴服飛馬

1964年,當哥倫比亞法學院邀請雕塑家雅克·利普奇茨(Jacques Lipchitz)在校園裡創作一件藝術品時,他說:“別指望我會做一個帶天平的失明女士。我的點子會很不一樣。”
最終,我們看到了重達23噸的“貝勒羅芬馴服飛馬“的青銅雕塑矗立在Revson廣場法學院大樓的西口。這座室外雕塑將近5層樓高,是紐約市第二大的金屬雕塑,僅次於自由女神像。利普奇茲的雕塑描繪了希臘英雄貝勒羅芬與飛馬珀伽索斯的搏鬥。飛馬的蹄、翅膀和尾巴向四面八方張開。他們交纏的身體搖搖欲墜地矗立在一個底座上。這底座看起來像是一個巨大的鐵釘,被釘進了樓梯。這座雕塑的布置考慮到了它周圍的環境。雕塑的旋風般的能量與身後法學院大樓上反覆出現的垂直橫樑形成鮮明的對比。而其希臘神話般的主題則與大學主校區的新古典主義建築相呼應。利普奇茲認為,貝勒洛芬的故事代表了人類對自然的支配。在希臘神話中,貝勒羅芬用女神雅典娜的金籠頭馴服了飛馬,並在飛馬的幫助下完成了宙斯指派給他的一系列測試。利普奇茲說:“你觀察自然,得出結論,然後從中制定規則,而法律便由此孕育而生。”
貝勒羅芬馴服飛馬貝勒羅芬馴服飛馬

生命力量

在瑞夫森廣場的草地上站立的是哥倫比亞法學院的另一枚雕塑,建於1988年的大衛·巴卡拉的“生命力量”。
這個地點吸引了這位藝術家,他希望學生們可以聚集在雕塑旁邊,透過雕塑的“眼睛”窺視整個世界:通過這個雕塑,學生可以看到阿姆斯特丹大道的正上方,也可以俯瞰曼哈頓市中心,北面可以看到華盛頓高地。
哥倫比亞法學院
巴卡拉是一位藝術家和物理學家,他說,此雕塑代表了生命的一種結合力:出生之力、死亡之力、競爭之力和自然之力。

三向作品

亨利·摩爾的“三向作品”建造於1967年。有著曲線優美的青銅雕像的三個“腳”放置在混凝土圓柱底座上的青銅平台上。由於沒有清晰的背面和正面,“三向作品”鼓勵觀眾在雕塑周圍走走,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校園。此雕塑的意義在於教導哥大法學院學子時刻記住從不同的角度去觀測和思考事物。
哥倫比亞法學院

走鋼絲者

當藝術家維卡德(Kees Verkade)被要求為畢業於哥倫比亞法學院1907屆的威廉J.多諾萬將軍(General William J.Donovan)的畢業100周年做一個紀念時,維卡德創作了青銅雕塑“走鋼絲者”。此雕塑描繪了一個人在另一個人的肩膀上平衡,他穿過一條鋼索,繩子的長度留給觀者想像。“走鋼絲者”刻畫除了多諾萬將軍勇氣和謹慎並存的品質,也是時刻敦促著哥大法學院的學生,作為一個法律人士,應時刻如走鋼絲者一樣,勇氣與謹慎缺一不可。
走鋼絲者走鋼絲者
多諾萬被認為是現代美國情治單位之父,是美國駐泰國大使,並作為國際救援委員會的成員幫助難民,國際救援委員會在死後授予他自由獎。當多諾萬於1959年去世,享年76歲時,他獲得了美國四大最高勳章。

飛行

這座出自藝術家格特魯德·施韋策的不鏽鋼雕塑原名為“抽象雕塑”,後來又改名為“飛行”。這座8英尺高的三角形從傑羅姆·格林大廳後面草地上的石頭基座上升起,以鈍角向東傾斜。這座雕塑反射著天空和周圍的環境,在鼓勵著學生奮力展翅高飛。
飛行飛行

知名校友

西奧多·羅斯福:美國第26屆總統,1882屆
富蘭克林·羅斯福:美國第32任總統,1907屆
魯斯·巴德·金斯伯格:現任美國最高院大法官,1959屆
李·卡羅爾·布林格 (Lee Bollinger): 現任哥倫比亞大學校長,1971屆
楊安澤: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民主黨亞裔候選人,1999屆
大衛·斯特恩:前NBA總裁,1966屆
李小加:現任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集團行政總裁,2001屆
查爾斯·埃文斯·休斯:美國首席大法官,1884屆
約翰·傑伊:首任美國首席大法官,1776屆
埃里克·霍爾德:前美國法務部總檢察長,1976屆
米哈伊爾·薩卡什維利:吉魯吉亞前總統,1994屆,LLM
朱利亞諾·阿馬托:義大利前首相,1963屆,LLM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