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雷彗星記錄,一顆大約以76年為周期的彗星,是以英國天文學家哈雷(1656——1742)的名字命名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雷彗星記錄
- 周期:約76年
哈雷彗星記錄,一顆大約以76年為周期的彗星,是以英國天文學家哈雷(1656——1742)的名字命名的。
哈雷彗星記錄,一顆大約以76年為周期的彗星,是以英國天文學家哈雷(1656——1742)的名字命名的。古齊魯文化典籍中有世界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春秋·文公十四年》記載: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比哈雷的發現早了兩千年。此後,從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到辛亥革命前一年(...
哈雷彗星是惟一可以預報的大彗星,1705年,英國天文學家哈雷利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推算出其回歸周期及軌道,為表彰他的成就,遂將該彗星命名為哈雷。它成為公元前240年以來有32次回歸記錄的“熟客”。哈雷彗星的周期約為76年。在20世紀有二次出現。1910年回歸時條件良好,因而形象頗為壯觀:4月20日過近日點時彗尾已...
哈雷在整理彗星觀測記錄的過程中,發現1682年出現的一顆彗星的軌道根數,與1607年克卜勒觀測的和1531年阿皮延觀測的彗星軌道根數相近,出現的時間間隔都是75或76年。哈雷運用牛頓萬有引力定律反覆推算,得出結論認為,這三次出現的彗星,並不是三顆不同的彗星,而是同一顆彗星三次出現。哈雷以此為據,預言這顆彗星將...
《晉書·天文志》記載:“彗體無光,傅日而為光,故夕見則東指,晨見則西指。在日南北,皆隨日光而指。頓挫其芒,或長或短……”對哈雷彗星的記錄也以中國為最早、最完整。《淮南子·兵略訓》:“武王伐紂,東面而迎歲,至汜而水,至共頭而墜,彗星出,而授殷人其柄。”這可能是對公元前1057年哈雷...
大約有40顆彗星公轉周期相當短(小於100年),因此它們作為同一顆天體會相繼出現。歷史上第一個被觀測到相繼出現的同一天體是哈雷彗星,牛頓的朋友和捐助人哈雷(1656一1742年)在1705年認識到它是周期性的。它的周期是76年。歷史記錄表明自從公元前240年也可能自公元前466年來,它每次通過太陽時都被觀測到了。它...
‘哈雷彗星’月季_1是薔薇科、薔薇屬的一種植物,原產地是中國。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生長環境 氣候帶位於亞熱帶。生長習性 落葉灌木。主花期4-5月,6-10月可零星開花。繁殖方式 無性繁殖(分櫱繁殖),無性繁殖(扦插繁殖)。主要價值 主要用途是觀賞。具體用途是觀賞。觀測地點 上海辰山植物園。保存信息 海拔:5.0...
哈雷彗星觀測手冊 《哈雷彗星觀測手冊》是現代王德昌等編著的工具書。內容簡介 全書5萬多字,收集了業餘觀測者進行哈雷彗星觀測以及處理觀測結果所必需的大量資料,包括專業和業餘觀測組織、業餘觀測方法、哈雷彗星軌道以及哈雷彗星在中國歷史上的記載等。正文後有17個附錄便於讀者查考。
《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即指哈雷彗星,這一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②春秋時期中國曆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19年7閏的原則,這比西方早160年。③戰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其中有豐富的天文記載,反映了那個時期人們對天文的認識。(2)兩漢時期...
星孛是我國古代對彗星的稱呼,此外還有蓬星、長星等稱呼,出處《春秋》。發展歷程 中國古代關於彗星的紀事也很早,最可靠的是古書《春秋》對出現於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的彗星記錄:“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是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從魯文公十四年到清代宣統二年(公元1910年)止,史書對哈雷...
彗星記錄 世界天文史學界公認,我國對哈雷彗星觀測記錄久遠、詳盡,無哪個國家可比。《史記·秦始皇本紀》記載的秦始皇七年(公元前240年)的彗星,各國學者認為這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我國史籍和地方志中都有記錄。實際上,我國還有更早的哈雷彗星記錄。我國已故著名...
,邾國拒絕,並為新君辯曰:曹貜且母為齊女,而年最長。邾國(又名邾婁國、小鄒國),中國歷史上春秋戰國時代的一個諸侯國,國君為曹姓。哈雷彗星 公元前613年,哈雷彗星被中國古代的《春秋》一書所記載,“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星孛即指哈雷彗星,這是目前所知有關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
公元前613年,《春秋》中可能記載了哈雷彗星出現記錄(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公元前532年,“周景王十三年春,有星出婺女”,可能是新星的記錄。漢朝 公元前2世紀,西漢司馬遷著的《史記·天官書》詳細記載了天象。漢惠帝二年(前193年)有“天開東北,廣十餘丈。”漢景帝前二年(前155年)八月,熒惑...
網路上甚至有網友表示“每隔76年,也就是哈雷彗星來臨的時代,那些雞高興異常。就像抽獎活動一樣,中獎的雞會下一枚特別的蛋,然後枚蛋哄抬成為了價值連城的稀世珍寶。這有什麼稀奇?”不管怎樣,從古到今對於災異和彗星相互聯繫的豐富記錄雖然其中包含不少主觀臆想,但也有相當一部分是古代人對自然的樸素認識和直觀...
我國公元前240年的彗星記載,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早的哈雷彗星記錄從那時起到1986年,哈雷彗星共回歸了30次,我國都有記錄。1973年,我國考古工作者在湖南長沙馬王堆的一座漢朝古墓內發現了一幅精緻的彗星圖,圖上除彗星之外,還繪有雲、氣、月掩星和恆星。天文史學家對這幅古圖做了考釋研究後,稱之為《天文氣象雜占...
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的242年中,記錄了37次日食,現已證明其中32次是可靠的。魯莊公七年(公元前687年)“夏四月辛卯夜,恆星不見。夜中,星隕如雨”,這是對天琴座流星雨的最早記載。魯文公十四年(公元前613年)“秋七月,有星孛入於北斗”,這應該是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
(1)古書上關於夏朝時流星雨和日食的記載是世界天文史上最早的記錄。世界上關於哈雷彗星的最早記錄為公元前613年7月。(2)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戰國時期的《甘石星經》。(3)世界上第一次測量子午線長度的人——唐代僧一行。(4)世界上最早的指南儀器——戰國時期的“司南”,北宋時期指南針套用於航海。
獵戶座流星雨發生在10月至11月初,極大期出現在10月21至22日,每小時約可以觀測到約25顆來自獵戶座靠近雙子座邊緣的輻射點的流星。獵戶座流星雨的母彗星是哈雷彗星(1P/Halley)。獵戶座流星雨的特徵非常明顯:流星速度快,亮流星多,而且呈白色,峰值流量持續時間長。這些特點都令其更適合公眾觀測。獵戶座流星雨的...
彗星記事 中國很古就有彗星記事,最可靠、的記錄,開始見於《春秋》:“魯文公十四年秋七月,有星孝人於北斗。”魯文公十四年是公元前613年,這是世界上最早的一次哈雷彗星記錄。《史記·六國表》載:“秦厲共公十年彗星見。”秦厲公十年就是周貞定王二年,也就是公元前467年。這是哈雷彗星的又一次出現,...
(1)先秦時期:①春秋時期,留下了世界上公認的首次哈雷彗星的確切記錄。《春秋》記載,公元前613年,“有星孛入於北斗”,即指哈雷彗星,這一記錄比歐洲早六百多年。②春秋時期中國曆法已經形成自己固定的系統,基本上確立19年7閏的原則,這比西方早160年。③戰國時期,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天文學著作《甘石星經...
”這解釋了那個時期為什麼沒有在夜空看到獨特景觀的記錄。其他有記載的大型天體事件包括:後代在巴約掛毯(Bayeux Tapestry)里記錄的1066年哈雷彗星出現在空中的事件。研究人員曾指出,《盎格魯-撒克遜編年史(Anglo-Saxon Chronicle)》里的一條記錄描述的日落後看到的一個“紅色十字架”,可能是一顆超新星。然而這件事發生...
對於哈雷彗星的觀測記錄,從公元前613年到20世紀初,中文載籍中共有31次記錄,最早的一次在公元前1057年。對於太陽黑子的觀測,最早見於約公元前4世紀甘德的《星占》。正史中關於太陽黑子的記錄,始於公元前28年。至1638年,見於正史中的太陽黑子記錄約百餘例,散見於其它漢文載籍的記載可能更多。這些珍貴的資料,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