哌嗪二酮

哌嗪二酮

哌嗪二酮類化合物(Diketopiperazines,DKPs)的特徵結構是由兩個胺基酸通過肽鍵縮合而成的環二肽(Cyclic dipeptides),穩定的六元環骨架結構使DKPs在藥物化學中成為一個重要的藥效團,表現出多種生物活性與藥理活性,日益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哌嗪二酮
  • 外文名:Diketopiperazines
  • 來源:微生物
簡述,作用,來源,生物合成,舉例,名稱,物理化學性質,合成,套用,

簡述

作用

穩定的六元環骨架結構使DKPs在藥物化學中成為一個重要的藥效閉,表現出了抗細菌、抗真菌、抗病毒、抗腫瘤、免疫抑制神經保護、抗瘧疾、抗朊病毒、抗高血糖等多種顯著的生物活性和藥理活性。有些DKPs是細胞都胞之交流的信號分子,能夠激活或抑制細菌LuxR介導的群體感應,被認為是通過干擾 微生物之間的信息交流來控制生物膜形成的潛在新型抗感染藥物。由日木Fujisawa公司上市的環二 肽類抗生素 Biocyclomycin (Bicozamycin)是Rho轉錄終止因子的特異性抑制劑,能夠有效地治療瘧疾。因此,DKPs 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極大關注。

來源

DKPs主要是由微生物產生的,特別是近年來國內外科學家相繼從來源海洋的細菌、放線菌和真菌中分離到大里具有DKPs結構的活性天然產物。

生物合成

然而,與有機合成相比,有關DKPs生物合成的研究報導卻屈指可數。隨著現代生物技術和測序技術的飛速發展,人們對DKPs生物合成的分子機制與機理的認識不斷深入。研究表明,DKPs 在生物合成機制上分為兩大類:非核糖體肽合成酶(Non-ribosomal peptide synthases,NKPSs) 和環二肽合成酶(Cycliodipeptide synthases,CDPSs)兩者的關鍵差異在於胺基酸前體的活化方式不同。

舉例

名稱

中文名稱:2,5-二酮哌嗪
英文名稱:Glycine anhydride
中文別名:甘氨酸酐
英文別名:2,5-Diketopiperazine; 2,5-Piperazinedione;(Glycine anhydride);Dioxo Piperazine;Cyclo(-Gly-Gly); 2,5-Piperazinedione; piperazine-2,5-dione;piperazine-2,3-dione
CAS號:106-57-0
分子式:C4H6N2O2
分子量:114.1026
結構式:如圖1
哌嗪二酮
圖1
摺疊

物理化學性質

外觀為片狀或針狀結晶,熔點:>300 °C,被鹼、酸或熱水水解可得甘氨醯甘氨酸,溶於熱水。

合成

L-脯氨酸、甘氨酸、L-纈氨酸L-苯丙氨酸L-丙氨酸為原料,採用固相合成的方法通過對氨基的保護(Fmoc)、與Wang樹脂的縮合、脫氨基保護基、胺基酸的縮合、樹脂的洗脫及環化等步驟合成了環(L-脯氨酸-甘氨酸),環(甘氨酸-甘氨酸),環(L-纈氨酸-甘氨酸),環(L-丙氨酸-甘氨酸),環(L-苯丙氨酸-甘氨酸)及環(L-脯氨酸-L-脯氨酸)等六種2,5-二酮哌嗪類化合物。

套用

大多數2,5-哌嗪二酮類化合物具有生物活性,比如1,4-雙(2,6-二甲苯基)-2,5-哌嗪二酮是植物抗菌劑,由2,6-二甲基氯代乙醯苯胺經雙分子縮合製得, 其化學結構與抗老年痴呆藥———奈菲西坦均屬於二醯胺類。2,6-二甲基氯代乙醯苯胺又是合成奈菲西坦的重要中間體。奈非西坦是由日本第一製藥有限公司開發的, 用於治療老年人認知障礙,同時該藥對由多種藥物引起的認知障礙、基底前腦損傷、大腦局部缺血等具有顯著療效。“西坦類”藥物是促智藥發展中較快的一種, 它直接作用於大腦皮層,具有激活、保護和修復神經的作用, 能改善大腦功能, 促進大腦對磷脂和胺基酸的利用,增加大腦中蛋白質的合成, 促進大腦半球的信息傳遞,提高學習和記憶能力,並能改善由於腦缺氧或物理、化學因素所造成的各種類型的腦損傷。1997年上市於瑞士的抗老年痴呆藥—雷沃斯的明也是醯胺類藥物,2000年4月獲FDA批准在美國上市, 後在70個國家陸續上市。套用醯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劑作為神經保護藥是一個較新、較活躍的領域 。藥理實驗表明消除PARP基因的小鼠, 對腦缺血和腦神經損傷有保護作用。典型的PARP抑制劑較多含有內醯胺結構 。咖啡因作為中樞興奮藥是腺苷受體拮抗劑,其結構也屬於內醯胺類 。1,4-雙(2,6-二甲苯基)-2,5-哌嗪二酮的合成路線如圖2所示:
哌嗪二酮
圖2合成路線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