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斯烏拉
- 出生地:鄂爾多斯草原
- 出生日期:1974年
- 畢業院校: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美術系油畫專業
簡介,簡歷,歷程,作品,主要作品,作品年表,作品獲獎情況,作品入選情況,創作旅程,草原往事感動了他,草原情結——《馬背戀情》,令人震驚的“遺囑”,參展及所獲榮譽,發表論文及獲獎論文,
簡介
姓名: | 哈斯烏拉 |
筆名: | 白玉山 |
性別: | 男 |
出生年月: | 1944.11 |
民族: | 蒙族 |
現任: | 中國作協委員 |
簡歷
哈斯烏拉,男,蒙古族,內蒙古人,1944年11月出生。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一級作家。 現為中國作協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蒙古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理事、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職工文聯常務副主席、內蒙古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等。曾任第六屆中國文聯委員。1998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先後被《世界華人文化名人辭典》、《中國文藝家辭典》、《中國當代詩人傳略》等辭典收錄,並被編入《中國蒙古族當代文學史》。作品《虔誠者的遺囑》被中國作家協會收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經典文庫》(1949--1999)小說卷。
歷程
1944年11月生於內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西莊;1960年開始文學創作;1964年中學就讀通遼二中;1968年畢業於內蒙古農牧學院;1970年在錫盟西烏旗宣傳部工作;1971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0年任錫盟西烏旗黨校副校長;1983年任中共錫盟委宣傳部副部長;1984年任內蒙古文聯秘書長、黨組成員;1988年被選為內蒙古文聯常務副主席兼秘書長,同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1999年再一次被選為內蒙古文聯常務副主席。曾參加第五次、第六次全國文代會、第六次全國作家代表會議。
現為中國作協委員、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理事、中國蒙古文學學會常務理事、中國通俗文藝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理事、內蒙古作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內蒙古職工文聯常務副主席、內蒙古通俗文藝研究會會長等。曾任第六屆中國文聯委員。
先後被《世界華人文化名人辭典》、《中國文藝家辭典》、《中國當代詩人傳略》等辭典收錄,並被編入《中國蒙古族當代文學史》。作品《虔誠者的遺囑》被中國作家協會收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經典文庫》(1949--1999)小說卷。
作品
主要作品
著有詩集《馬背戀情》《心野揚鬃》《烏珠穆沁的傳說》;散文集《牧野祥雲》;報告文學集《瀟灑獄門關》;短篇小說集《哈斯烏拉小說選》;中篇小說集《兩匹馬的草原》等。《虔誠者的遺囑》、《兩匹馬的草原》分別在第二、五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評獎中獲獎,短篇小說《烏珠爾河的呼喚》等13次獲得各類文學獎勵。
作品以誠樸迷人的草原生活和柔美浪漫的馬背情緒,被介紹到日本、俄羅斯、蒙古、香港、台灣等國家和地區。
作品年表
1987年5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哈斯烏拉 烏雅泰 王嵐 小說選》;
1991年3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詩集《馬背戀情》;
1992年5月百花出版社出版短篇小說《虔誠者的遺囑》;
1992年6月內蒙古文化出版社出版敘事詩《烏珠穆沁的傳說》;
1993年12月廣西民族出版社出版散文集《牧野祥雲》;
1994年7月內蒙古教育出版社出版中篇小說集《兩匹馬的草原》;
1994年10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蒙古文《哈斯烏拉小說選》;
1997年5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詩集《心野揚鬃》;
1997年6月遠方出版社出版報告文學集《瀟灑獄門關》;
2003年5月內蒙古人民出版社出版紀實文學《飲馬星河》。
作品獲獎情況
1984年短篇小說《虔誠者的遺囑》內蒙古自治區首屆“索龍嘎”文學獎,錫林郭勒盟公署獎和第二屆全國少數民族文學評獎二等獎;
1986年8月短篇小說《兩個女人的尋覓》獲內蒙古自治區改革文學獎;
1987年9月短篇小說《烏珠爾河的呼喚》獲第二屆內蒙古自治區“索龍嘎”文學獎;
1987年10月報告文學《與九頭蟒古斯搏鬥的人》獲自治區徵文獎;1988年9月短篇小說《朝聖》獲第三屆內蒙古自治區“索龍嘎”文學獎;
1997年11月中篇小說《兩匹馬的草原》獲全國第五屆少數民族文學“駿馬獎”。
作品入選情況
短篇小說《虔誠者的遺囑》被中國作家協會編入《中國少數民族文學經典文庫》(小說卷 1949――1999),被人民文學出版社編入《一九八三年小說選》(年鑑);散文《淚雨蒼天》被中國作協編入名人名家《百年煙雨圖》。
創作旅程
草原往事感動了他
1944年11月9日,哈斯烏拉生於內蒙古哲里木盟科左中旗大林鎮西莊,1964年考入內蒙古農牧學院畜牧系,1969年到錫盟西烏珠穆沁旗草原建設委員會工作,1984年任內蒙古文聯秘書長、黨組成員。
哈斯烏拉對於文學的熱愛來自故鄉的遼河水,來自科爾沁深處的高粱地,來自西烏珠穆沁草原和大林鎮西莊屯的目光潮……
哈斯烏拉走入文學芳洲雖系偶然,但鐘情於文藝卻始於童年。國小三年級時,班主任讓他扮作老頭,讓同班的一個女同學扮作老伴,在村里簡陋的舞台上演唱,贏得了一片喝彩。
當他在大學當了班級文體班長、學生會文藝部長後,對文藝與生活的關係也只是知道皮毛而已。
烏珠穆沁草原盛產駿馬、肥尾羊,也盛產故事、詩歌和小說。在同一個年代、同一片草原生活的下鄉知青張承志寫出《騎手為什麼歌唱母親》《黑駿馬》轟動了文壇。張承志筆下的阿爸、阿媽以及白音寶力格都是哈斯烏拉似曾相識的牧人和朋友。於是,哈斯烏拉也開始尋找,也學著把他熟悉的人物請進屬於他的方格內喬裝打扮,有時激動得吃飯走神、睡覺做夢、聽報告開小差……
經過美麗富饒的烏珠穆沁草原的洗禮,那顆執著的心終於走向神聖,走向未來。
在草原下鄉的途中,哈斯烏拉發現一位飽經滄桑的老幹部,在吞下最後一粒救心丸後,卻毫不猶豫地繼續向另一個抗災點走去。這一切深深地感動了哈斯烏拉,幾乎用不著輾轉反側地結構故事,他便像端坐在飛馳的馬背上,仰望秀美的峰嵐,終於寫出了第一篇僅六千字的短篇小說《戰勝死神的人》,引起了文學界的關注。從此,追求和奉獻演繹成為一種和諧的執著,將哈斯烏拉帶入了文學聖壇。
草原情結——《馬背戀情》
哈斯烏拉被譽為“草原人生的歌者,馬背民族的畫師”並非偶然。他是一個“雜家”,他的詩歌、散文、小說、報告文學都寫得很出色。著名文藝評論家、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張炯這樣評價:“哈斯烏拉的詩歌質樸高尚,充滿草原的詩情;他的散文也寫得樸實流暢,細膩傳神;而小說更見功力,故事曲折,人物形象生動,富於典型的意義。”
哈斯烏拉走過了從詩歌、小說到散文的創作歷程。他的詩歌以詩集《馬背戀情》最為著名。
這本詩集共有詩101首,均表達了哈斯烏拉對草原、對人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也表現了詩人獨特的藝術氣質。
哈斯烏拉是屬於草原的,他以自己的心靈來感受草原的山川草木之美,他與家鄉大自然王國里的每一位公民,哪怕是卑微的生命也平等地進行純真的對話,讓讀者沐浴在草原的氛圍、草原的情懷之中。他在《草原,請收下我的依戀》里寫道:“小草,我的夥伴/你枯榮我多少渴望/在你的葉片裡/珍藏我多少絢麗的夢想……”他在《我趕著綠色出牧》里寫道:“我趕著綠色出牧/這終於屬於我的/鮮麗鮮麗的滿足……”他描繪牧草的風:“為敗葉不再埋進/羊絨的珍貴/為泥土不再玷污/馬鬃的風采/今天又從拂曉/牽起枯竭了的勤奮/灌醉了牧人的歡笑/抖落黎明七色雨……”他夢魂牽繞著在草原度過的童年:“朝霞甩來一串太早的駝鈴/柔風吹了痴情的星辰/我不敢睜開眼睛/怕童年離去,過於匆匆……”草原滋潤著詩情,詩人苦戀著草原,草原賦予哈斯烏拉的詩歌以生命,草原是他安身立命的精神家園。
令人震驚的“遺囑”
就連哈斯烏拉也沒有想到,當他把詩歌“移情別戀”到小說上後,卻提出了一部令人震驚的“遺囑”。這份《虔誠者的遺囑》是哈斯烏拉投向《草原》的。據著名作家、內蒙古作協主席扎拉嘎胡評論說:“哈斯烏拉投下的這份‘遺囑’以其獨特的草原風貌和深邃理趣震撼了內蒙古文壇,也震撼了中國少數民族文壇,贏得了內地文學界的大興趣。”
這份“遺囑”的真面目究竟是什麼,為何如此讓人震驚?
據哈斯烏拉講,這部小說是根據真實的故事寫的,主人公道布敦葛根是烏珠穆沁草原上葛根廟的五百喇嘛的佛主。“文革”中,葛根廟被扒平,道布敦被鎬頭打傷,他虔誠的佛教信仰受到了粗暴的凌辱,只有一棵建廟時從承德移栽來的老榆樹被他和旗長那順保護下來,成為他宗教信念的象徵和支柱。在葛根廟被毀後的漫長的歲月里,道布敦積攢了大量用以代替古老的廟宇、佛像、祭器的簡陋的現代器物和畫片,在一個隱秘的牆洞裡布置了一個“現代化”的佛台和香龕,以寄託他的虔誠信念。這樣一個幾十年為“活著成佛,死後成神”而祈禱的虔誠者,在臨終時卻留下了三條遺囑:一是留下老榆樹,為日益蕃盛的牲畜留下蔭涼;二是要求為自己舉行超脫佛教的葬禮;三是把自己手造的秘密佛龕里的代用器物、畫片火化,以免它們妨礙來世轉生……
《虔誠者的遺囑》是哈斯烏拉用心寫出來的,它將哈斯烏拉的文學創作推到了頂峰,但為什麼他不“一鼓作氣”,繼續從事小說創作,而是要“改寫”散文呢?在採訪中,哈斯烏拉感慨地說:“這樣做,原因有三。一是因為大環境所致,缺乏好小說,導致購買力下降;二是受各種傳媒的衝擊,現在,好多人可以通過網路、報紙獲得信息,陶冶情操;三是由於競爭激烈,人們的時間觀念很強,顧不上讀小說。”
作家的創作風格及寫作體裁是受時代影響的,因此,當小說倍受人們冷落時,哈斯烏拉又將小說“轉化”成散文。
參展及所獲榮譽
2001年 油畫《碴瑪》在丹麥哥本哈根皇家美術學院展出;
2001年 油畫《碴瑪系列》入選《紀念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發表60周
年全國美展;
2003年 油畫《訓虎》入選《第三屆中國油畫展》;
2003年 油畫《訓虎系列——杜格爾扎桑》入選日本舉辦的《內蒙古油畫作品展》;
2004年 油畫《騎士系列——獵手》入選《第十屆全國美展;》
2004年 油畫《騎士系列——獵手》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55周年內蒙古自治區美術作品展覽》獲銀獎;
2005年 獲內蒙古美術創作最高獎《神馬》獎;
2005年 油畫《騎士系列——獵手之二》被內蒙古美術館收藏;
2006年 油畫《騎士系列——隨風》入選《內蒙古美術家協會成立50周年回顧展》暨《2006內蒙古美術作品展》獲二等獎;
2007年 油畫《騎士系列——吉祥》入選《內蒙古自治區成立60周年全區美術作品展》獲二等獎;
2007年 油畫《騎士系列之三》入選《中國—東協青年藝術品創作大賽》並被展覽組委會收藏;
2007年 油畫《騎士系列之五》入選《內蒙古青年油畫家提名展》;
2007年 油畫《騎士系列——春風》入選《中國第四屆西部大地情—中國畫、油畫展》並被展覽組委會收藏;
2008年 油畫作品《騎士系列——贊》入選《紀念中國改革開放30周年——內蒙古自治區美術作品展》獲一等獎;
2008年 油畫《西部——天地間》入選《全國2008造型藝術新人展》獲新人提名獎;
2008年 油畫《騎士系列之巴拉登和他的小馬駒》入選《2008藝術中國——全國畫展》。
2008年 油畫《騎士系列之聖燈》入選《首屆內蒙古自治區小幅油畫作品展》獲優秀獎;
2009年 油畫《吉祥蒙古系列之二》入選《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60周年內蒙古自治區美術作品展覽》並獲金獎;
2009年 油畫《吉祥蒙古系列之二》入選《第十一屆全國美展》:
2009年 油畫《呼和浩特寺廟寫生之二大召》入選《第二屆內蒙古寫生作品展》獲二等獎:
2009年 油畫《呼和浩特寺廟寫生之六天主堂》入選《第二屆內蒙古寫生作品展》
發表論文及獲獎論文
2002年 學術論文《論賀喜格巴圖研究中的若干問題》發表於《內蒙古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2003年 學術論文《“恰瑪”對蒙古族藝術的積極影響》發表於《蒙古學研究》2003年第3期;
2008年 學術論文《岩畫中所體現的蒙古畫遺蹟》(發表於蒙古學研究2007年第3期) 獲《內蒙古自治區第九屆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政府獎)》三等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