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於印度。曾在拉合爾的旁遮普大學學習,後入英國利物浦大學學習,1951年予劍橋從亞歷山大·羅伯茲·托德開始研究核酸,後曾在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麻省理工學院任教授及搞研究。後因研究細胞核內遺傳物質控制蛋白質合成的機制獲1968年諾貝爾生理學及醫學獎金。他於20世紀60年代早期合成了精確結構已知的核酸分子。所合成的核酸分子加入適當的物質中便可合成蛋白質。將這些蛋白質與核酸的結構加以比較,便可知蛋白質中各部分的“密碼”位於核酸的哪一片斷。1970年他首次人工複製成酵母基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爾·葛賓·科拉納
- 國籍:美國
- 出生地:印度
- 職業:分子生物學家
- 主要成就: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性別:男
簡介,生平,為遺傳工程鋪平了道路,在村子裡令人刮目相看,
簡介
哈爾·葛賓·科拉納(Har Gobind Khorana,1922年1月9日-2011年11月9日)是一位出生於印度的美國分子生物學家。他在1968年,因為解出了遺傳密碼,而與羅伯特·威廉·霍利(Robert W. Holley)以及馬歇爾·沃倫·尼倫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共同獲得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生平
為遺傳工程鋪平了道路
聰明、謙遜,是同事們對科拉納的描述。科拉納對遺傳學研究的興趣始於20世紀50年代早期在劍橋大學——分子生物學家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和弗朗西斯·克里克(Francis Crick)1953年在那兒發現了DNA的分子結構——擔任研究員期間。科拉納在沃森、克里克等科學家的發現基礎之上,確立了核苷酸組合形成特定的胺基酸——蛋白質的基本成分。
科拉納與1968年一起分享諾獎的尼倫伯格和霍利的研究確認核苷酸編碼是以三個一組——稱做密碼子——的方式傳遞給細胞。其中,科拉納發現了64個組份中的每一組核心苷酸的精確排列。同時,他和尼倫伯格還發現了核苷酸的某些組份是如何指示細胞開始或停止合成蛋白質的方式。
1972年在科拉納加盟麻省理工學院後,他領導的一個研究小組利用人造核苷酸合成了第一個人造基因。四年後,他宣布人造基因在細菌細胞內正常發揮作用。20世紀80年代,他合成了視網膜紫質基因——人類視覺中極為重要的感光蛋白質。與此同時,他還進行了與色素性視網膜炎相關的視網膜紫質突變的研究。
威斯康辛大學生物化學教授阿西姆·安薩里(Aseem Ansari)說:“(遺傳工程)整個發展都是基於科拉納的化學理論,他是我的靈感來源。”
在村子裡令人刮目相看
科拉納是家裡五個孩子中年齡最小的,他的父親是印度旁遮普地區萊浦爾小村(現屬巴基斯坦)的一名基層稅務員。科拉納的確切出生日期不詳,可能是1922年1月9日。
家庭雖然貧窮,但他的父親十分重視教育,因此孩子們都有文化,這使得他們在村子裡令人刮目相看。科拉納因獲得獎學金而得以就讀位於拉合爾的旁遮普大學,1943年獲得學士學位,並於1945年獲得化學和生物化學碩士學位。1945年,他離開印度到英國利物浦大學深造,1948年獲得有機化學博士學位。他曾在蘇黎世的瑞士聯邦理工學院做博士後研究,並在那兒邂逅了後來成為他妻子的埃絲特·伊莉莎白·西博勒(Esther Elizabeth Sibler)。
科拉納在英國劍橋和加拿大溫哥華擁有研究職位。1959年在英屬哥倫比亞大學,他和同事約翰·G·莫法特(John G. Moffatt)合成了能促進人體新陳代謝的輔酶A。1960年科拉納來到位於麥迪森的威斯康辛大學,與他人共同負責酶研究所的工作,並於1966年加入美國國籍。
1970年,科拉納離開威斯康辛大學去了麻省理工學院,並一直工作到2007年退休。於2011年11月9日在美國麻薩諸塞州康科德城去世,享年89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