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里·S·杜魯門(哈瑞·杜魯門)

哈里·S·杜魯門(美國第33任總統)

哈瑞·杜魯門一般指本詞條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哈里·S·杜魯門(英文:Harry S. Truman,1884年5月8日-1972年12月26日),其姓氏早年在中國被譯作“褚盟”,美國民主黨政治家。

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杜魯門在法國帶領一支炮兵部隊。1922年,當選為密蘇里州傑克遜縣法院的法官。1935至1944年任聯邦參議員。1945年,擔任第34任美國副總統。1945年4月至1953年擔任第33任美國總統。1953年卸任回鄉。1972年12月26日,在堪薩斯城病故。

杜魯門執政期間,主要整頓了美國政府機構;完善總統任期與繼任制;提出有關就業、住房、民權等方面的立法;提出“杜魯門主義”;向國會提出在經濟方面援助西歐,並被批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里·S·杜魯門
  • 外文名:Harry S. Truman
  • 別名:褚盟(早期譯名)
  • 國籍:美國
  • 民族:美利堅人
  • 出生地:密蘇里州拉馬爾市
  • 出生日期:1884年5月8日
  • 逝世日期:1972年12月26日
  • 職業:政治家
  • 畢業院校:堪薩斯大學民法學校
  • 信仰:基督教
  • 主要成就:提出“杜魯門主義”
    援助西歐
    整頓政府機構
    簽署就業、住房、民權等方面的法案
  • 政黨民主黨
人物生平,早年經歷,從政時期,卸任生活,為政舉措,政治方面,經濟方面,社會方面,外交方面,軍事方面,個人著作,個人榮譽,個人生活,人物軼事,人物評價,人物紀念,

人物生平

早年經歷

1884年5月8日,杜魯門出生於密蘇里州拉馬爾,在杜魯門只有11個月大的時候,家庭遷到密蘇里州格蘭德維尤的一個農場。
1890年,6歲的杜魯門隨家庭遷移到密蘇里州獨立城,並進了公立學校讀書。
1901年,杜魯門中學畢業,考慮到家庭經濟困難,無法供其繼續升學,便報考公費的軍校,卻因為視力太差而未能如願,只好輟學到社會上求職,從此再也沒有機會接受正規的大學教育。之後,杜魯門先是在獨立城一個鐵路承包商那兒找到了一份計工員的工作。工程結束後,杜魯門又到附近堪薩斯城的《堪薩斯城明星報》找了份收發郵件的活。
大約在1902年底到1903年初,杜魯門在堪薩斯城國民商業銀行找了份辦事員的活。
1905年,杜魯門跳槽到聯合國民銀行。
1906年初,因家裡人手不足,杜魯門辭去銀行的工作回家幫忙料理農場。
1914年,杜魯門的父親過世後,杜魯門便開始嘗試從事一些生意。杜魯門先是和朋友在俄克拉荷馬投資開採鋅礦,因經營不善,公司在1916年9月關門倒閉;同月,與朋友合夥成立了摩根煉油公司,之後因一戰爆發,杜魯門入伍,公司轉給了他人。
1917至1918年,在俄克拉荷馬州西爾堡炮兵學校學習。
1918年4月,杜魯門所在的國民警衛隊被編入美國陸軍第35師60旅129野戰炮團,開赴法國作戰,杜魯門被任命為129團D連連長。
1919年退役,杜魯門和戰友埃迪·雅各布在堪薩斯城合夥開了一家男子服飾用品商店,但因為美國第一次經濟衰退,最終倒閉。
1921年,在戰友吉姆·彭德格斯特的建議下投身於政界,而吉姆·彭德格斯特是當時密蘇里州民主黨頭面人物湯姆·彭德格斯特的侄兒。

從政時期

1922年,在堪薩斯城民主黨政治集團首腦湯姆·彭德格斯特的幫助下,杜魯門當選為密蘇里州傑克遜縣的法官。
1924年,杜魯門競選連任失敗,為了生計,杜魯門找了份推銷員的工作,為堪薩斯城一家汽車俱樂部推銷會員證。
1926年,杜魯門在彭德格斯特集團的支持下再次出來競選公職,杜魯門原來的目標是縣稅務官,但湯姆·彭德格斯特要讓杜魯門競選縣首席法官,杜魯門獲得成功,成了縣首席法官。
1930年,以絕對優勢連任克遜縣首席法官 。
1934年屆滿,因為縣法官只能連任兩屆,杜魯門只好另謀出路。杜魯門本人曾有意競選密蘇里州州長,但因為彭德格斯特集團另有人選競選這一職位,便拒絕了他。
1934年,三四名彭德格斯特原先比較中意的人選因各種原因都拒絕參加競選密蘇里州民主黨參議員,彭德格斯特找到杜魯門,杜魯門參加了聯邦參議員的競選,最終成功競選。
1940年,杜魯門第一任參議員任期屆滿時,彭德格斯特也已經入獄。杜魯門的主要競爭對手為勞埃德·斯塔克。富蘭克林·羅斯福比較欣賞斯塔克,希望杜魯門退出這次參議員競選,並在州際商務委員會為杜魯門安排好了一個位置,但杜魯門拒絕了羅斯福的建議。最終,杜魯門以微弱的優勢再一次當選參議員。
1944年,羅斯福第四次競選總統時,杜魯門被提名為副總統侯選人;11月,杜魯門當選為美國副總統。
1945年4月12日,時任總統羅斯福因病逝世,杜魯門接任總統。
1948年,競選連任總統成功。
1951年的夏天杜魯門邀請了德懷特·艾森豪(當時仍未決定加入什麼政黨)為民主黨出選總統,而自己則當他的副總統,但建議遭艾森豪拒絕。
1952年3月,杜魯門宣布放棄競逐,又極力勸說伊利諾州州長阿德萊·史蒂文森參選,最終史蒂文森成為了1952年美國總統選舉中,民主黨的候選人。
1953年,他參加新任總統艾森豪的就職典禮之後,與妻子回到獨立城。
哈里·S·杜魯門(哈瑞·杜魯門)

卸任生活

1955年至1956年,杜魯門撰寫了兩本回憶錄,並從從中賺取了600000美元,但大部分錢均用作交稅和支付協助撰寫回憶錄的人員的薪水。
1956年,杜魯門出訪歐洲,在英國,杜魯門獲牛津大學頒發民法學榮譽學士學位,並最後一次和朋友邱吉爾會面。回程美國前,他又為民主黨總統候選人阿德萊·史蒂文森作全力支持(他最初支持紐約州州長W·艾夫里爾·哈里曼)。
1957年,出資成立了杜魯門總統圖書館,捐贈予聯邦政府。
杜魯門(右坐者)與妻子一同見證《醫療保健法案》的簽署杜魯門(右坐者)與妻子一同見證《醫療保健法案》的簽署
1960年大選前夕,杜魯門致信眾議院議員、民主黨人范尼克,懇求他盡一切努力幫助民主黨獲得選票,並支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約翰·甘迺迪和副總統候選人林登·詹森”。
1964年,杜魯門在浴室跌倒,撞傷了額頭,折斷了兩條肋骨,眼鏡也撞碎了。自此,他的身體狀況大不如前,並中斷了以往每天到總統圖書館的習慣。
1965年,杜魯門與他的妻子見證時任總統林登·詹森在杜魯門圖書館簽署《醫療保健法案》,並把首兩張醫療保健卡給予杜魯門和妻子貝絲,杜魯門亦曾在任內爭取落實全民醫療保健。
1972年12月5日,杜魯門因肺炎引發肺氣腫,被送往堪薩斯城研究醫院及醫療中心;12月26日因器官衰竭逝世,享年88歲。杜魯門死後被安葬於杜魯門圖書館。

為政舉措

政治方面

  • 整頓政府機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行政機構惡性膨脹,職責重疊,管理混亂,辦事拖拉,官僚習氣嚴重。因此,杜魯門強調他“首先要做的一點是整頓政府的機構”。1945年5月,杜魯門向國會提出咨文,請求制訂改組政府機構的立法,擴大總統管理和改革行政機構的權利。他迅速發布行政命令,撤銷許多戰時機構,整頓和加強了在復員期間仍需發揮作用的機構。1939年至1946年中成立的戰時緊急機構大約有165個,到1946年底保留下來的主要機構不到12個。政府工作人員從戰時最高點——610萬,降低到1947年最低點——550萬。
  • 完善總統任期制與繼任制
美國對總統的一屆任期為4年,4年屆滿重新改選。美國憲法並無明確規定總統的連任次數,只是因為美國第一任總統喬治·華盛頓在任滿兩屆後便堅拒再次參加總統競選, 才形成了總統選舉的一個慣例, 即總統只能連任一次,任期不超過8年。但在1940年,富蘭克林·羅斯福打破了這一不成文的傳統,但既然慣例已破,就難免會再有總統這樣做, 這讓杜魯門非常不安。為此, 杜魯門批准了國會通過的憲法第22條修正案。該修正案規定:“任何人不得任總統之職兩屆以上, 在另一人任總統期內接任或代行總統職務兩年以上者, 不得再任總統之職一屆以上。 本條不適用於當國會提出本條時正在擔任總統的人,亦不妨礙當本條開始生效時正接任或代行總統職務者在該任期期滿前繼續任職。”這項法案於 1951年開始生效。憲法第22 條修正案,杜絕了總統終身制的完善了美國的總統制。
杜魯門還修改了《總統繼任法》 關於總統繼任順序問題的有關規定。早在1945年6月19日,杜魯門就向國會建議修改 《總統繼任法》。杜魯門建議在總統繼任順序上, 排在副總統之後的應是眾議院議長和參議院臨時議長, 然後才是內閣成員。杜魯門的建議在眾議院很快就被通過了, 但在參議院卻遭到保守派的反對。1947年2月, 杜魯門再次向國會提出他的建議,這一次終於獲得成功。1947年7月18日,國會通過了新的 《總統繼任法》。 規定:正副總統都出缺時,代理總統職務的人的順序是:眾議院議長、參議院臨時議長、按各部建立先後排列的內閣級部長。
  • 強化總統權力
杜魯門在總統任期內頻繁使用否決權,加強總統對國會權力的滲透和影響,杜魯門任內共否決了250項議案。此後,利用否決權影響議案的通過日漸成為總統影響國會立法的一個重要手段。杜魯門也合理利用法律法規,拓展總統在內政外交上的權力空間。
杜魯門認為國家安全處於緊急狀態時, 總統作為三軍最高統帥有權動用軍隊。之後的韓戰中,杜魯門在事前沒有得到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就出兵干涉朝鮮,開創了先例。此後,歷屆總統都援引這一先例,以國家安全處於緊急狀態為由,在沒有得到國會批准的情況下向海外派兵,採取戰爭行動。
在二戰後,美國在海外承擔的軍事義務大大增加, 並且隨著冷戰的升級而不斷加重,這都要求必須有一個高效的軍事指揮機制。而美國原有的陸、 海軍各自為政的局面顯然也遠不能適應新形勢的需要。 為此, 杜魯門頂住來自軍方的巨大壓力, 對軍事機構進行了改組:撤銷了原有的陸軍部和海軍部, 另外設立國防部, 負責保衛國家安全; 國防部部長應由總統指派文職的內閣閣員擔任; 國防部下設陸、 海、 空三個分支機構, 分別由一名部長助理負責。 三軍指揮權得到有效統一,總統的掌控能力也得到提升。

經濟方面

  • 財政
為了抑制通貨膨脹、消滅戰爭期間增長起來的財政赤字,杜魯門政府實行“ 補償性財政政策”,採取了兩項措施:一是急劇削減軍費支出;二是急劇減少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由於軍費開支和國家基本建設投資的大量削減,使國家財政收支情況好轉。但在物價管制方面,儘管杜魯門幾經努力,但終因其舉棋不定,出爾反爾,而未有成效。

社會方面

  • 簽署就業法
為了解決日益嚴重的失業問題,1946年2月20日,杜魯門簽署了《1946年就業法》。根據這項法案,聯邦政府必須負責協調和利用自己的一切計畫、政策、職權和資源,為找工作的人提供有益的機會。該法案還規定要建立一個經濟顧問委員會,正式授權美國玫府制訂出旨在防止經濟衰退、保持充分就業的財政金融政策。
  • 住房問題
為緩和二戰後的住房困難問題,1945年9月,杜魯門就強調:住宅問題在國家需要採取堅決行動的各種事項里應居於重要地位。杜魯門要求國會通過法令,規定房屋最高限價,並授權給他將全國建築材料的半數用於營造廉價住房;擴大住宅投資保險制度,鼓勵私人出資建築住宅;加強科學研究工作,尋找更好的和更便宜的建築材料和方法。
1946年2月,杜魯門向國會提出了退伍軍人緊急住房計畫;5月, 國會批准了兩年內為退伍軍人建造 270 萬套住房的緊急住房法案。4年之後,國會又通過了《1949年全國住宅法》,該法授權在最後 6 年為低收入家庭建造81萬套廉價公共住房,聯邦政府為城市清理貧民窟和改善農村住宅提供大筆貸款和援助。杜魯門認為“這項影響深遠的法案對美國人民的福利具有重大的意義。”
  • 國民經濟保險
二戰期間兵役體檢中所暴露的美國公民健康狀況不良及因付不起昂貴的費用而使眾多的公民得不到適當的治療的事實,讓杜魯門很為震驚。1945年11月19日,杜魯門向國會提出通過扣薪及其扣除辦法,實行國民健康強制保險,這個方案的要點是:醫療費用由強制保險和國家總收入中支付;因病因傷的工資損失由政府補助;醫院和醫療機構由地方政府興辦;醫藥教育和醫藥研究由聯邦政府給予補助。但由於“反對集團”的阻撓,使得這一方案未能立法。
  • 工人權益
1947年6月,由南方保守民主黨人支持的共和黨控制的第八十屆國會通過了《塔夫脫—哈特萊法》(即 1947 年勞工關係法)。該法從根本上修改了瓦格拉法所賦予工會的權利,大大地擴大了僱主的權利,是戰後最反動的勞工立法。它激起了美國工人階級的強烈抗議。杜魯門著眼於國內外的形勢和 1948 年的總統選舉,於1947年6月 20日否決了這項法案。1950年1月,杜魯門還促成了《公平勞動標準法》中的12項修正案,將工人的最低工資從 1945 年的每小時40美分提高到1950年的75美分。
  • 民權
1946年12月5日,杜魯門頒布行政命令,創立總統民權委員會,要求全面評估種族關係現狀,提出發展民權的建議。1948年2月,杜魯門就民權問題向國會提交一份特別咨文,建議在法務部設立民權司,制定反對私刑和人頭稅的法律,設立常設的公平就業實施委員會,以防止就業上的種族歧視。此後,杜魯門又把這些建議列入1948年的民主黨綱領。1948年7月26日,杜魯門頒布兩個行政命令,要求在聯邦政府和武裝部隊中廢除種族隔離。1949年他邀請黑人出席總統就職典禮的招待會和舞會,他也任命了維京群島的第一個黑人總督和聯邦法院的第一個黑人法官。

外交方面

  • “杜魯門主義”
1947年3月12日,杜魯門在參眾兩院兩院聯席會議上發表了後來被稱為“杜魯門主義”的咨文。在咨文中杜魯門分析了希臘和土耳其對中東和西歐甚至對整個西方國家的重要性,並提出給予他們援助。杜魯門要求國會授權,在至1948年6月30日截止的期間向希臘和土耳其提供4億美元的援助。杜魯門在其咨文中,不但提出要給予希臘和土耳其援助,更闡述了他將通過提供援助的方式,積極參與世界事務,擴張美國勢力,遏制蘇聯的戰後外交戰略。1947年4月22日和5月9日,美國國會兩院分別通過“援助希臘、土耳其法案”5月22日,杜魯門簽署“援助希臘、土耳其法令”,杜魯門主義正式付諸實施。杜魯門主義實質上是美國遏制蘇聯,稱霸世界的全球擴張主義,它是美國公開推行對蘇冷戰政策的重要步驟,標誌著美蘇戰時同盟的正式破裂,從此長達近半個世紀的冷戰的全面展開。此後,杜魯門政府的外交政策就緊緊圍繞著遏制戰略而不斷發展。
  • 援助西歐
二戰後西歐的經濟混亂和社會政治動盪,使杜魯門意識到,要解決美國和世界所面臨的問題必須對西歐進行援助。杜魯門希望通過援助西歐,恢復西歐經濟,消除共產主義在西歐國家中的影響,穩定西歐的資本主義制度。杜魯門決定,為了重建歐洲的經濟,還需要一個更龐大、更廣泛的計畫。1946年秋,杜魯門要求國務院、陸軍部和海軍部的聯合委員會參與這個問題的研究,並提出行動方案。1947年12月19日,杜魯門在與國內參眾兩院領袖和政府許多領導人研究並作了充分的輿論準備後,向國會提交了“美國支持歐洲復興計畫”的咨文。他要求國會在1948年一1952年撥款170億美元,在頭15個月先撥68億美元,並正式提出成立經濟合作署。國會根據杜魯門的請求儘速採取了行動,但國會沒有同意所建議的全部數額。1948年4月2日,美國國會通過了“1948年對外援助法”。4月3日,經杜魯門簽署,馬歇爾計畫正式執行。此外,美國也對西歐國家進行了軍事援助,並於1947年通過共同防禦援助法。雖然如此,但美國並沒有使軍事援助成為美國對外援助的重點。
  • 中國內戰
1947年,杜魯門命令組成調查團再訪華。魏德邁報告內警告國民黨軍事上已處於劣勢,中共很可能統一中國,他建議美國承諾給予國民政府援助,惟不被美國政府採納,撰寫之報告更被列為機密被束之高閣。且美國總統杜魯門堅決反對其意見,並在杜魯門總統支持下,喬治·馬歇爾已下令自1946年7月29日到1947年5月26日,美國政府對國民政府實行武器禁運。1948年4月,美國國會通過《援華法》,經杜魯門批准後對國民政府援助4億美元,其中1.25億美元特別贈款用於自行購買軍事物資而非直接援助 。由於各方的拖延,直至1948年底第一批物資才運抵中國。
杜魯門政府清楚自己的對華政策,軍經援助、調停行動均使中華民國政府走向失敗,決定趕在國共分出最後勝負前,採取“袖手旁觀”政策,在盟友中華民國在大陸全面崩潰前儘速脫身。
  • 台灣方面
韓戰爆發後,杜魯門認為如果美國在北部失去南韓,在南部失去台灣,則美國所占領的日本將被南北夾攻,東南亞各反共國家將受到極大威脅。這不僅將打擊美國在亞洲部隊的士氣,而且還會威脅到美國在西太平洋的地位。因此,韓戰一爆發,杜魯門迅疾派第七艦隊和十三航空隊去保衛台灣,並對美國西太平洋海島防禦圈“重新劃線”,把台灣納入西太平洋防線。並且杜魯門政府堅決反對蔣中正的軍隊赴朝,因為使用蔣軍只能給中國人民解放軍攻打台灣一個口實,完全不符合美國“保台”政策基點。在杜魯門任期內,始終沒有改變對蔣中正的冷淡態度,對於蔣中正又是致信又是派夫人的各種求援,杜魯門一概不加理會,甚至在蔣中正危難之際,杜魯門還決定由原來的“扶蔣”政策改為“棄蔣”政策。另一方面,杜魯門也試圖“換馬”,尋找為美國所用的新的代理人。但杜魯門逐漸意識到台灣對美國全球戰略的重要性,以至對台政策由“棄蔣”轉為“援蔣”,加強對台灣的軍事經濟援助,還明確表示要保護台灣,促使美國的盟國發展與台灣的關係。

軍事方面

  • 對日使用核子彈
1945年,在波茨坦會議上,史達林提出了蘇聯、美國共同占領日本的要求,使杜魯門感到非常為難。杜魯門以非正式方式告訴史達林:“美國已擁有一種具有空前毀滅性能的新式武器”,史達林面無表情地表示:“希望能好好利用它來打擊日本”。史達林的這種態度,令杜魯門決定使用核子彈,“使蘇聯變得更好說話”。蘇聯軍隊占領了東歐大部分地區,杜魯門急於想在蘇聯對日宣戰之前使用核子彈,不依靠蘇聯結束太平洋戰爭,以便日後在解決東亞問題時掌握話語權。波茨坦會議結束時,通過了“波茨坦公告”,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無條件投降,否則,日本就只有“迅速和徹底地毀滅”。日本沒有意識到這一警告的背後就是將使用核子彈的暗示,所以拒絕了“波茨坦公告”。波茨坦會議後,杜魯門在回國途中,就向軍方下達了向日本投放核子彈的命令。
1945年8月6日上午9時15分,美軍飛機投下的第一顆核子彈在廣島爆炸,方圓42平方公里的城市被摧毀,房屋毀壞率達70%以上,14萬人死亡。當天夜晚,美國總統杜魯門發表“投彈聲明”,要求日本儘快投降。之後,美國政府宣布“只要能降低對日本本土作戰的風險,再投幾顆核子彈也在所不惜”(事實上,美國只剩下一顆核子彈了)。8月9日上午9點零1分,第二顆核子彈被投向了有27萬人口的海港城市長崎,長崎上空隨即騰起了巨大的蘑菇雲。兩次投放核子彈也加快了日本的投降速度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結束。8月15日,日本天皇向全世界發布了投降詔書。
  • 韓戰
參見:韓戰
1945年8月10日 在得知日本決定投降、前蘇聯準備對日宣戰後,美國臨時提出以穿過朝鮮半島的北緯38度線為美蘇控制分界線。
1948年8月15日 大韓民國成立,美國選中李承晚成為大韓民國第一任總統。1949年9月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宣布成立。
1950年6月25日 南北韓建國後雙方都沒有放棄用武力統一的想法,最終導致在6月25日爆發全面內戰;6月26日,杜魯門總統命令駐日美國遠東空軍出動協助韓國軍隊作戰;7月1日 美軍地面部隊入朝;7月8日,杜魯門任命美國遠東軍總司令麥克阿瑟為“聯合國軍總司令”。9月15日,美軍在仁川登入,把戰火引到中國邊境;9月16日 金日成首次請求中國出兵;10月3日 北韓再次請求中國出兵;10月4日 韓美軍隊開始越過“三八線”,向鴨綠江進軍;10月5日 由於美軍越過“三八線”觸動了中國的底線,中國中共中央決定由彭德懷率部隊出兵朝鮮;10月19日 中國人民志願軍隱蔽渡江,陸續進入北韓;10月25日 志願軍打響抗美援朝第一戰。
1951年4月11日凌晨,杜魯門在發現麥克阿瑟意圖擴大韓戰證據後將麥克阿瑟解職,任命李奇微中將為繼任者;5月16日,杜魯門決定謀求停戰;5月22日,美軍開始大規模反擊;6月,抗美援朝大規模戰役停止,朝鮮半島開始了戰爭和談判糾纏的兩年。1953年7月27日,《朝鮮停戰協定》簽訂,韓戰正式停戰。

個人著作

出版時間著作名稱
1955年
《杜魯門回憶錄:決定的年代 》
1956年
《杜魯門回憶錄:試驗和希望的年代》
來源:

個人榮譽

時間榮譽
1956年
牛津大學民法學榮譽學士學位
2008年
英國《泰晤士報》“美國最偉大總統”第7名
2009年
美國政府衛星有線電視台“美國最好總統”第5名

個人生活

  • 家庭背景
杜魯門的父親名為約翰·安德森·杜魯門,是一位農夫和家畜商販。杜魯門的母親名為瑪莎·艾倫·楊·杜魯門。杜魯門有一個弟弟和一個妹妹,分別叫約翰·維維安·杜魯門和瑪麗·簡·杜魯門。
  • 感情經歷
一戰結束以後,杜魯門回到了獨立城,並於1919年6月28日迎娶了他一直深愛的伊莉莎白·維吉尼亞·華萊士·杜魯門。1924年2月17日,兩人的女兒瑪麗·瑪格麗特·杜魯門·丹尼爾出生。
  • 家庭關係
人物關係姓名
父親
約翰·安德森·杜魯門
母親
瑪莎·艾倫·楊·杜魯門
弟弟
約翰·維維安·杜魯門
妹妹
瑪麗·簡·杜魯門
妻子
伊莉莎白·維吉尼亞·華萊士·杜魯門
女兒
瑪麗·瑪格麗特·杜魯門·丹尼爾
來源:

人物軼事

  • 中間名
杜魯門的父母在給杜魯門取名時,父親主張中間名用祖父安德森·希普·杜魯門(Anderson ShippeTruman)的中間名“希普”(Shippe),而母親則主張用外祖父所羅門·楊(Solomon Young)的名字“所羅門”(Solomon),雙方互不相讓,最後雙方妥協,給孩子取了“哈里·S ·杜魯門(Harry S Truman)”的全名,中間名只用一個字母“S” ,這樣雙方的意思都照顧到了。因為“S” 不是縮寫 , 所以後面不加圓點。按照英文文法,只有縮寫的字詞才需要加上一點,所以“S”的後面不用加圓點。杜魯門曾說過,“S”本身就是一個名,不是字母,所以後面不需加上一點。但美國政府部門的官方檔案有在“S”後面補上一點。依據杜魯門圖書館保存的杜魯門簽名,簽名的“S”字後,大多都附有一點。關於杜魯門的字母“S”後應否加上一點,一直以來也引起了廣泛的爭論。
杜魯門的簽名杜魯門的簽名
  • “石油大亨”
杜魯門早年與朋友成立了煉油公司,從事石油的勘探、開採。命運似乎和杜魯門開了一個玩笑,在公司找到可開採的油田前,美國宣布參加第一次世界大戰,導致勞動力奇缺,杜魯門本人也應徵入伍,煉油公司只好轉讓。當時公司在德克薩斯格林伍德縣的一口鑽井已鑽到了1500 英尺的深度,但還沒見到石油 。新股東接手後,在原地繼續鑽探,很快就找到了石油。這個油田後被稱為梯特爾油田,是德克薩斯開發最大的油田之一。杜魯門和他的朋友們如果再堅持一段時間,那美國歷史上可能就會少一個杜魯門總統而多一個叫杜魯門的石油大亨了。

人物評價

杜魯門在維持和發揚美國進步傳統方面,是布賴恩威爾遜和兩位羅斯福的真正繼承人,的的確確,杜魯門擴大了進步運動。杜魯門的“公平施政”不僅鞏固和擴大了新政的結構;而且在民權、公共衛生和公眾權力等重要領域,開闢了進步主義的新邊疆。(美國歷史學家阿瑟·林克評)
在政治路線上,杜魯門是一位保守主義者,是一位反共的資產階級右派。杜魯門的大部份建議沒有制訂成法律,但這些建議為六十年代甘迺迪的“新邊疆”和詹森的“偉大社會”指出了改革的方向,為二戰後三十年來美國國內政策奠定了基礎。杜魯門在美國自由主義改良運動的發展史上起了承先啟後、繼往開來的作用。然而,杜魯門推行“公平施政”只是出於美國壟斷資產階級和杜魯門本身利益的需要。(《世界歷史》評)
哈里·S·杜魯門(哈瑞·杜魯門)

人物紀念

  • 獎項命名
獎項名稱備註
由杜魯門總統家鄉獨立城的官員推選獲獎者,頒發給在公共服務方面有卓越表現的人
杜魯門學者獎
旨在鼓勵大學生獻身公職或投入公共服務領域
  • 地點命名
地點名稱備註
前身為東北密蘇里州立大學
  • 其他命名
名稱備註
杜魯門號航空母艦
於1998年7月25日開始服役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