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哈爾濱工程大學(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簡稱哈工程(HEU),位於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是一所由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共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的高校。是船海核領域高水平研究型大學,“國防七子”之一、首批“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

哈爾濱工程大學前身為1953年成立的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1962年,學院炮兵工程系等專業遷往南京等地。1966年改名為哈爾濱工程學院,退出部隊序列。1970年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1978年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高等學校之一。1981年獲得碩博士學位授予權。1994年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1996年成為“211工程”建設學校。2008年劃歸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2017年進入中國“雙一流”建設行列。2019年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與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22年2月,成為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此外,學校曾獲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等獎項。

截至2024年4月,學校占地面積140.05萬平方米。設有23家教學科研單位,本科招生專業43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有學生3.6萬餘人,教職工3027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爾濱工程大學
  • 外文名: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 簡稱:哈工程(HEU) 
  • 創辦時間:1953年 
  • 辦學性質公辦大學 
  • 學校類別:理工類 
  • 學校特色雙一流(2017年、2022年入選)  
    211工程(1996年入選) 
    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2011年入選) 
    111計畫(2016年入選) 
  • 主管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 現任領導:高岩(黨委書記) 、宋迎東(校長) 
  • 本科專業:43個 
  • 碩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32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11個(截至2024年4月) 
  • 博士點:學術學位授權一級學科15個 
    專業學位授權類別3個(截至2024年4月) 
  •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 
    科研工作站3個(截至2024年4月) 
  • 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1個
    二級學科1個
    國防特色學科10個(截至2022年10月) 
  • 院系設定:23家教學科研單位(截至2024年4月) 
  • 校訓:大工至善、大學至真 
  • 校歌:《哈爾濱工程大學校歌》 
  • 校慶日:9月1日 
  • 地址: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南通大街145號 
  • 院校代碼:10217 
  • 主要獎項: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標兵稱號(2007年) 
    黑龍江省第七屆“十佳和諧校園”稱號(2018年) 
    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2016年-2020年) 
    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2020年) 
  • 知名校友:慈雲桂、任新民、唐天標 、賀爭 、王軍 
  • 占地面積:1400500 m(截至2024年4月) 
  • 教師人數:專任教師1955人(截至2024年4月) 
  • 學生人數:學生3.6萬餘人,其中本科生1.66萬餘人、碩士研究生1.27萬餘人、博士研究生3600餘人(截至2024年4月) 
基本信息,知名校友,歷史沿革,辦學條件,院系設定,學科建設,師資力量,教學建設,學術研究,科研平台,科研成果,學術資源,合作交流,校園文化,學校標誌,精神文化,社團文化,行政管理,現任領導,歷任領導,校園環境,校友情況,所獲榮譽,

歷史沿革

  • 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時期
1952年3月18日,代總參謀長聶榮臻和副總參謀長粟裕向中央軍委主席毛澤東和副主席周恩來、朱德、林彪呈送《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報告對學院成立的必要性、迫切性作了詳細的闡述,明確了學院名稱、院首長設定,部、系的組成,學制長短及畢業人數、學校選址等方面的內容。
哈爾濱工程大學
《關於成立軍事工程學院的報告》
1953年4月25日,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前身——哈軍工舉行了工地開工典禮大會。9月1日,軍事工程學院成立暨學院第一期開學典禮舉行。軍事工程學院首任政委兼院長陳賡大將莊嚴宣布“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歷史上第一所軍事工程學院正式成立了。”毛澤東主席為學院的成立頒發了訓詞。學院按軍兵種設立空軍工程系、炮兵工程系、海軍工程系、裝甲兵工程系、工程兵工程系五個系。
哈爾濱工程大學
開工典禮現場圖
1958年3月26日,學院舉行第一期學員畢業典禮大會。國防部長彭德懷簽署國防部命令,準予636名學員畢業,授予畢業證書。
哈爾濱工程大學
1958年3月26日,學院舉行第一期學員畢業典禮大會
1960年到1962年,學院進行了分建和改建。學院炮兵工程系、裝甲兵工程系等遷往黑龍江省外各院校。在這期間,1961年,學院被確定為全國重點大學。周恩來、朱德、鄧小平、董必武、彭德懷、劉伯承、賀龍、陳毅、葉劍英等領導人及各總部、軍兵種等50多位領導先後到學院視察和指導工作。
1966年4月,根據中央軍委決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工程學院”改名為“哈爾濱工程學院”,退出部隊序列。
1970年8月31日至9月12日,籌建船舶工程學院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會議對學院的性質、任務、規模、體制、專業設定等內容進行了明確。24日,六機部正式下發了籌建船舶學院的座談會議紀要。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哈爾濱工程學院海軍工程系全建制及原軍工其他各機關係部的部分幹部教師調整歸第六機械工業部(後為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領導,在“哈軍工”原址組建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航空工程系遷往西安,併入西北工業大學飛機工程系,現發展為西北工業大學航空學院。電子工程系、飛彈工程系、計算機工程系、基礎課部和院機關等部分遷往長沙,成立長沙工學院(現為國防科技大學)。1975年12月12日,學院舉行第一屆工農兵學員畢業典禮。
哈爾濱工程大學
1970年六機部正式下發的籌建船舶學院的座談會議紀要
1976年3月,六機部下發檔案《關於下達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設計任務的通知》(“擴初計畫”)。強調學院要“為發展我國造船工業和建設強大的海軍作出新的貢獻”,哈船院正式進入規劃和建設階段。1978年,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被國家教委確定為全國88所重點高等學校之一。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602設計院的工程技術負責人介紹規劃情況
1981年,學院船舶流體力學學科、水聲工程專業首批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船舶結構力學、船舶流體力學、熱力學、水聲工程、陀螺導航設備、反應堆工程等6個學科、專業獲得首批碩士學位授予權。1983年1月,十二屆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事委員會副主席聶榮臻為學院題寫院名"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聶榮臻為學院題寫院名"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
1986年10月10日,學院圖書館開工建設(現理學樓)。1990年9月,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簽定“8A4”水下機器人研製契約,成為4個承擔研製單位之一。這個項目不僅提高了學院聲譽,還培養出一批人才,使其學科建設邁進一大步。
1994年4月,經國家教委批准,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更名為哈爾濱工程大學。1995年12月11日,由中國船舶工業總公司對學校進行的“211工程”部門預審會在圖書館舉行。1996年9月,學校通過 “211工程”預審,成為國家“211工程”的首批建設學校。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1994年,哈爾濱工程大學更名慶典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1995年,哈工程"211工程"部門預審會
1997年1月27日,哈爾濱工程大學水聲國防重點實驗室正式通過國家驗收。該實驗室是該校第一個國家級重點實驗室。2001年7月12日,學校與海軍簽訂依託培養軍隊幹部協定,開始國防生生的培養工作,學校成為海軍在東北地區第一家選拔培養後備軍官的試點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水聲國防重點實驗室驗收會
2002年,教育部批准試辦研究生院。同年,科技部教育部批准啟動建設“國家大學科技園”。國防科工委、黑龍江省政府確定實施重點共建。2003年,學校研究生院正式掛牌。2005年12月12日,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學院成立,是國內高校第一個核科學與技術學院。2006年,入選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同年,教育部批准學校為可以接收外國留學生的“中國政府獎學金”項目院校。2007年6月8日,國防科工委、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海軍正式簽署協定,十一五期間共同建設哈爾濱工程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2003年,學校研究生院正式掛牌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2007年,國防科工委、教育部等部門簽署共建協定
2008年,學校劃歸工業和信息化部管理。同年,被教育部批准成為第二批國家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畫的實施單位。2010年,學校躋身國家“優勢學科平台”建設高校。同年6月,被批准為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高校。2011年,成為國家“985工程”優勢學科創新平台項目建設高校。同年,與哈爾濱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等高校成立中俄工科大學聯盟。2012年9月,首批入選國家級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畫實施高校。2014年,哈爾濱工程大學哈軍工文化園景區被評定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是黑龍江省高校首個國家級旅遊景區。
2017年1月,被教育部認定為全國首批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哈軍工紀念館入選國家第三批國防教育示範基地。7月,被教育部評為全國創新創業典型經驗高校。9月,入選國家首批“雙一流”建設高校。12月,入選全國高校實踐育人創新創業基地。同年,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高校聯盟牽頭單位。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哈軍工紀念館
2018年3月,學校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新工科研究與實踐項目”。同年,海洋局、工業和信息化部正式簽署協定,就共同支持哈爾濱工程大學改革發展和“雙一流”建設達成協定,支持學校“雙一流”建設、加強科研平台和條件能力建設、建設海洋領域國家實驗室等。
2019年,成為工業和信息化部、教育部、黑龍江省人民政府、哈爾濱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2020年5月,哈爾濱工程大學南安普頓海洋工程聯合學院成立。9月11日,哈爾濱工程大學煙臺研究(生)院2020級新生開學典禮暨院區啟動儀式在海工樓舉行。10月,被國家知識產權局、教育部確定為2020年度國家智慧財產權試點高校。12月24日,學校南海創新發展基地揭牌,開展校地、校企、校校合作,人才聯合培養,研究生入學籌備等各項工作。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哈工程南海創新發展基地
2021年,成立未來技術學院。同年,建設青島創新發展基地。5月16日,學校成為“全國高等軍工院校課程思政聯盟”首批會員單位之一。2022年2月,被列入第二輪“雙一流”建設高校名單,“船舶與海洋工程”為雙一流建設學科。2023年8月31日,學校校史館正式開館,並舉行開館儀式。9月,入選第二批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建設高校名單。9月7日,國家主席習近平來到哈爾濱工程大學視察。10月9日,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卓越工程師學院成立大會舉行。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習近平來到哈爾濱工程大學視察

辦學條件

院系設定

截至2024年4月,哈爾濱工程大學設有23家教學科研單位,本科招生專業43個。
院系設定
院系
專業名稱
船舶工程學院
船舶與海洋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海洋機器人、智慧海洋技術
動力與能源工程學院
能源與動力工程、輪機工程
水聲工程學院
水聲工程、電子信息工程、海洋信息工程
機電工程學院
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智慧型製造工程、工業設計、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中外聯合辦學)
經濟管理學院
金融學、工商管理、電子商務
數學科學學院
數學與套用數學
外國語學院
英語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
核工程與核技術、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航天與建築工程學院
工程力學、土木工程、飛行器設計與工程、飛行器動力工程
智慧型科學與工程學院
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機器人工程、人工智慧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國家保密學院)
信息安全
信息通信與工程學院
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
材料科學與化學工程學院
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材料物理(3+1)、新能源材料與器件
物理與光電工程學院
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套用物理學
人文社會科學學院
社會學、法學
馬克思主義學院
思想政治教育
體育部
/
哈爾濱工程大學南安普頓海洋工程聯合學院
/
煙臺研究院
/
南海研究院
/
國際合作教育學院
/
未來技術學院
/
青島創新發展基地
/
資料來源:截至2024年5月,表格內容與學校官網簡介頁面數據不一致

學科建設

截至2024年4月,哈爾濱工程大學有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15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2個,博士專業學位類別3個,碩士專業學位類別11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12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3個。國家一級、二級重點學科各1個,黑龍江省重點學科12個。船舶與海洋工程為雙一流建設學科,並在第四輪學科評估中獲得A+等級。學校工程學、材料科學、計算機科學、化學、環境/生態學、物理學6個學科進入ESI前1%,其中工程學進入世界前1‰。
學科建設
類別
名稱
一級學科博士學位授權點
馬克思主義理論、數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核科學與技術、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
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
套用經濟學、法學、社會學、馬克思主義理論、外國語言文學、數學、物理學、海洋科學、力學、機械工程、光學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材料科學與工程、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電氣工程、電子科學與技術、信息與通信工程、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土木工程、水利工程、化學工程與技術、船舶與海洋工程、航空宇航科學與技術、核科學與技術、環境科學與工程、生物醫學工程、軟體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公共管理、設計學
博士後科研流動站
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儀器科學與技術、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核科學與技術、數學
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國家大學科技園博士後科研工作站、生物醫學材料與工程研究中心博士後科研工作站、青島船舶科技有限公司博士後科研工作站
黑龍江省重點學科
現代艦船與深海工程(學科群)、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控制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工程、信息與通信工程、管理科學與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光學工程、核科學與技術
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船舶與海洋工程
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
導航、制導與控制
ESI全球前1%學科
材料科學、工程學、化學、計算機科學、環境/生態學、物理學
以上數據截至2024年5月

師資力量

截至2024年4月,哈爾濱工程大學學校有教職工3027人,其中專任教師1955人,具有高級專業技術職務的專任教師1314人。教師隊伍中有院士6人(含雙聘),“全國創新爭先獎”獲得者3人,各類國家級人才149人次,各類省部級人才120人次;“龍江學者”支持計畫入選者24人。黑龍江省領軍人才梯隊8個。學校教師獲評“全國教書育人楷模”“全國先進工作者”,1支團隊獲評中國青年五四獎章集體,3支團隊入選“全國高校黃大年式教師團隊”。
師資力量
類別
名錄
中國工程院院士
廖振鵬、楊德森、孫玉發、聞雪友、於俊崇、邢球痕
“萬人計畫”科技創新領軍人才
李玩幽、范壯軍
“萬人計畫”教學名師
趙春暉
“萬人計畫”青年拔尖人才
張阿漫、張濤、李曄、靳國永、閆俊
國家級教學名師
趙春暉
黑龍江省教學名師
楊玉潔、劉勝、趙春暉、苑立波、郭黎利、姜相志、趙琳、任正義、李金、趙旦峰、孫偉民、付永慶、沈繼紅、金宏章、李秀坤、趙言誠、夏虹、于濤、張朝柱、張文平、陳坤、蘇玉民、鄭莉、姚熊亮、鄭群、程建華、劉海波、王貴新、張蘭勇、段文洋、王輝、李冰、劉志海
國家級教學團隊
哈工程微波技術課程教學團隊(趙春暉,2009)
內燃機結構國家級精品課程教學團隊(張文平,2009)
工程實踐創新教學團隊(任正義,2008)
電工電子課程教學團隊(郭黎利,2010)
全國創新爭先獎(5人含兼職)
楊德森、李建剛(兼職教授)、邢繼(兼職教授)、劉清宇(兼職教授)、張阿漫
全國先進工作者
楊德森
全國“五一”勞動獎章
於俊崇、孫大軍
國家重大貢獻獎及金質獎章
於俊崇
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
喬鋼
以上數據統計截至2024年5月,註:部分展示

教學建設

截至2024年4月,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33個,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專業7個,通過工程教育專業認證的專業18個。教育部特色專業7個,4個專業入選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具有11門國家級課程。學校具有國家級電工電子教學基地1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7個,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3個,國家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國家級創新創業教育實踐基地1個,國家工程專業學位研究生聯合培養示範基地2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全國首批教育部-華為“智慧型基座”產教融合協同育人基地1個,國家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5個。學校哈軍工紀念館入選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全國首批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首批“大思政課”實踐教學基地。
教學建設
類別
名稱
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
船舶與海洋工程、工程力學、飛行器動力工程、能源與動力工程、輪機工程、自動化、測控技術與儀器、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電子信息工程、水聲工程、軟體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工商管理、材料科學與工程、社會學、核工程與核技術、數學與套用數學、光電信息科學與工程、融學、法學、思想政治教育、英語、材料物理、通信工程、機器人工程、信息安全、土木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化學工程與工藝、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教育部特色專業
船舶與海洋工程、輪機工程、熱能與動力工程、自動化、核工程與核技術、測控技術與儀器、信息對抗技術
教育部“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
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船舶與海洋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自動化
國家級專業綜合改革試點項目
船舶與海洋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電子信息工程、核化工與核燃料工程
國家級教學示範中心
電工電子實驗教學中心、工程訓練中心、物理實驗教學中心、船舶動力技術實驗教學中心、船舶導航與控制實驗教學中心、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教學中心、水聲工程實驗教學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兩化融合類重點學科
動力工程及工程熱物理
工業和信息化部新興交叉重點學科
集成光子信息技術、海洋信息工程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專業
工業設計、測控技術與儀器、物聯網工程、信息對抗技術
國防特色緊缺學科
核能科學與工程、核技術及套用、隱身技術與工程
國防特色重點專業
船舶與海洋工程
國防特色主幹學科
輪機工程、 導航、制導與控制、 通信與信息系統
國防特色緊缺專業
質量與可靠性工程、保密與信息安全工程、核反應堆工程、核技術、 輻射防護與環境工程、水聲工程
國防特色骨幹學科
船舶與海洋結構物設計、水聲工程
國防特色支撐性基礎學科
固體力學
國防特色新興交叉邊緣學科
船舶電磁兼容、熔體化學與物理
國家級實驗教學中心
船舶與海洋工程實驗教學中心、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船舶動力技術實驗教學示範中心、船舶導航與控制工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電工電子實驗教學示範中心以及工程訓練中心
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
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核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船舶動力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船海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
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
船舶工程學院與中國船舶及海洋工程設計研究院共建
自動化學院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公司第368廠共建
核科學與技術學院與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共建
船舶工程學院與江蘇熔盛重工有限公司共建
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學院與用友軟體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信息與通信工程學院與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軟體學院與東軟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共建
雙語教學示範課程
船舶導航定位系統
精品資源共享課立項建設課程
內燃機結構、衛星導航系統、水聲學、微波技術
精品視頻公開課上線課程
船舶導航—茫茫大海的指路明燈、船海流體中的奧秘、舞動的水下精靈—水下運載器、無處不在的物理現象、探海利器——聲吶、數學零距離
“十二五”本科國家級規劃教材
現代計算機體系結構、微波技術、計算機軟體技術基礎、計算機繪圖教程、網路安全實驗教程、Android應用程式開發(第2版)、核電專業英語
截至2024年5月
截至2024年4月,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生獲評“最美大學生”“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9人榮獲“中國大學生年度人物”提名獎及入圍獎。學生獲得國際級、國家級創新創業大賽重要獎項逾千項。其中,“E唯”代表隊連續兩年獲國際水下機器人大賽冠軍;學生團隊獲“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特等獎3項。學校獲中國國際“網際網路+”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先進集體獎,“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優勝杯,“挑戰杯”中國大學生創業計畫競賽優勝杯。“E唯”機器人創新團隊、“創翼”創新團隊獲全國大學生“小平科技創新團隊”,6名學生獲“中國青少年科技創新獎”。

學術研究

科研平台

截至2024年4月,哈爾濱工程大學設有40多個科研機構以及150多個科研和教學實驗室,其中全國重點實驗室6個,國家工程實驗室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3個,國際聯合實驗室16個,前沿科學中心1個,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18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9個,教育部國別和區域研究中心1個;有教育部創新團隊2個,科技部創新人才推進計畫重點領域創新團隊2個。
科研平台
平台級別
科研平台名稱
國家級重點實驗室
水聲技術重點實驗室、智慧型海洋航行器技術全國重點實驗室
國家工程實驗室
電子政務建模仿真國家工程實驗室
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先進導航與海洋智慧型裝備技術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
“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中國-俄羅斯極地技術與裝備“一帶一路”聯合實驗室
國家級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哈爾濱工程大學國家國際科技合作基地
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船舶與海洋工程力學國際聯合研究中心、核安全與仿真技術國際聯合研究中心
教育部前沿科學中心
極端海洋環境波動場前沿科學中心
教育部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船舶與海洋工程技術國際合作聯合實驗室
科技工業創新中心
複雜動力學與控制科技工業創新中心
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先進船舶動力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船舶導航與控制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先進船舶材料與力學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船舶特輔與水下裝備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先進船舶通信與信息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極地裝備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海洋信息獲取與安全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海洋特種材料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深海工程裝備與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信息保密與防護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核安全與先進核能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船舶智慧型系統與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海洋科學與工程數學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航行器跨介質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大數據與商務智慧型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水下推進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特種運載平台先進電能變換與能量管理技術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海洋光子材料與器件物理工業和信息化部重點實驗室
重點學科實驗室
核安全與仿真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多體船技術重點學科實驗室
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導航儀器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船舶控制工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船舶動力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超輕材料與表面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纖維集成光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船海裝備智慧型化技術與套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核能安全技術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極地海洋聲學與技術套用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實驗室及工程研究中心
水下作業技術與裝備重點實驗室、光纖感測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船舶科學與技術重點實驗室、現代製造業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船舶與海洋控制工程實驗室、導航儀器工程實驗室、新一代網路信息保障工程實驗室、船舶結構衝擊動力學重點實驗室、船舶與海洋先進材料及製造技術重點實驗室、新一代網路技術與信息保障重點實驗室、核動力裝置性能與設備重點實驗室、海洋信息技術重點實驗室、海洋新能源與防護材料工程技術研究中心、高精度衛星導航及海洋套用重點實驗室、環境智慧型感知重點實驗室、生物醫學材料與器件重點實驗室、工程套用數學重點實驗室、先進複合材料與結構力學重點實驗室、多學科協同認知人工智慧技術與套用重點實驗室、低碳清潔能源動力技術重點實驗室
數據來源:截至2024年5月

科研成果

截至2024年4月,哈爾濱工程大學取得多項科研成果。學校曾先後研發中國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兩萬箱超大型貨櫃船、智慧型船舶等多項重要科研成果,為三體搜救艇、萬噸貨櫃船等多項國家高新技術船型及深海工程裝備研發提供技術支撐。“十三五”以來,承擔各類項目8200餘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70餘項。
科研成果
類別
成果
科學技術
學校船海核領域技術儲備較強,水下機器人、船舶減搖、船舶動力、組合導航、水聲定位、水下探測、高性能船舶設計等技術居國內領先或國際先進地位;學校為中國首條三體搜救艇、萬噸貨櫃船、豪華遊輪、鑽井平台等新船型開發及深海工程裝備研發提供了基礎技術支撐
研究發明
具有中國第一套條帶測深儀等數十項填補中國空白的重大科學研發成果;雙工型潛器、氣墊船、梯度聲速儀等科研發明成果曾位列世界第一;學校是中國首座數值水池虛擬實驗系統的聯合牽頭研製單位;是中國第七代超深水半潛式鑽井平台、兩萬箱超大型貨櫃船、智慧型船舶核心設計研發單位;學校研製的“悟空號”深潛器成功自主下潛至10896m,是中國自主下潛最深的無人無纜深潛器
科研獎項
1982年6月,由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飛彈工程系承擔的上游二號飛彈被動雷達導引頭海上對接試驗獲得成功,填補了中國三厘米反電磁波輻射被動雷達導引技術的空白,並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
學校研製深水高精度水下綜合定位系統,保障蛟龍號、深海勇士號、奮鬥者號多次深潛任務,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併入選中國高校十大科技進展,“十三五”以來,承擔各類項目6200餘項,獲得省部級以上科技獎勵160餘項。科研產品質量管理通過ISO9000質量體系認證,是國內高校首家通過“雙認證”的大學
註:僅部分列舉(截至2024年5月)

學術資源

截至2023年底,哈爾濱工程大學圖書館位於校園東部,建築面積5萬平方米;圖書館內圖書總量765.81萬冊,其中印刷型圖書282.62萬冊。訂購SCI、EI、Elsevier、Springer、Wiley、IEL、CNKI等中外文資料庫131個,中外文全文電子期刊8.09萬種,中外文電子圖書483.19萬冊,中外文電子版學位論文1695.6萬餘篇。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圖書館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報》創刊於1980年,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哈爾濱工程大學主辦,是國內外公開發行的理工科綜合性學術期刊,為月刊。該刊曾榮獲教育部“中國高校精品科技期刊獎”、黑龍江省政府“優秀期刊獎”等多項榮譽。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美國《工程索引》(Ei Compendex)等重要資料庫收錄。
《Journal of Marine Science and Application》(船舶與海洋工程學報),2002年創刊,是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唯一英文會刊,由哈爾濱工程大學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並與國際出版集團Springer聯合出版發行,為季刊。該刊曾獲教育部“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和中國造船工程學會“優秀科技期刊”等多項榮譽。是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荷蘭Scopus等重要資料庫收錄。
《智慧型系統學報》,2006年創刊,是中國人工智慧學會會刊,由中國人工智慧學會和哈爾濱工程大學聯合主辦,是雙月刊。該刊曾榮獲工業和信息化部“優秀科技期刊獎”、教育部“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等多項榮譽,5次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資助,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被中國科學引文資料庫(CSCD)、英國INSPEC等重要資料庫收錄。
《套用科技》,1974年創刊,由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哈爾濱工程大學主辦,是雙月刊。期刊曾榮獲教育部“中國高校特色科技期刊獎”、“黑龍江省十大科技精品期刊”等多項榮譽。該刊現為中國科技核心期刊,並已被美國劍橋科學文摘(CSA)、中國學術期刊綜合評價等重要資料庫收錄。

合作交流

截至2024年4月,學校與亞洲、歐洲、美洲、大洋洲等30餘個國家130餘所大學和研究機構建立了良好穩定的合作關係。學校與英國南安普頓大學聯合成立“哈爾濱工程大學南安普頓海洋工程聯合學院”,是教育部批准的中英首個船海特色合作辦學機構;與包括澳大利亞悉尼大學、葡萄牙里斯本大學在內的18個國家及地區43所高校建立了學生聯合培養和交流交換項目;與烏克蘭國立南方師範大學聯合成立“孔子學院”,榮獲全球“先進孔子學院”稱號。學校是“中國政府原子能獎學金”項目、“中國政府海洋獎學金”項目、“居里夫人獎學金”項目委託培養單位,獲中國高等教育學會“全國來華留學工作先進集體”稱號。學校牽頭成立國際船舶與海洋工程創新與合作組織(簡稱ICNAME),是“北極大學聯盟”“中巴經濟走廊大學聯盟”“金磚國家大學聯盟”成員單位。

校園文化

學校標誌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名中文標準字型是毛澤東手書體,英文標準字型是英文黑體。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名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徽於2003年4月11日定稿,由學校中文名稱、英文名稱、“31號教學大樓”圖案和建校時間“1953”字樣組成。校徽由3種不同色階的藍色圍成一個整體的圓形,藍色由中心向外由淺變深,中文名稱“哈爾濱工程大學”採用毛體字。校徽表面的圖案——標誌性建築“31號教學大樓”和建校時間“1953”字樣以背光形成光環效果。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校徽
2005年1月13日,經哈爾濱工程大學教代會常設主席團全體會議討論並一致通過,校旗終選方案正式確定。校旗以象徵學校辦學特色的藍色為底色,由藍色旗面(藍色色譜為C100,M98,Y17,K0)和反白校徽、校名組成,分為持旗、掛旗、串旗、桌旗,作為學校重要標示在校園相關場所、場合和對外交往中使用。

精神文化

2005年1月13日,哈爾濱工程大學確定校訓為“大工至善,大學至真”。校訓仿“大道至簡”“大醫至愛”的句式結構,嵌有毛澤東主席為該校前身——哈軍工校報的題詞“工學”二字。校訓中“大”“至”,意為極致,“善”“真”,意為所要達到最高境界。“工”意為工程、工作,“學”意為學問、學習,校訓的含義為“事理在於求善,學理在於求真”。校訓的中文標準字型是魏碑體。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校訓
2006年4月4日,哈爾濱工程大學校歌確定為《哈爾濱工程大學校歌》。校歌由海政歌舞團王持久作詞、劉可欣作曲。校歌歌詞用詞簡練,其中,“軍工”“軍號”等意象,點明學校特色。主歌第一段表達學校歷程和培育的棟樑;第二段反映學子們遠大胸懷和對學校熱愛之情。副歌展現了學子們獻身海防的勇氣和決心。校歌帶有進行曲風格,主歌部分旋律流暢,副歌部分從小調轉入大調,唱出校訓進入高潮部分,最後以鏗鏘有力的節奏結束全曲。
校歌
學校校歌由王持久作詞、劉可欣作曲
歌詞:
“當年軍工聖殿,今日精英搖籃,流雲間青檐碧瓦,回首處棟樑參天;腳踏白山黑土,胸懷萬裏海天,成長在軍號聲中,求知在松花江畔;丹心鑄劍,何懼大洋深和遠,熱血熔金,固我海疆堅如磐,大學至真,大工至善,揚帆遠航,向前向前。”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校歌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風為“忠誠、堅韌、團結、創新”。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教風為“治學嚴謹、組織嚴密、要求嚴格”。
哈爾濱工程大學的學風為“嚴謹、求實、勤奮、創新”。

社團文化

截至2023年12月,哈爾濱工程大學具有化工俱樂部、綠色協會、輪滑社、排球協會、吉他協會、弈秋棋社等93個學生社團,知行微思工作室、易班發展中心工作站、圖宣工作室、工學記者團等14個學生自管團體,以及大學生書法研習社、“飛鷺”舞蹈團、“愛樂”鋼琴團、息兮古箏團、海之韻合唱團等15個學生藝術團體。校內社團種類豐富,包括思想政治類、學術科學類、創新創業類、文化體育類、志願公益類、自律互助類及其他類七種類型,涉及到文體、科技、人文社科、公益等多個方面。具有英語俱樂部的英語話劇大賽、創翼科技社的極速挑戰大賽、棋類協會的棋王爭霸賽、綠色協會的“綠色小超人”宣教活動、感官世界魔術社的“魔法之門”魔術表演會等社團活動。2023年10月,哈爾濱工程大學在奧列霍夫廣場開展社團活動,舉辦舞蹈、音樂、相聲、戲曲等節目不定期“快閃”活動。
哈爾濱工程大學學生社團(部分)
名稱
創建時間
簡介
吉他社
1974年
該社團是哈爾濱工程大學規模最大、歷史最悠久的社團之一,每周定期開展路演、教學、約琴等活動,曾多次舉辦大型音樂節,如至美音樂節、冰雪音樂節等,以及其他中小型音樂活動,並與其他社團聯合舉辦中秋晚會、律動青春音樂派對等活動。吉他社匯聚了熱愛吉他、追求音樂與人文精神的學生。社員們以吉他為媒介,將音樂與人文相結合,為學校營造良好的音樂氛圍
陽光論壇
2000年
該社團是校團委指導下的校級十大學生組織之一,主要負責名家講座與名人活動,成功舉辦講座870餘期,內容涉及時事、政治、社會、經濟、軍事等諸多方面。學術大咖楊德森、聞雪友院士,著名藝人蘇有朋、關之琳,著名主持人敬一丹、華少,作家鄭淵潔、饒雪漫,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等諸多社會名人都曾做客陽光論壇,為學生近距離接觸名人大家提供了平台,開拓了學生視野
E唯協會( Electronic Vision)
2001年
該社團是信通學院發起的一個多學科交叉、追求科技創新、面向全校學生的大型學生科技社團,搭建學生參賽平台,探索獎勵政策,激發學生科創熱情,促使創新能力提升。社團先後培養出青少年科技創新獎獲得者、工信部特等獎學金獲得者、北京鯤鵬高科網路科技有限公司CEO等各類優秀人才120餘人
腳踏車協會
2005年
腳踏車協會是以共同的興趣愛好為紐帶,以挑戰與激情為情感基礎的校園社團。社團曾舉辦豐富活動,帶領成員走出校園,融入社會、融入自然。曾舉辦水資源保護和京杭大運河申遺宣傳活動,增強了學生的環保意識

行政管理

現任領導

現任領導
職務
姓名
黨委書記
高岩
黨委副書記、校長
宋迎東
黨委副書記
彭遠奎、張石梅
紀委書記
彭遠奎
黨委常委
高岩、宋迎東、韓端鋒、彭遠奎、殷敬偉、於志文、張石梅、嚴汝建、呂冬詩、李榮生
副校長
韓端鋒、殷敬偉、於志文、嚴汝建
資料來源:以上數據截至2024年3月

歷任領導

歷任領導
任期
職務
姓名
1953.9-1958.1
軍事工程學院院長,政委
陳賡
1958.1-1961.3
軍事工程學院院長
1958.1-1966.4
軍事工程學院政委
謝有法
1961.7-1966.4
軍事工程學院院長
劉居英
1966.4-1970.8
哈爾濱工程學院黨委書記、院長
1971.9-1974.12
船舶工程學院籌建領導小組組長
林毅
1975.5-1983.6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黨委書記、學校領導小組(行政)組長
卓明
1980.2-1983.6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院長
馮捷
1983.6-1984.12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1983.6-1987.6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院長
鄧三瑞
1984.12-1987.6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錢秋珊
1987.6-1988.10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院長
1987.6-1991.5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黃邵
1988.10-1994.5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院長
吳德銘
1994.5-1997.12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
1991.5-1995.3
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黨委書記
陳大炎
1996.6-1999.8
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書記
邱長華
1997.12-2004.6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
1999.8-2004.6
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書記
劉志剛
2004.6-2015.4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
2004.6-2008.2
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書記
王樹權
2009.3-2019.4
哈爾濱工程大學黨委書記
谷煥民
2015.4-2024.3
哈爾濱工程大學校長
姚郁
數據來源截至2024年3月

校園環境

哈爾濱工程大學位於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南崗區南通大街145號。學校占地面積140.05萬平方米,建築面積119.22萬平方米。校園建築中西合璧,飛檐碧瓦。
11號教學樓是哈爾濱工程大學內最為古典的教學樓之一,內部呈“日”字結構,共六層,建築總面積4.7萬平方米,是哈工程從哈軍工繼承的五座大樓中的一座——空軍工程系系樓,也是哈軍工時期五座大樓中規模最大的一個。11號樓為仿中國傳統風格建築,屋脊上設有一隻回頭望月的老虎。猛虎昂首翹尾,仰天長嘯。挑檐上裝飾著一個騎馬的將軍引領五架飛機的小雕像。該樓抗震度、強度、抗暴度與抗洪水度較強。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11號樓正面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11號樓屋頂
31號樓位於哈爾濱工程大學內北海路附近,是哈爾濱工程大學教學科研區的標誌性建築,也是核學院等單位的所在地。哈軍工時期,這座樓原為海軍工程系教學大樓,其門檐上懸掛著由聶榮臻元帥提寫的“哈爾濱船舶工程學院”牌匾。31號樓前坐落著第一任校長——陳賡的銅像,銅像坐北朝南,高5米;底座高2.4米,底座正面刻有“陳賡”和“1903—1961”字樣,北面刻有陳賡院長的生平簡歷。陳賡銅像選取了他雙手背在身後,表情略帶微笑的樣子。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31號樓正面
軍工操場位於哈爾濱工程大學於31號樓南面,是中國最大的校園操場。整個操場周長1080米,由3個標準化足球場、幾十個籃球場和數十個網球場組成,是學生體育活動的主要場所。每年冬天,軍工操場會製成溜冰場,對全校師生開放。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軍工操場
奧列霍夫廣場位於校園中部,廣場中樹立著奧列霍夫銅像,總面積約20000㎡,以此來紀念為哈軍工的建設做出了貢獻、曾任陳賡院長的顧問及蘇聯顧問團首席顧問瓦•伊•奧列霍夫同志。
哈爾濱工程大學(中國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公辦大學)
奧列霍夫廣場

校友情況

哈爾濱工程大學自建校以來,為國家培養了近15萬名各類高級專門人才,其中包括200多名共和國的將軍、部長、省長、院士,近萬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大中型企業的技術領軍和高級管理人才。
院士風範
姓名
成就
莊逢甘
空氣動力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徐玉如
水下智慧型機器人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楊士莪
船舶水聲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潘鏡芙
船舶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旭華
船舶製造、核潛艇研究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張炳炎
艦船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沈聞孫
船舶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吳有生
水彈性力學與船舶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仲奇
熱力葉輪機械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廖振鵬
地震工程與工程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景全
橋樑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馬遠良
水聲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黃瑞松
飛彈總體與自動控制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宋文驄
飛機總體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劉怡昕
武器系統與運用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金才
岩土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鄭穎人
岩石力學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哲榮
車輛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宮先儀
水聲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彭先覺
核武器理論研究和設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澤山
含能材料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釗
地雷爆破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盧錫城
計算機系統結構和計算機網路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鐘山
制導系統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趙伊君
雷射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高伯龍
雷射陀螺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郭桂蓉
通信與電子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明
飛機自動化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徐濱士
裝備維修工程及表面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王興治
飛彈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顧懋祥
船舶性能研究和設計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錢七虎
防護工程及地下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李鴻志
兵器科學與技術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
陸埮
天體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邢球痕
固體火箭發動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高玉臣
固體力學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朱起鶴
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文聖常
物理海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周興銘
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慈雲桂
電子計算機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梁守槃
飛彈總體和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任新民
飛彈總體和液體發動機技術專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楊德森
中國工程院院士
宣益民
中國科學院院士
李建剛
中國工程院院士
資料來源: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
軍政人士
姓名
成就
唐天標
上將、總政副主任
謝光
中將、國防科工委副主任
楊桓
中將、二炮副司令
粟前明
中將、二炮副司令
周友良
中將、總後副部長
沈椿年
中將、國防科工委副主任
陳達植
中將、國防科工委副主任、總裝副部長
李鳳洲
中將、總裝某基地司令、總裝科技委副主任
粟戎生
北京軍區副司令員,中將
楊俊生
武警首位女將軍,少將
謝名苞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主任,少將
唐正其
西北某空軍基地司令員,少將
張建啟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司令員,少將
馬國惠
某核試驗基地原司令員 總裝後勤部部長,少將
臧克茂
坦克炮控系統專家、一等功臣
陳海平
防化專家、教育家
錢七虎
防護工程及地下工程專家
遲萬春
總裝備部政委,中將
李安東
總裝備部副部長,中將
霍玲
哈軍工培養的三位女將軍之一,少將
常顯奇
裝備指揮技術學院院長,少將
張良起
自動化專家、教育家,少將
任萱
飛行器設計學科學術帶頭人,少將
甘楚雄
全國高等學校先進科技工作者,少將
皇甫堪
中國電子學會雷達分會雷達系統學組副組長,少將
沙基昌
專業技術少將,少將
陳福接
博導,少將
金士堯
計算機專家,少將
唐天標
第九屆全國人大代表,上將
張必訓
總參某部研究員,少將
譚國玉
工程兵指揮學院原院長,少將
喻名德
核環境科學專家
臧穗
蘭州軍區空軍政治委員,中將
陳阿溪
海軍青島某基地副司令,少將
金矛
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副司令員
李安東
中央委員,解放軍總裝備部副部長,中將
霍玲
哈軍工培養的三位女將軍之一,少將
董金榮
中國核潛艇飛彈發射裝置專家
彭小楓
二炮政委,上將
黃獻中
瀋陽軍區政委,中將
鄧先群
少將
楊桓
東方紅1號發射總指揮、第二炮兵副司令員,中將
黃獻中
瀋陽軍區政委,上將
崔文信
瀋陽市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主任
祝榆生
“陸戰之王”的總設計師
羅東進
中將
栗戎生
中將
余魯生
少將
虞雲耀
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
董浩
黑龍江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俞正聲
中共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第十二屆全國政協主席
張雲川
湖南省長 國防科工委主任
廖暉
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
黃麗滿
廣東省人大常委會主任
崔占福
國務院參事室主任
徐志堅
國務院參事室原主任
蔣祝平
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
吳振華
石家莊市委書記
曾浩榮
海南省高級人民法院院長
王有為
原大連市委副書記
王少傑
哈爾濱理工大學黨委書記
吳立人
江蘇科技大學校長
肖策能
海南省政協副主席
王景川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世界智慧財產權組織專利合作條約聯盟副主席
胡小明
國家信息中心副主任
白潤璋
河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
謝勵中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常州蘭翔機械總廠廠長
賀德隆
《中國機電日報》原社長
楊柏齡
中國科學院原副院長
白克明
河北省委書記
賈根整
國家海洋局極地考察辦公室副主任
資料來源: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
科技校友
姓名
成就
韓雲梯
摁響中國第一顆核子彈的人
惲良
中國氣墊船發明人
李洪毅
飛豹飛機研製現場副總指揮
資料來源: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
商界人士
姓名
成就
賀爭
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總經理
王之
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董事長
王軍
中信集團董事長
胡小明
中經網數據有限公司副董事長
趙永海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溫剛
中國恩索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吳懷祥
上海衡山集團總裁
宋金剛
中國航空工業第二集團公司副經理
姜雲
世紀智凱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周萬成
貴州航空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裴少峰
天津環球愛賽系統集成有限公司董事長
李晨旭
瀋陽長白電子套用設備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兼總工程師
周寰
大唐集團董事長兼總裁
排名不分先後、僅部分列舉

所獲榮譽

所獲榮譽
時間
獎項名稱
2007年5月
全國“五四”紅旗團委標兵稱號
2012年5月
“2011至2012年度全國畢業生就業典型經驗高校”榮譽稱號
2016年-2020年
高技術武器裝備發展建設工程突出貢獻獎
2016年-2020年
航母建設突出貢獻獎
2017年3月
“首批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示範高校”稱號
2017年12月
全國深化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經驗高校
2018年3月
黑龍江省第七屆“十佳和諧校園”稱號
2020年11月
第二屆全國文明校園
2022年1月
2021年度黑龍江省“綠色學校”稱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