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德里環流圈

哈德里環流圈

哈德里環流圈(Hadley Cell),又稱信風環流圈,三圈環流之一,低緯度環流,是一個直接的熱力環流,跨度約為30個緯度。

哈德里環流圈是信風的直接來源。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德里環流圈
  • 外文名:Hadley Cell
  • 別稱:信風環流圈
  • 分布區域:南北緯0°到30°大氣層
  • 子系統:東北信風、東南信風
  • 提出者:喬治·哈德里
基本介紹,發現史,降雨影響,

基本介紹

哈德里環流圈指赤道附近熱帶輻合帶空氣受熱上升到對流層後,到高空向高緯輸送,受地轉偏向力的作用,氣流向東偏轉出現高空西風,分別向兩極方向移動,之後逐漸冷卻,約在緯度30度附近沉降。空氣在副熱帶緯度下沉分為兩支,其中一支由地表向赤道移動,在低緯地區形成閉合環流,即哈德里環流圈。
通常定義質量流函式來衡量哈德里環流的位置與強度,在夏半球偏弱,冬半球偏強,與太陽直射點有直接關聯。

發現史

1735年 喬治·哈德里(George Hadley)針對盛行西風信風的形成原因提出了大氣環流的假設模型。他指出在赤道附近的空氣因為長時間被太陽照射,受熱後使密度變低而上升,並往兩極移動,之後氣流隨著緯度變高而逐漸冷卻,密度增高后下降到地表附近,然後又移動回赤道,形成一個環流圈。
後來經過驗證,雖然赤道上升的氣流確實往兩極移動,但未如哈德里所假設的吹至兩極,而是在馬緯度(緯度30度附近)左右便沉降,然後以信風形式吹回到赤道。不過整個循環和成因大致和哈德里的假設相符,因此後世便將此一大氣環流稱為“哈德里環流圈”。

降雨影響

對於熱帶輻合帶(ITCZ)(向赤道匯聚然後上升的雷暴高降雨地區),大量水蒸氣凝結成雨落下使得下沉空氣乾燥,空氣被壓縮升溫產生較低的相對濕度。
對於亞熱帶,一般而言熱對流相對更加自由,同時暴雨帶也容易移動。世界上很多沙漠都處於這些亞熱帶緯度。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