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哈密沁城白山遺址
- 位於:沁城鄉東北約4公里的勝利新三隊
- 地名:大地坡
- 發現時間:1986年8月
遺址概況與地星堆積,遺物陶器,完整陶器,彩陶片,素陶片,銅器,石器,總結,
遺址概況與地星堆積
遺址原被沙土覆蓋,表面為戈壁礫石。高出北邊的大道2米多。東、南均已被墾為農田,由於社員在此取土肥田,遺址被破壞面積較大,也較嚴重。所挖之處形成了一個不很規整的地層剖面。可見到厚約2米多的文化層。據土色、土質及包含文化遺物的不同可大略分出上、下兩層文化堆積。上層上質較細,包含文化遺物很少,薄厚不等,最厚處達1.5米。在這一文化堆積中見到清代棺木,微露於地表,其周圍散布有少許的青花瓷片,並採集到康熙通寶1枚,時代較晚。下層文化堆積中有大小不一的礫石,並伴有陶器、石器、銅器。由於沒有進行試掘工作,所以下層文化堆積厚度不詳,也無法搞清該遺址文化內涵的全面情況,現就調查時採集和徵集到的這一文化層內的遺物,略予介紹,並作簡單分析。白山遺址共採集和徵集陶器8件,陶片54件。
遺物陶器
完整陶器
陶罐夾砂紅陶,手制。制口且稍收。鼓腹,平底。上紅衣,自日沿至腹有一一單耳。較,能手持,為實用物,且火候不均。通高10厘米、口徑6.6厘米、底徑6.5厘米陶罐夾砂紅陶,上有紅色陶衣。手制,刮乎。器形較規整,敞口,鼓腹,圖底。自口沿暖部有一單耳,實用,可手持。器體略損,通高9。l厘米、口徑6.8厘米。房杯夾砂紅陶。手制,刮平。自日沿腹有一單耳,實用,可手持。通高9.3厘米、斜口、斂口、平底。自口沿至下附~小耳,僅足穿系。小耳底部常粗糙,內、外壁凹凸不平。火候不均。通高4.8厘米、口徑10.4厘米,底徑10.7厘米。
夾砂紅陶手制,外壁抹平。斂口調底。腹部有雙系,孔微小,製作粗糙,形不規整。厚壁,內壁凹凸不平,形似手指挖成。火候不均勻。通高4.9厘米、口徑3.2厘米。該件器物,從形制、用途等方面分析,不像平常所述飲食器皿,卻略偏向增鍋類器物,但這一點亦不肯定,所以仍將此物暫定名為杯”。
彩陶片
從調查來看,該遺址的彩陶,並不十分豐富,共採集到彩陶片12件,均為下層文化堆積中出土,由於農民積土肥田,將遺物隨地遺棄。採集實物的體形較小,無一一完整器形。彩繪紋飾,-~般以豎條紋及倒三角紋為主。陶質均夾砂紅陶,手制。表敷紅色陶衣,繪以黑彩。腹部殘片上繪一定條紋,下有兩道平行斜線紋與之相接。殘長3.6厘米、殘寬2.姬長。腹部殘片兩邊各繪一斜線紋。殘長3.8厘米、殘寬3.4厘米。腹部殘片有殘耳,為單耳下部。殘耳左部繪有兩道平行豎條紋。殘長5.6厘米、殘寬2.8厘米。腹部殘片在殘片中部繪有倒三角寬頻紋。殘長3。5厘米、殘寬3.2厘米。彩陶殘片中部繪一直線紋黑彩。殘長2.8厘米、殘寬2.7厘米。彩陶殘片繪有一定條紋,下有兩道平行直線紋與之相接。有部又有一直線紋。殘長3.9厘米、殘寬2.3厘米。
彩陶殘片繪有三道直線紋黑彩。殘長4厘米、殘寬2厘米。
口沿殘片自口沿下有一定豎條紋,且不很規整。殘長5.2厘米、殘寬3.5厘米。口沿殘片自口沿下有三道不規則的豎條紋,肩部又飾一橫線紋黑彩。殘長5.6厘米、殘寬七9厘米。口沿殘片自口沿下有一倒三角紋飾。殘長2.l厘米、寬3.5厘米。口沿殘片自口沿下飾有一圈倒三角紋,內日沿上有一圈黑彩。彩繪圖案較為規整。從殘片觀察,該件彩陶為一缽形器類。殘高32厘米、殘長10厘米。
素陶片
遺址分布有許多陶片,為下層文化層,與彩陶、銅器共存。共採集素陶片42件,皆夾砂紅陶,灰陶罕見。部分陶片陶質非常粗糙,交砂量大且砂粒較粗。
口沿 共採集5件。分兩種
其一 4件。無任何紋飾。
其二 1件。口沿處飾附加堆紋。手制,質粗,夾砂量水,紋飾為由外向內壓出凹凸狀。殘高5厘米,殘寬8.5厘米。
器底 共採集4件,亦分兩種:
其一 3件。平底。
其二 l件。平底。在器底部又凸出一沿。手制,抹平。不很規整。殘高3.I厘米、底徑7厘米。器耳 共採集7件。分單耳和英耳。
委耳 採集5件,分三種:
Ⅰ 1件。在器體上直接堆起一半月形把柄。耳厚1.8厘米、殘片高5.1厘米。
Ⅱ 3件。堆起英耳後,在中部有一道由上向下的壓痕,使霎耳頭部下垂。並有明顯的
煙燻痕跡。其中器形稍大的1件,奠耳長4.7厘米、寬3.2厘米、高1.9厘米皿1件。堆起若耳,再由外向內壓出數道凹凸紋飾。該式奠耳器的器形較大。有明顯的煙燻痕跡,長 8.2厘米、寬 3.9厘米、高 3.6厘米.。另外就備耳殘片觀察,襄耳在器體的位置亦有二種。其一,在口沿下頸部;其二在
器腹部。如:上述其一二種。
銅器
共出2件。
銅錐通長為2.3厘米。安柄部分為四棱形。使用一段為尖錐狀。銅質青銅。
銅器通長為2.9厘米。使用部分為半橢圓鏟形,有刃。安柄部呈長方狀。頭部微寬,銅質青銅。此外地表調查時,還採集到康熙通寶1枚。這顯然與上層文化堆積中的清代墓葬有直接關係。
石器
共採集5件。磨製石器損壞相當嚴重。從少許殘塊看,石器一面磨製出凹狀面,可能為類似馬鞍形石磨的大型磨製石器。磨刀石通長11.1厘米、通寬3.5厘米、厚1.7厘米。質系礫石,表面磨製光滑,上部有一鑽孔。器體有不同程度的損壞。
石珠白色。共2粒。加工較細,一粒圓偏,中間有一鑽眼。直徑隊8厘米、高0.4厘米、鑽孔直徑03厘米。另一粒細長,中間有一鑽眼,直徑04厘米、高08厘米,鑽孔直徑0·2厘米。石珠紅色。1粒。形體較為規整,加工精細,器形如兩個倒扣的盤子,中間有一鑽眼,直徑1.1厘米、高06厘米、鑽孔直徑02厘米。石珠褐色。1粒,其中間有多道白色圈環。形體為橢圓形,但兩頭磨平。中間鑽眼。通長2.6厘米、鑽孔直徑03厘米。
總結
從上述自山遺址的地層、遺蹟、遺物等情況可以推斷,白山遺址的下層文化堆積為一處青銅時代遺址。
銅器與彩陶共存,陶器均為夾砂紅陶,出現了圜底雙系小陶杯,這種器形,在新疆所出陶器中並不多見,尤其是哈密地區更是首次發現。彩陶,質地較為粗糙。調查時所采遺物只有12件,且體形小,均紅衣黑彩,就材料,白山遺址內彩陶在整個陶器中的比例較小,紋飾,比較簡單,主要以豎條、橫線及倒三角紋為主。有的內外施彩,內彩繪於器口,這與五堡克孜爾確卡墓地三堡焉不拉克墓地及天山以北的巴里坤大河、石仁子鄉,等地所見彩陶紋飾,雖有相近特點,但也可見到明顯的差別。這裡所見彩陶缽(殘),體形不大,內外施彩,內口沿有一圈黑彩,外彩自口沿至腹下有倒三角紋圖案。這種通實倒三角紋飾及陶器器形,在新疆同類時代的遺址或墓葬中,是具有特點的陶器。就充分顯示了明顯的區域性的文化特點。